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半月谈》点赞福州高新区!
创始人
2025-09-13 10:07:26
0

9月10日,新华社主办《半月谈》刊发“组织建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链上党建’链出新质生产力”关注福州高新区产业链党建。

新华社《半月谈》点赞福州高新区!

全文如下↓

对于产业集聚、创新涌动的高新区而言,产业链党建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好、怎么做实的问题。今年8月,半月谈记者走进全国首批高新区之一的福州高新区,这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让当地干部和企业相信,产业链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活了就有生命力。

组织链:党建由谁来干?

福州清华紫光科技园、福州高新区商务局、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海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从各自功能上看,似乎很难把这些主体串联在一起。而在福州高新区,这些主体都出现在“科创金融产业链党建联合体”的名单上。

“我们要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与深度融合。”科创金融服务基地负责人李宏告诉半月谈记者,如今链上成员单位达42个、党员人数达350人。

党建工作具备打破各个机构壁垒的“穿透力”,实现各类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福州高新区有2.5万家注册企业、25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里落地了16所高校和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闽都创新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460多个。

在这样一个创新高地,党建工作既不能简化为“上党课”,也不能搞成党政机关的“一言堂”。做产业链党建,党政机关要积极搭台、统筹各方,但真正登台唱戏的还得是企业、是高校、是科研机构。

新华社《半月谈》点赞福州高新区!高新区电商产业链党建联合体举办活动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据了解,福州高新区由区机关党支部牵头搭台,打造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电商、科创金融等5个产业链党组织,覆盖非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各个主体,形成党工委领导、5个产业链党组织带动、N个链上党组织协同发展的“1+5+N”组织体系,融“产”入“链”党员1100余人。

资源链:做出什么样的党建?

福建亿彤生物是一家体外诊断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生物医药产业链党组织的成员单位之一。想起去年第一次见到两位从剑桥大学执教归来的教授,福建亿彤生物副总经理汪泽云至今仍感到兴奋不已。汪泽云告诉半月谈记者,通过产业链党建的平台资源,企业有了很多这样和高端人才精准对接的机会。

虽然同处一个行业,办公地点可能也是楼对楼、上下层,但过去企业之间往往“冷相处”,甚至“零交集”。“去年,我们要打造一个大型细胞库,需要有发酵罐等一系列关键设备。”亿彤生物董事长助理陈佳宇介绍,从有想法到摸排市场,再到搭建完成,企业计划2年完成。“但没想到,通过产业链党建平台,了解到隔壁的闽都创新实验室正好有相关的研发设备,项目完成时间能够缩短一半以上。”

当资源共享和人才要素得到充分保障后,产业协同发展便有了坚实的基础。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张兆文介绍,学院依托党建联席会议精准调研对接企业需求,为医学产业链提供共享实验室等优质资源。2024年,学院承担横向委托项目达44项,项目总经费达1565.34万元。

产业链党建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看得见的。福州高新区商务局牵头成立了光电信息产业链党组织,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福州高新区光电信息产业链党建任务清单”。“一个企业,可能只专注做一个光学镜头,但通过链接产业链,几个公司就可以合作起来做成一个成熟的光电产品。”福州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陈曦举的一个案例,正成为不少高新区企业抱团发展、强链补链的真实写照。

“业务能力强的企业,党建工作也做得好”,不少企业的直观感受,正凝聚成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的共识。产业链党建嫁接供需两端,强化了各个主体的“链式思维”,不断缩小各类人才、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促进优势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服务链:党建工作为了什么?

一项科技成果从论文到量产,中间还需要经过小试、中试等环节。对于规模较小的科创型企业而言,研发楼的电力容量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而增加电容的投资数以百万计,对于一家小微科技企业而言难以承受。

新华社《半月谈》点赞福州高新区!福州高新区全景

从各条产业链上了解到电力增容的需求后,福州高新区积极联系区属国企,投资上千万元建设电力增容项目,并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提供给企业使用。“投资的钱要收多久的租金才能赚回来?”面对这样的疑问,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回复,在高新区做产业链党建、扶持科创企业,要算大账,“在短期利益面前,要不计得失地扶持企业,全力以赴地服务企业”。

服务是全方位的:集中建立高标准厂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设施问题;为“白名单”企业精准对接金融机构,500万元融资换来了企业年营收3000万元的业绩;为小微科创企业提供200平的办公场地支持,数年后企业租下了高新区超2万平的工厂……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高新区正推动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兼任党建指导员,组建链上政策服务团,定期上门为链上企业把脉问诊。同时推行“三张清单”服务模式,即企业的需求清单、高校等主体的资源清单和党建惠企的项目清单,做到“链有所需、我有所帮”。

企业和人一样,也需要“情绪价值”。政府不可能对企业的每个诉求都做到10分,但可以通过党建平台链接其他主体,尽最大可能解决企业的问题,让企业感到被关注、被关心。如今,高新区的“朋友圈”企业越来越多。不少产业链的上下游靠着企业之间自发地带动,在高新区形成了规模性的产业集聚。

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发展共谋,通过产业链党建,高新区不仅要为人才、企业提供一个巢,更要为他们提供展翅高飞的空间。未来,福州高新区将促进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大范围的党建协作网络,让创新活力充分涌动,让更多创新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