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的口风,其实变了
创始人
2025-09-16 15:07:03
0


我会做菜,而且属于正经学过,不是野路子。


我和我的太太当初的女朋友,是同一所大学的。但由于不同系的原因,有一年她的最后一场考试在我的最后一场考试的一周之后。在那一周里,我天天骑着个28寸自行车跑出去买菜,再买一瓶酒精:对,用酒精炉烧菜,一天两顿,每顿至少两菜,菜菜不重样(米饭应该是食堂打的)。


我不是用这十多顿追上我的女友的,但我想,这轮打通对方的胃的操作,极度夯实两人关系,应该是没跑的。一来非常长她面子,当年她们全校女生全住在一栋五层还不是六层的宿舍楼,我天天拿着烧好的菜去宿舍门口让宿管阿姨满楼的叫唤,确实动静不小。二来,鄙人的手艺是过关的,从刀工到炒焖烹煮到收汁。很普通的菜,比如肉沫粉丝煲,比如红椒土豆丁,吃得她念念不忘。


虽然我用的是酒精炉,不可能有很大的火,没所谓什么锅气不锅气。但我这属于百分百非预制,毕竟连个冰箱都是没有的。天天现买哦!


然而这样的事,我后来几乎没干过。唯一一次例外是婚后丈人丈母娘第一次来我这个小家,又下了一回厨。


道理很简单,做菜是一件巨麻烦的事,我虽然会,但不好这一口。当初那通操作,无非是热恋期的非典型行为。从买菜到成品出锅,没两个小时根本下不来。十一点半吃上这口,我大概八九点就得从床上爬起来。


你想百分百非预制,对不起,其实是一件很贵的事——别只盯着原料多少钱。



在西贝发出了一个红框白底的巨长的冠以道歉的声明后,老罗也出了一个声明。大致意思就是:其一,黑社会这个题,我不告了。其二,涉及十万块的行为艺术,我不做了。其三,如果你们想告西贝搞预制菜欺瞒,我乐意帮助一下。外加表态我会继续监督西贝,云云。


“我撤了”这个信号很明显,这事大约就这么收尾了吧。


但你想想,一开始,老罗还有个什么诉求?


对,他希望国家出规则,饭店要标明预制还是不预制。


现在到了他昨晚的声明,变成了这样的文字:



你觉得,是一回事么?


我提示一下:这个标准看名字就知道,涉及的主题是“食品安全”。大概率就是讲搞预制菜要遵守的安全标准,且会给出预制菜的定义。如果说要标注自家饭店用不用预制菜和食品安全有关,这就几乎在暗示:预制不安全了。



预制菜和转基因,都是三个字,但非常不同。


因为是不是转基因,基本是有共识的。当初这个话题热成那样,我也不大见到有人在争辩什么是转基因什么不是。争辩的点在于转基因安全不安全。


然而,预制菜本身就是个众说纷纭的事。


我第一段说,我天天骑着自行车现买,用酒精炉现做,宿舍里不可能有冰箱,所以百分百非预制。这话其实说满了。按照很多人对冷冻的厌恶,我怎么敢保证我买的肉不是肉贩子从冰柜里拿出来的。


事实上,到了今天,相当多的海鲜,都是经过冷冻然后再化冻再销售的,鲜吗?


我这人比较喜欢吃生煎包子,我就问一句:生煎包子算不算预制菜?


对的,煎那个手法,基本上属于现做。但它那个面粉,那个调好味的馅儿,是不是冰柜里拿出来的?


我几乎可以肯定,在相关标准里,现煎的生煎包子不会被划入预制菜中,但肯定是有自诩味觉极其敏锐的大聪明一口下去,就可以断言:这肉啊,我一吃就是七个月零八天前被宰的猪。这馅儿,我一吃就是四天五小时三十八分前调的味。至于这面嘛,应该是两天九小时一十九分零六秒前和的。


至于这包子是昨儿包的,今天从冰柜里拿出来煎,算不算预制菜,我表示我更迷糊。



餐饮业这门生意,有其很奇特的地方。


照道理,它有规模效应。比如原料的大批量采购,比如人力的专业化分工。既然有这个,就应该比你自己搞便宜。好的厨师收入高,这没问题。但是不是就一定要等于ta的工作结果就更贵呢?未必吧。著名小说家的小说,未必就会贵多少,著名影星主演的电影,票价也未见得高很多(倒是特效牛逼会贵点),对吧。


但结果恰恰相反,下馆子属于会多付钱的行为,有名厨掌勺,菜还可以再贵一点。而且,这个结果被大众是接受的。


饭店有一块很大的成本,而自己做菜这块几乎可以忽略。那就是物业。人吃饭时间基本就这么几个小时,但饭店要支付的,是24小时的成本。越是高端地段(商场),物业就越贵。所以饭店才会盯着翻台率:在有限的时长里,提升gmv。出餐慢, 不仅会让你不耐烦,也会严重影响饭店收益。


高端地段开饭店,价格必然是贵的。所以要给高价找合理性:名厨掌勺——而不是说,也不看看我这个饭店开在哪里。消费者吃名厨这套,不吃你饭店开在哪里这一套。至于名厨掌勺,坦率讲,厨师长是个名厨有可能不假,但你吃的这道菜和ta有什么关系,罗生门得很。


所以外出吃饭这件事,早就被我转化为找个地方和人聊天:可以是纯社交纯友情,可以是很功利地谈事。反正就是找个场子扯淡,吃饭这个东西,纯辅助。


我是一个极度信奉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吃的人。


我个人是极端了点,但我有理由相信,约人吃饭当作社交行为的人,并不在少数。



预制菜标准,在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眼里,必定是宽泛的。也就是说,国家标准的口径,肯定比你的口径,松。


第一个原因,公共安全所导致的商场饭店对明火的控制。据我不完全了解,有些商场严禁。有些商场可以动火但不许大火。


所以锅气不锅气,咳,这两字本身也是个玄学。


第二个原因,饭店对于商场的意义太大,不仅在贡献物业收入,还是个引流的重要手段——在当下,我几乎可以说是首要手段了。你去看看多少商场里,饭店层的人,和非饭店层的人,就知道了。


我甚至可以这么说,餐饮业一完蛋,已经危如累卵的线下零售业就完蛋。这不是啥危言耸听的话。


现在的问题就变成,饭店对于预制菜是否要标注,影响不影响餐饮业。


必然是影响的。因为它严重影响社交行为。请客吃饭吃预制菜,你看不起我是不是?


预制菜标准严苛,符合你心中所想,大量饭店都要关门(至少商场里的饭店大概活不下多少)。预制菜标准宽松,不是你想的那样,那么, 标注不标注,有什么意义呢?



一般而言,我比较主张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应该是兜底式的:也就是规定及格线。而不是什么是优什么是良。这应该交给市场无形手,而不是行政有形手。


餐饮食品这个领域,及格线就在于“安全”两个字。你不能吃出病来。至于好不好吃,有没有锅气,食材到底符合不符合你所定义的新鲜,这和安全无关,应该就和公共政策无关。


这些和安全无关的事,应该统统交给市场,也就是让民众自己去选。政府什么都给你包了……我就懒得用那两个字了。


有人会提出,老罗不反对预制菜,他的诉求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标注预制菜,才能让我有得选。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没法操作。因为我前面已经说了,你嘴巴里的预制菜,和别人嘴巴里的预制菜,不是一回事。而要符合你嘴巴里的预制菜标准,真的,傻子才开饭店。


进了饭店,没有人会禁止你提问:你家是不是预制菜。但结果是明摆着的:这个问题,毫无意义。



最后,吐槽一下“教育消费者”这个短语。


我并非完全同意也并非完全不同意,看具体事例。但我坚决不同意,不要教育消费者在任何时刻都是真理。


瞎扯淡。


中国人不需要教育的么?查查国人学校教育水平再说这个话。


给钱的就是大爷,这话我从来不同意。尊重消费者是应该的,但ta并非上帝。


比如说,你就该教育消费者:现阶段的所谓智能驾驶,只是辅助的!只是辅助的!!只是辅助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扯氮集,作者:魏武挥二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