罗源畲绣进课堂 农民指尖传非遗
创始人
2025-09-18 09:32:35
0

穿针、引线、打结……16日上午,在罗源县高素质农民培训畲绣班的教室里,数十名学员正全神贯注地低头捻针。绣布上,花色渐次绽放。现场,学员石辉梅热情地向记者展示她的新作品:“越绣越开心,成品出来了,很有成就感。”

这一幕,源于罗源首次将非遗项目——畲绣,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本月14日至16日,该培训班在罗源开放大学举办,课程设置既讲文化也重实操:从畲绣图案与文化内涵、针法示范,到创作指导、作品点评,三天里,学员实现了从学习穿针引线到独立完成作品的“新跨越”。

记者了解到,此次培训吸引了46名学员参与,年龄从三十多岁到六七十岁不等。他们中大多数人从未拿过绣针,却在这短短时间内绣出了人生的第一幅畲绣作品。

本次培训班由罗源县农业农村局主办,聘请国家级非遗项目畲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兰银才授课。兰银才采用“传统技法+自由创作”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我们只教针法、提供图样,配色、设计全部交给学员自己发挥。”

“刚开始坐不住,绣不好还得拆了重来,但慢慢就静下来了。”作为班上为数不多的男学员,今年56岁的官春生首次接触刺绣,越绣越“上头”,还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高要求,“远看还行,近看针脚还不够直!”学员石辉梅此前只绣过十字绣,刚摸上针线,就主动要求尝试渐变色绣法,“拿到参考样式时,我就想换些花样可能更好看,成品确实如我所愿”。

相较往年,今年高素质农民培训内容更为丰富。“以往培训多侧重农业技能、电商销售等‘实用内容’,今年则新增与传统文化、乡村治理等方向相关的内容。”罗源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畲绣班前,该县已举办了传统食物类培训,“畲绣班也是试点之一,希望能借此机会打开学员们的兴趣之门。”(记者 蓝瑜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