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黄海 (ID:haivcconsumer),作者:投资人黄海
由于投资工作的原因,最近我跑了很多二线城市看项目。
看下来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富裕的二线城市蕴含着大量的商业机遇,消费力也被低估。如果你想到二线城市创业或者开店,这篇文章就是给你分享的。
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种种问题,近年来已经不断显现。虽然一线城市上班收入更高,但是压力也很大。一线城市给人薪资高的年限是短暂的,所谓「35岁危机」,过了一定年龄高薪工作就不好找了。
以及很多人为了在一线城市扎根下来,要背上高额的房贷,因此花钱都非常谨慎。
同时,一线城市虽然有着互联网和金融这样的高薪工作机会,但是二线城市也会有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甚至可以说,二线城市擅长的行业更受到国家的扶持。
一线城市的另一个问题是商业竞争太激烈,行业迭代太迅速了。以大家熟悉的餐饮行业为例,在上海好不容易开出一个网红店,三个月之后很有可能就过气了。
一线消费者见多识广,也会变得越来越挑剔,这个对创业做生意是非常不利的。
除了一线城市之外,也有很多自媒体分享,下沉市场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机会就在于县城经济。
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中国绝大部分的县城,它的人口是流失的。县城里面最好的工作大概率是公务员。什么高端制造、生物科技、芯片这些面向未来的行业,在县城下沉市场就想都别想了。
二线城市的商业机会,刚好处于北上广深和县城市场的中间状态。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很多消费类的商机,要创业做个小生意,开个餐厅、酒馆、火锅店这样的机会,实际上最大的机会是在二线城市。
多年来,媒体会评选一个叫「新一线城市」的榜单。这个榜单只是换了一个更时髦的说法,里面提到的就是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南京、长沙、郑州、天津、合肥、青岛、东莞、宁波、佛山。
以最近我考察项目最多的江浙沪为例,来看看二线城市有多发达。
根据2024年数据,江苏省的人均GDP高达2.3万美元。从全球范围来看,江苏省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希腊,并在接近葡萄牙的水平。
要知道,江苏省一个一线城市都没有。最近的苏超之所以火爆,也是因为江苏省的城市实力平均,各自都有自己的强大之处,苏超才能够踢得激烈、有看头。
浙江的情况也比较类似,没有一线城市,但是经济富裕。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浙江省的人均GDP高达1.9万美元,也在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了。浙江人均GDP,超过了匈牙利和波兰这样的欧洲国家。
前两周我去南京出差的时候,就深刻感受到了南京繁荣的消费景象。
全中国2024年销售额最高的商场,不在北上广深,而是南京的德基广场。由于欧美国家的购物中心业态相对没那么发达,德基广场有可能也是世界销售额第一的商场。
我到德基广场考察项目的时候是周一的上午,这是一周里商场人流最少的时间段,没想到德基已经人满为患了。
尤其是德基广场里面的网红洗手间,周一早上就要排队。因为这里的洗手间已经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大家纷纷拍照打卡。
我在德基广场考察的是一个寿喜锅火锅品牌的项目,据说在德基广场里的餐厅,只要能签下租约合同,就很少不赚钱的。
原因很简单,德基广场的流量太大了,负一层是快餐不适合多人就餐,除此之外只有七层一层的正餐餐饮区域,而大家逛街累了总要吃饭。
所以这个寿喜锅品牌的创始人拿到德基广场合同的时候,非常高兴的告诉我,这个门店的生意非常稳当。
为什么南京德基有这样的影响力呢?我觉得跟南京这个城市本身的底蕴之分不开的。
南京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城市,文化和历史的积淀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在南京消费的人,除了南京本地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南京的历史文化景点位于市中心,离德基广场不远,很多游客参观完总统府、秦淮河,都要逛逛街歇脚。
同时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它对于安徽省的辐射力也很强。所以南京能够聚集到江苏省,尤其是苏北地区,还有整个安徽省的消费力,是这些地区的消费力,共同把德基广场拱上了中国第一的宝座。
那天从德基广场离开后,晚上我到南京江宁区的景枫中心考察一个烘焙品牌。居然到了晚上九点钟的时候,这个品牌门店里的所有产品都卖完了。据说景枫中心的这家烘焙店,每个月的收入可以接近100万。
大家知道开店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客流,消费者愿不愿意来逛街。虽然现在宏观经济谈不上景气,房价也跌了很多,但这样一来大家可能就容易死心了,有钱也不买房了,就去旅游和逛商场吧。
南京的景象,或许就是这种心态之下的体现。
除了南京之外,最近另外一个让我刮目相看的二线城市,就是浙江省的宁波市。
最近我多次去宁波出差,跑下来感觉宁波的消费和商业,已经进入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状态。
宁波的餐饮门店品质好、价格高,当地的消费者也愿意为品质付出一定的溢价——这是一种健康的商业状态。
例如说,我在宁波光顾了一个餐馆,名字叫做三佰杯。据说是新荣记投资的一个宁波菜餐厅。
三佰杯做菜的精致程度,是深得新荣记的精髓的。它主打的卖点,叫做「中餐西做」,虽然做的是宁波海鲜,但是摆盘和调性就像西餐一样讲究。
三佰杯的价格并不便宜,人均消费要200-300元,在目前的环境下算挺贵了,但是在宁波经常需要预约才能吃得上。而随着知名度慢慢做起来,三佰杯最近在上海开出的第一家非宁波的门店,说这个门店在上海比宁波还要更火。
我在宁波也投资了一个小酒馆,叫做「桃花屋东楼」。这个酒馆是一个典型的情绪价值生意,小酒馆并不是生活的刚需,而是吃完饭之后跟朋友小酌聚会的理想场所。
这种消费需求,是典型越发达的地区才会越旺盛的一种需求。这样的酒馆开在江苏和浙江的富裕城市可以赚钱,但开到下沉市场大概率是不成立的。
如果这样的小酒馆开到一线城市,其实问题也很大: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下班时间比较晚,大家会自嘲「牛马」——下班很累了,没有什么闲情逸致。
宁波这个城市还给了我一层额外的震撼,就是它在网络上存在感不高,非常低调。
和南京不同,很少有人会把宁波称作网红城市、旅游城市。原因在于,人家宁波根本就不需要去赚文旅的钱,没有花力气来进行网上的营销。
宁波自身最强的行业就是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宁波港常年盘踞在全球第一大港口的位置,也有类似公牛电器、舜宇光学这种各个制造领域的冠军企业。
在这样的一个富裕城市,人均的消费力是比较高的,能够支撑200元以上的宁波海鲜菜馆,也能支撑晚饭后第二场小聚的小酒馆生意。
我观察下来,宁波做得好的消费业态,很多都能长期经营赚钱。有一些老店已经开了五年以上,甚至八年、十年了,人流依然络绎不绝。
因为对于有钱的宁波老百姓来说,只要你品质达到要求,他是愿意一直来消费的。这种地方的商业竞争程度没有北上广深那么激烈,同样的业态可以活得更久。
我的公众号读者,大部分都生活在一线城市。这篇文章聊到二线城市商业机会,你有考虑过到这些城市发展吗?你最看好的二线城市是哪一个呢?
欢迎在评论区里给我留言,分享你看好这个城市的原因。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城市选择和业态选择的问题,例如某个消费业态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欢迎加入社群进一步提问。我会在社群里分享更多趋势,并且互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