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滋养着龙祥岛与塔礁洲,孕育出天然的优质渔场,各种鱼虾贝类在此繁衍生息。眼下,正值名贵江鲜流蜞的捕捞季。
新鲜捕捞的流蜞。
流蜞,学名为疣吻沙蚕,长约5厘米,身体扁平,周围长满触角。它多生活在南方沿海一带咸淡水交界处的河滩里,以水草腐根为食。龙祥岛与塔礁洲所处的江域,分布着大面积的沙地和滩涂,为流蜞提供了天然的生存环境。每年农历7月中旬是流蜞的繁殖期,也是它最为肥美之时。
闽侯人尤其喜爱流蜞的滋味,每到捕捞期,流蜞便成了当地的“抢手货”,供不应求。因流蜞喜夜间行动、有趋光性,渔民总在夜晚提灯作业,只为捕获这份来自母亲河的慷慨馈赠。将流蜞和蛋清拌匀后放入油锅煎成“流蜞蛋”,香酥可口,味道十分鲜美。若用流蜞煮汤或加上姜和酒清炖,也是难得的美味。
渔家有言:“真味需预订,鲜货不等人。”记者了解到,有不少老主顾,早在捕捞前就提前锁定了那份来自江水的馈赠。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养殖流蜞的冲击,野生流蜞的价格有所下降。今年野生流蜞的收购价约为100元/斤,市场售价在120元/斤左右,而养殖流蜞的价格则低了不少,仅需50元/斤。
因流蜞生长于泥泞环境,可能携带泥沙或寄生虫,食用前需彻底清洗、充分烹熟,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避免因卫生问题引发肠胃不适。(记者 陈木易/文 闽侯融媒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