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炮轰西贝背后:上半年预制菜行业六成企业净利下滑
创始人
2025-09-14 01:25:09
0

罗永浩一条微博,将西贝和“预制菜”一起推上舆论风口,也让整个行业的盈利困境暴露在聚光灯下。

资本和政策曾把预制菜推到风口,如今增速放缓、净利下滑、消费者信任危机同时爆发,从“狂飙”到“过冬”不过两年。对企业来说,透明、提效、出海已不再是选择,而是生死线。

伴随舆论持续发酵,更多消费者开始关注菜单背后的真实成分,预制菜企业不仅面临业绩压力,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品牌信任考验。

上半年六成预制菜企业净利润下滑

新黄河记者对比A股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2024年与2025年半年报发现,行业的“寒冬”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信号。从企业扩张过快导致产能过剩,到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再到终端动销不畅库存高企,多重风险逐渐积累并在半年报中集中体现。

申万预加工食品板块15家样本企业中,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占比高达60%。回顾2024年同期财报,行业“增速放缓”的警钟就已敲响。除头部企业尚能维持微弱增长外,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订单缩减、利润摊薄的困境。

安井食品的表现是行业风向标。2021至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从36.49%、35.47%、30.70%一路下降至9.42%,预制菜(菜肴制品)业务增速从2023年同期的58.19%骤降至0.4%。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首次出现中期净利润下滑15.79%,财报解释主因是旗下新宏业、新柳伍小龙虾业务受价格下行冲击,毛利率大幅下降。

千味央厨的趋势同样明显。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仍有5%-6%的增长,但远低于上一年的31%增速。2025年上半年直接转为营收微降0.7%、净利润大幅下滑39.7%,主食类和小食类产品收入分别下降9.10%和6.57%,经销商净减少362家,显示渠道承压。

国联水产则经历戏剧性反转。2024年上半年凭借“大单品战略”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109.41%,成功扭亏为盈,被视为破局样本。然而仅一年后,2025年上半年巨亏5.4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高达3180.5%,显示出依赖单一品类应对市场变化的风险极高。

味知香作为“预制菜第一股”,困境出现得更早。2024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21.53%和43.37%,C端加盟店单店年毛利仅约5万元,盈利能力不足。进入2025年,其净利润依然同比下滑24.5%,表明盈利问题仍未缓解。

三全食品、惠发食品、海欣食品等企业同样面临下行压力。三全食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降6%;惠发食品营收下滑17.75%,其中中式菜肴品类下滑超过20%;海欣食品营收下滑15.18%,速冻菜肴制品销量下降超30%。除宏观环境影响外,产品同质化严重、渠道费用攀升、消费者偏好变化等结构性因素也在持续发挥作用。

两份半年报勾勒出陡峭的利润下滑曲线。安井食品在回复投资者时直言,因行业竞争,公司适度加大促销力度以巩固市场地位、提升市场份额。

两端夹击:B端内卷加剧,C端信任难建

预制菜行业的量价困局,是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赛道,供需关系发生逆转,行业从增量竞争快速进入存量洗牌阶段。

B端市场的竞争在过去一年愈发激烈。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初,国内存续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6.8万家,2024年新增注册企业近1.1万家,环比增长达135%,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大量新进入者加剧价格竞争,使得本已微利的行业雪上加霜。

B端销售额占比超过70%,下游餐饮业经营波动直接影响上游业绩。例如,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营收下降7%,对供应商的采购量同步下降。很多中小餐饮品牌为控制成本,纷纷自建中央厨房或寻求更低价替代,进一步压缩预制菜企业的利润空间。

壮壮酒馆创始人贾钰坤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表示,预制菜是餐饮连锁标准化的必经之路,但如今连锁餐饮增速放缓,B端竞争反而加剧,导致上游议价空间被压缩。

C端市场的信任问题则在罗永浩事件中被彻底引爆。罗永浩指责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太恶心了”,引发广泛讨论。一位消费者的评论直言:“预制菜没错,但花高价吃预制菜就不值。”这种被欺骗感叠加此前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高价预制菜”充满抵触。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总结:“政策端在推动,资本端在赋能,产业端在加码,但消费端不认账。”社交媒体上,自制“冷冻菜”的社群不断扩大,用户反馈“市售预制菜贵、上新慢、容易吃腻”,直接用脚投票。C端市场教育尚未完成就遭遇信任危机,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预制菜走向分化,透明化成破局关键

在利润率集体承压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通过出口、提效和战略转型寻找突破口。行业洗牌加速,企业战略出现明显分化,有的专注高端定制,有的押注海外市场,还有的尝试业态创新,探索新模式破局。

春雪食品2025年上半年出口量大增25%,其中对欧出口暴增94%;圣农发展深加工肉制品销量增长13.21%,其子公司凤祥食品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品牌的供应商,稳定贡献利润。9月9日,惠发食品与印尼金光集团进行签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出海正在成为部分企业摆脱国内红海竞争的重要路径。

在生产端,恒兴水产引入AI视觉分拣系统,将鱼片合格率提升至99.5%,人工成本下降40%,用技术建立壁垒。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进数字化改造,通过智能化设备降低对人工的依赖,提升产品一致性和产出效率。

业务模式方面,锅圈食品暂停“万店计划”,推出农贸店新业态“肴肴领鲜”,探索新的增长点。安井食品将“火山石烤肠”上升到战略高度,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巴比食品计划下半年推出年菜礼盒,拓展节日市场。从产品创新到渠道变革,企业正多维度尝试突破增长瓶颈。

行业标准的完善同样重要。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发文为预制菜“正名”,明确不得添加防腐剂;2025年2月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落地,抬高行业准入门槛。这些政策一方面规范市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加速劣质产能出清。

罗永浩呼吁的“强制标注预制菜”再次把消费者知情权推上台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预制菜行业已从“扩规模”进入“拼内功”阶段。无论是诉诸法律的西贝,还是悬赏征证的罗永浩,最终都在倒逼行业透明化。只有用公开、可验证的数据重建消费者信任,行业才能走出“寒冬”,进入新一轮健康增长。未来能够胜出的企业,不仅要具备供应链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还需要在消费者沟通和品牌信任建设上找到新路径。

来源:新黄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