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和西贝之间的“预制菜之争”仍在发酵。与在直播间中态度轻松的罗永浩不同,西贝的日常经营已经显然受到了影响。
9月12日,西贝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接受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采访。报道称,此时的贾国龙他一身疲惫,满脸憔悴。接受采访时,也明显不在状态,甚至不愿意多说话,他已连续两个晚上没怎么睡。
目前,西贝有370多家直营门店和1.8万多名员工,2023年营收为62亿元。2024年9月,贾国龙重回CEO的岗位,启动一线变革。而恰在回归满一年之际,罗永浩炮轰西贝,贾国龙将之称为西贝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外部危机。
对罗永浩的攻势对西贝的影响,贾国龙透露:“昨天(11日)和前天(10日)所有门店加起来,日营业额分别掉了100万元,今天(12日)我估计会掉200万元到300万元。”而对网上的众多质疑声,贾国龙说,他很在意,“但很无奈,一点办法都没有。”
贾国龙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中国企业家杂志微信公号
但目前贾国龙和罗永浩都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贾国龙称,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他在采访中说:“生意我可以不做,真的,我这个是非必须得辩。”
而对预制菜方面,贾国龙表示西贝的菜品在烹饪中有使用预制工艺,但没有纯粹的预制菜,“真的是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贾国龙介绍称,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预制。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比如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他认为消费者对预制菜有很多误解,觉得预制菜是洪水猛兽,是黑科技、狠活儿,有很多添加剂。其实很多预制菜反而一点添加剂都不用,尤其防腐剂,直接通过零下18度冷冻,冷冻锁鲜是最好的技术。食物逐渐工业化、标准化,一定是趋势,但工业化、标准化也分等级,与用什么材料、工艺,加什么调味品,有什么储存条件都有关系。它是一门科学。
在采访末尾,贾国龙表示:“事实上,我对接下来的发声不寄任何希望。真正的声量,是在门店,一桌一桌的顾客来了,我们做好准备,让他们体验好。还有,我们是不是真的有问题?有错就改正,顾客没吃热乎,我们就往热乎做、往热乎上。”
13日,罗永浩在微博也转载了这段采访的部分视频内容,但只配上了一串省略号。
罗永浩随后又转发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杉称他为“黑嘴”的微博回怼称:这就是著名的华与华公司的老板,服务西贝的品牌战略公司的负责人,你们在机场总能看到的那两个脑袋中的一个。经过整整一天全国媒体密集地揭露西贝厨房内幕后,看看这几句:“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硬杠网络黑嘴”?我隐隐地感觉到贾老板和贾老板的朋友们,是真心想把西贝搞死。
罗永浩马上又带上一则“西贝召开1.8万人大战罗永浩作战大会”的新闻截图表示:“看着昨天各大平台铺天盖地的评论,他们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还觉得真正的敌人是我?西贝这些人还有救吗?”
罗永浩随后还表示,如果要他为西贝支招,他能做的就是,建议西贝堂食不做预制菜,或堂食做预制菜的时候,标明是预制菜。
而在另一条微博中,罗永浩转发引述了一名律师的观点:“1.按国家现有规定,西贝使用的牛肉包等就是预制菜;2.西贝的问题不是中央厨房的问题,而是前期食材进入中央厨房加工前就已符合预制菜定义;3.西贝明确表示推出了罗永浩套餐,多家媒体报道,涉嫌侵犯罗永浩姓名权,即便使用的是“老罗套餐”,同样涉嫌侵权;4.西贝使用了预制菜,却对外宣传100%不存在预制菜,涉嫌虚假宣传,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应立案查处”。
(观察者网综合自《中国企业家》杂志、罗永浩个人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