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 (ID:ECO-SPORTS),作者:ECO氪体
拳击变了。
在网红杰克·保罗与「坦克」戴维斯官宣「1米85」大战「1米66」、59岁泰森与48岁的梅威瑟敲定「中老年对决」后,人们愈发觉得,曾经的那段黄金岁月似乎远去了。
随着拳坛生态的颠覆,有一个问题也逐渐凸显:拳击直播自1960年就开始使用的PPV(按次付费/付费直播)模式还能行吗?
放在过去,拳击与PPV解绑似乎难以想象。毕竟,这一模式让门票销售不再局限于现场观众的范畴,辐射向所有想看直播的观众,属实生财有道。而且,售卖PPV一度就犹如挖金矿——泰森与霍利菲尔德的经典二番战在1997年便能以49.95美元的价格在美国卖出199万份,票房将近一亿美元。
可是,如今看来,在易主派拉蒙后,蒸蒸日上的UFC对原先一期将近80美元的高价PPV路线进行改革,而网飞与沙特更是给拳击告别PPV又添了一把火。
作为流媒巨头的网飞,去年凭借两场体育直播出尽风头。
其中一场,是泰森VS保罗的跨界拳击大战。根据平台官方战报,全球共有1.08亿观众收看了这场比赛,最高在线观看人数高达6500万。
在今年他们也没有停止脚步。本年度最受瞩目、重磅程度足以载入史册的拳击超级大战就由网飞直播。对阵双方分别是赛前荣誉横跨四个量级的阿瓦雷兹(Saul Alvarez,别名Canelo)和拥有41-0不败金身,曾在两个级别一统江湖的克劳福德(Terence Crawford)。
网飞直播拳击焦点战的同时,也改变了拳击大战以PPV形式直播的传统。
参照以往,美国拳迷大概得花上80美金,才能看这场比赛直播。网飞却选择把价格一刀砍到底,不额外收费。对于有订阅习惯的老用户而言,就当是天降大礼,完全免费。
即便是此前未曾订阅,心心念念只想看拳赛直播的观众,估计也都心甘情愿交上7.99美元一个月的订阅费。毕竟开销已经降至过往十分之一,还能探索一番网飞的海量娱乐内容。
事实上,网飞从开始尝试直播拳击以来,就采取门户大开的播出策略。无论是前文提到的跨界大战,还是今年泰勒VS塞拉诺的女子拳击传奇三番战,凡是订阅就能免费观看。
对于拳迷和广大想凑热闹的路人,网飞的做法简直是福利大放送。但肉眼可见的是,能从一个观众头上赚的显然比卖PPV要少得多得多,看似更难去填补转播成本及增加收入。
为什么网飞乐意这么做呢?
原因并不难理解——网飞已经将其核心支柱,订阅用户这个盘子做的足够大。在2023年,也就是网飞开始直播体育比赛的前一年,其订阅用户已经高达2.6亿,而总收入则达到了337亿。
网飞的体量让他们有足够底气抛弃PPV。一方面,收入确保了足够容错空间。更关键的是,如今已经是网络流量变现的时代。网飞遍布全球的庞大用户群足以确保非常可观的流量数据,辅以顺势而来的新用户,效果就更为令人瞠目结舌。
去年,网飞就刷出了现象级流量。泰森与保罗的比赛一举创下了流媒体直播体育的纪录。
另外,网飞直播包括拳击在内的体育比赛,是一种谋求长期发展的策略,并非一锤子买卖。将影视,真人秀,纪录片玩遍之后,网飞要保持上升势头,势必还要拓宽渠道去进一步吸纳订阅用户以及维持对老用户的吸引力。
网飞的联合CEO泰德·萨兰多斯(Ted Sarandos)就曾谈及他们在体育界的策略,专注于拿下用户感兴趣的那些重大、有突破性的赛事。
去年第四季度,网飞创纪录新增1900万订阅用户。在给股东的信里,他们都强调了直播跨界拳击大战的成绩,那么当前依旧选择维持免费向订阅用户开放拳击重磅比赛直播的策略也无可厚非。
与此同时,想把「推倒PPV」之风吹到拳击界的,还有不差钱的沙特人。
提起沙特与体育,人们很快就能联想到他们在足球圈挥金如土。原本毫不起眼的沙特联赛,在频频轰炸转会市场,尤其是天价签约C罗之后出尽风头,吸引全世界球迷的目光。
事实上,沙特还在拳击界搅动风云。例如此前乌西克VS泰森·富里、比沃尔VS贝特比埃夫,包括本次克劳福德VS阿尔瓦雷兹等,拳迷曾经望眼欲穿而不得的巅峰对决,纷纷都被沙特人搞定。
UFC掌门白大拿(Dana White)的只言片语也能佐证沙特的实力。作为阿瓦雷兹VS克劳福德的赛事推广人,他曾直言不讳:「这场对决能成,来自沙特的钞能力」。
沙特势力席卷拳坛的背后,离不开一个人——图尔基·阿拉尔希赫(Turki Alalshikh)。他堪称是目前拳坛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不仅频频安排超级对决,从「金童」霍亚手上以1000万美元高价收购了「拳击圣经」——《拳台》(Ring Magazine),还极力想改变拳击售卖PPV直播的传统。
此前,他就主张压低PPV售价。例如今年2月他打造的「豪华战卡」,由贝特比埃夫VS比沃尔二番战领衔,以及备受中国拳迷关注的张志磊VS卡巴耶尔等7场大战,对美国观众仅收25.99美元。这比以往惯例足足便宜了近50美元。
随后,阿拉尔希赫更是彻底对PPV下手。他在社媒晒出与拳击直播平台DAZN的CEO谢伊·塞格夫(Shay Segev)洽谈,推动旗下Riyadh Season、The Ring的拳击赛事自今年11月起不再采用PPV模式直播,直言:「PPV破坏了拳击发展,而我们不会再支持它。」
作为转播方,DAZN已经预告日后将推出全新订阅服务,拳迷无需再单场付费,只要订阅便可观看沙特方推出的一系列顶级拳赛。根据阿拉尔希赫的给出的建议,这项订阅服务的价格预计仅相当于原先一场PPV。
一面组织强强对话,一面降低观赛门槛,这一套组合拳与阿拉尔希赫「让拳击再次伟大」的愿景完美适配。拳迷固然拍手称快,但细细想来,这位大佬看似就是在充当「冤大头」。
不可否认,身为沙特娱乐总局(General Entertainment Authority)主席和发展Riyadh Season的核心人物,阿拉尔希赫并没有急于回血的刚需。但钱多的沙特富豪,人也并不傻。这位大佬更为看重的是拳击给沙特带来的关注度。
放大了看,拳击仅仅是沙特当今大打「体育文化牌」的其中一环。阿拉尔希赫在去年还曾召集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辛纳、阿尔卡拉斯等网坛翘楚,办了一场排面拉满的「六王赛」,这项表演赛在今年又将在网飞推出第二季。
沙特在体育界的发力动作均为实现一个目标——提升沙特全球影响力,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在这样的条件下,取消PPV,让打上沙特标签的拳击能够触及更多人,便合情合理。况且,拳击这项运动并无很强的区域局限。只要比赛双方名头够响,就能吸引全球不同国家的目光。这就意味着沙特甚至不需要培养本土选手就可借力。
投资拳击,称得上沙特人相当高明且容易操作的一步棋。
无论是网飞还是沙特金主,对拳击尽管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赛事生态方面的冲击。
阿拉尔希赫接触的DAZN是全球拳击直播的主力之一,未来如果这次取消PPV的实验取得成效,其他平台就很有可能将面临大打PPV价格战或者加入DAZN行列的处境。
那么以拳击发展的视角来看,当下PPV退潮的信号,真的代表这种形式就会彻底退出拳击历史吗?
武术小说《借势:武术之秘》作者、体育产业评论员沈诚对氪体表示:PPV与网飞的这种订阅模式本质并非一方会将另一方彻底取而代之的关系,而是根据拳击发展周期的变化,可以作出的不同合理选择。
如今,拳击界俨然处于一个调整阶段,影响力不可与往日阿里、泰森等巨星辈出的岁月相比。10年前,梅威瑟与帕奎奥的世纪对决定价高达89.95美元(高清版99.95美元),且卖出460万份PPV,登顶商业榜单。而那似乎也是最后的辉煌。
PPV这个模式的成功与否,与拳坛巨星效应休戚相关。
当前,拳击界再难寻觅像梅威瑟那般极具号召力的巨星,PPV就有些卖不动了。阿瓦雷兹在现今拳坛已经极具分量,可他最卖座的一场依然还是2013年与梅威瑟的新老对决,售出220万份PPV。此后虽然他的职业成就一路走高,销量都难以超越那一场。
另外,跨界网红保罗能风生水起,也侧面反映了如今拳坛缺乏对大众有足够吸引力的拳手。半路出家,噱头远超比赛内容的保罗,在《Sportico》公布的2024年运动员薪酬排行榜里位列第52名。这个位次在拳击圈已经跻身第五,高于现役绝大多数职业拳手,某种程度上也是拳坛的悲哀写照了。
在拳击发展陷入瓶颈的情况下,PPV的确不利于拳击发展。此时若还固守不变,则会出现恶性循环。
毕竟较高付费门槛意味着把拳击赛框定在以核心拳迷为主的圈层。但是,愿意为PPV买单的拳迷随着拳坛星光变得黯淡、黑哨问题等内因和外部如UFC的冲击及日益丰富的娱乐选择在逐渐凋零。这种情况下就更难造星吸引新观众。
相反,不卖PPV,让拳击接触更为广大受众面,就起到了为正在干涸的池子引入活水的功效,让拳击有重回上升轨道的可能。
不过,当下放弃PPV有利于拳击发展的形势并不代表PPV就该被永久取缔。
沈诚认为,如今不卖PPV的尝试是在为未来巨星领衔的PPV培育观众基础:「在拳击界重新再造出卖座巨星时,PPV便是最好的摘桃子方式,能够直接将巨星价值最大化。」
显然,PPV已经是一种经过多年实践,适合拳击直播的成熟商业模式,只不过在拳击不同发展周期,其效果有所不同。对于拳击发展而言,卖与不卖PPV还需顺势而为。
话虽如此,阿瓦雷兹VS克劳福德这等对决都不额外收费,仍让PPV的未来不那么明朗,想要复刻梅威瑟VS帕奎奥的商业神迹估计是难上加难。
观众消费心理是最为不确定的因素。一旦尝到了物美价廉观看重磅对决的甜头,那么日后对于购买开销更大的PPV显然会更为谨慎与挑剔。这不仅意味着一般拳手将更带不动PPV销量,还可能进一步倒逼不服售价的拳迷叛逆选择盗播观赛。
反之,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PPV难以再被滥用绑架观众,将促使各大平台会更注重提升赛事成色。
PPV,这一诞生于电视时代的产物,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之下会活成什么样?还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
再将目光放回国内拳击发展。尽管PPV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有些陌生,其实只要关注张志磊比赛就能发现,他与维尔德以及卡巴耶尔的比赛都采用了付费观看的形式,其实就是所谓卖PPV。
事实上,由于国内的拳击受众基础相对薄弱,从商业角度,当下拳击直播更需依赖于PPV。
前文已经有所提及,如网飞目前向订阅用户免费直播拳赛的模式需要相当大的受众群体,才能覆盖兜售PPV的价值。
北京拳威四海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卢小龙在与氪体的交流中,肯定了网飞这类订阅模式对于用户而言相对更友好的特点,但是也直言不讳:「订阅模式,离我们还太过遥远。未来张志磊的比赛以及拳威四海运作的其他精品比赛,依然会走PPV付费直播这条路。」
更重要的是,PPV与核心拳迷挂钩的属性,还能起到为中国拳击消费市场探路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过去PPV的成绩,给了拳威四海在未来策划张志磊在国内打比赛的底气。
细心的拳迷应该还能发现,张志磊的比赛第二次付费直播早鸟价为19.9元,39.9元赛中售价跟第一次早鸟价21.9元、赛中售价69.9元相比有所下调。据卢小龙介绍,降价的效果立竿见影,国内PPV用户暴涨3倍。
这一情况也进一步验证,对于海内外拳击推广而言,观赛门槛下降,毋庸置疑都是有利的。
在海外拳击大赛直播出现向订阅转型的情况下,国内则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低价PPV之路。
不同播出方式的收效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说到底还是得拿出让观众满意的高质量比赛,否则没人愿意既掏钱又花时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