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丨国家城市群空间战略迎来大变局
创始人
2025-09-12 17:00:49
0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城市群空间战略研究院总规划师阎志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国家城市群空间的新叙事

编者按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国家之间的全球性博弈或全球化已经进入以城市群为主导的历史新时期,城市群导向型的多边性和集聚性方式迎来制度创新和价值重构等严峻挑战,中国国家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在哪里?未来的新格局又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彩娜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作为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在引导人口和要素布局、提高产业分工和效率水平、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演进,中国国家城市群发展的新趋势在哪里?未来的新格局又是什么?

“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进入新拐点、面临大转折、迎来新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城市群空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总规划师阎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以国家意志和重大战略为目标导向,以国家城市群大“井”字形空间格局为基础,构建全球城市群大“T”字形空间布局新战略,以全球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为前沿引领,以中小城镇化为战略回旋空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的全球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是未来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一级核心功能发展轴和资源要素配置新平台。

中国经济地理空间结构进入新一轮分化或重构

中国经济时报:基于您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当前其空间布局正呈现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阎志:城市群的分化或重构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新趋势。未来五到十年,是中国城市由初级化向高级化转变,由一般性向特殊性转变,由战术性向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必须从国家中长期战略的高度,确立城市核心战略思想和整体战略布局,以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和提升城市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构筑和打造城市价值链体系。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的目标正在从区域战略向全球战略转变;从传统的国土资源配置向全球资源配置转变;从沿海主导城市群空间方向向陆海统筹、腹地崛起、东西互动、向西开放转变;从传统贸易投资向“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转变;从有形的土地空间向无形的“流”空间转变。

“东北现象”向“环渤海现象”演变或成为中国区域空间问题新导向。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和空间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导向,已经从区域性“东北现象”或“新东北现象”向京津冀城市群及山东半岛城市群蔓延,或演变为“环渤海现象”新拐点。国家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快速分化或重构,使中国国土空间总体面貌向“东西差距”经济地理性问题和“南北差距”经济结构性问题叠加的非均衡发展新阶段演进。由“环渤海现象”代表的“增长乏力板块”或成为中国“十五五”时期顶层空间战略的主要问题导向,应引起制度层面和研究领域的高度关注。

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革命双轮驱动成为城市群转型发展新动能。从地区或区域城市群向全球城市群变迁,城市群的内涵发生重构,从传统的GDP规模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增长向包容全面可持续发展转变;从物质丰富向机遇共享和均衡充分发展转变;从社会保障向城市公共产品化转变;从人居环境向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活品质转变。中国国家城市群治理的总趋势是以大城市群、特大城市群国家战略或全球布局为主导,以中小城镇化为资源再配置优化空间生产,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础国情的三级治理结构,构成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发展总面貌。

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治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中国国家城市群在空间治理体系的构建完善与治理能力的提升过程中,正面临哪些关键挑战?又存在哪些可把握的发展机遇?

阎志:空间规划是引导和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在全要素配置中居首位,具有基础性、方向性、统筹性作用和意义。中国亟待提供非拥挤性空间发展公共产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新格局。而科学超前的国家城市群空间战略规划,可以引导经济社会发展释放出持续长久的综合效益。

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城市群和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经济板块,高质量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新时代,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正在发生战略重构。

数字经济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全面迭代城市群应用场景,构建经济资源配置大动脉和全要素生产力新引擎。市场资源和要素配置的自由流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数字文明彻底改变了其流动速度、质量、场景和模式、能级,流动性已经成为经济变量和效率的关键权重。其本质是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各类因素的延伸、提升、迭代。这将深刻地改变未来的人类空间面貌,空间场景、空间情景、空间体验或网络空间、数字空间、算力空间成为新趋势,并迅速构建全新的空间力量、空间格局、空间秩序。传统的城市群空间组织架构已经在分化和重构。

中国国家城市群正在从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区域性布局或传统的“两横三纵”城市化空间战略,向大“井”字形国土空间新框架“两廊一轴一带;四大全球城市群;全球性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空间新格局转变。战略功能性走廊或一级发展轴是未来城市群空间组织从板块向廊带变迁的新趋势。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交通强国建设新时代和万物智联城市群“空间流”新时代,城市群空间场景革命将成为未来空间生产大趋势,可以预见跨城市群或跨洋、跨国、跨洲城市群功能性战略高速走廊将呼之欲出。中国国家城市群已经快速进入重新拼图时代,多维度、新维度城市群的空间边际也越来越趋于叠加、重置、模糊。

中国国家城市群进入重新拼图时代

中国经济时报:从全球经济空间生产逻辑与布局组织规律视角出发,中国国家城市群未来将构建怎样的发展新格局?

阎志:未来城市群主导型经济形态必须从地方经济、地区经济、区域经济向国家城市群、全球城市群转型和跨越。以国家城市群大“井”字形空间格局为基础,构建全球城市群大“T”字形空间布局新战略,以全球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为前沿引领、以中小城镇化为战略回旋空间、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的全球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是未来城市群空间组织的一级核心功能发展轴和资源要素配置新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组织形态已经进入高质量和大流量新拐点和大转折,空间组织系统全面升级,空间治理体系面临根本变革,中国国家城市群空间的外部性及供应链开始进入高依赖度、高信用度、高开放度新时代。

全球化战略视域下的大“井”字形国家城市群大通道、大枢纽、大网络新格局,即南北走向为中国沿海开放型城市群走廊和中国内陆超大型“5纵并联”走廊;东西走向为西部大通道外向型陆桥轴和中国11省市大流域型长江经济带。

中国沿海开放型城市群走廊自北向南包括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海峡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主要表现在珲春—丹东—大连—营口—天津—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香港—防城港—海口—三亚等沿海岸线城市走廊,其重要支撑节点是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全球港口群。

中国内陆网络型“5纵并联”走廊自北向南包括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太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及海峡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等。主要表现在:满洲里—黑河—绥芬河—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济南—徐州—合肥—南昌—福州—厦门;哈尔滨—长春—沈阳—天津—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湛江—海口—三亚;二连浩特—乌兰察布—大同—太原—洛阳—襄阳—宜昌—怀化—桂林—柳州—南宁—防城港—凭祥—北海—湛江—海口—三亚;二连浩特—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延安—西安—达州—重庆—遵义—贵阳—南宁—防城港—凭祥—北海;巴彦淖尔—银川—固原—宝鸡—绵阳—成都—自贡—宜宾—攀枝花—昆明—河口—勐腊—瑞丽等重要节点。

中国西部外向型陆桥轴自东向西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太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主要表现在: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兰州—西宁—酒泉—哈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喀什等陆桥轴线,是高速、高铁、航空、管道、电网、网络、数据等混合功能战略发展轴。

中国11省市大流域型长江经济带自东向西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地区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11个省市。主要表现在: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南京—芜湖—安庆—九江—南昌—武汉—岳阳—宜昌—重庆—遵义—成都—泸州—宜宾—攀枝花—昆明等流域枢纽。

中国国家城市群已经站在全球城市群空间变革的前沿。全球大“T”字形空间新格局,即南北纵向为贯穿太平洋西岸全球特大城市群走廊,东西横向为跨越地球内陆腹地新亚欧大陆桥,是在全球空间视域下对国家城市群大“井”字形空间格局“两纵两横”的再覆盖和新提升。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