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德要主动冲锋?
创始人
2025-09-11 21:23:14
0

今年教师节阿里给马老师的献礼预热搞得很足。


杭州西溪C区4号楼实施了超严格的保密措施,发布会前除了知道有发布会这回事,众多媒体没收到一点爆料。


这个比iPhone17捂得还紧的项目,现在终于揭面了,高德宣布推出 “高德扫街榜”,目前提供美食、景点和酒店三方面的榜单信息。


可能是前期宣传bar拔得太高了,很多群众觉得没能满足期待。


这中间最大的落差在于,外界想要的是阿里搞个本地生活到店大新闻,用集团层面的资源和饱和式投入,去撼动大众点评的行业地位。


其实不只是阿里想切这块蛋糕,用户对于真实评分也的确有相当程度的痛点。


打开大众点评上找个高分饭店,然后去了发现是下水道的体验,不少人应该都经历过。


在被评分虚高的网红餐厅欺骗后,部分年轻人甚至搞出了行为艺术,报复性选择投入“3.5分饭店”的怀抱。舌尖导演陈晓卿也曾提到,他发现好吃的饭店很多都在3.5到4分之间。


所以,高德做的这套基于“行为+信用”的榜单,原理上讲是行得通的。


但互联网这行要想挑战已有的行业格局,只做一个行得通的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一、蒋凡没参与


从二季度开始,阿里在蒋凡领导下对即时零售赛道进行了饱和式打击。


以四月底正式宣布加入外卖大战为节点,阿里的股价上涨超过50%。而与此对应的,是美团股价半年时间回撤超过四成。


考虑到即时零售的这场大战到终局还有相当的距离,资本市场的信任票只有一部分是对于前期战果的确认,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于对阿里实力的朴素认知,以及对于蒋凡本人的尊重。


集团下场和蒋凡领兵,是淘宝闪购取得成绩的首要因素。


围绕攒出大消费、大淘宝的核心目标,蒋凡彻底调整了此前阿里子业务各自为战的组织逻辑,饿了么和飞猪不只被放到了中国电商事业群,也融入了淘宝的UI界面。


用这个视角来审视今天的发布会,“高德扫街榜”项目就有了个致命的弱点:蒋凡没参与。


这个信息已经得到确认。


“高德扫街榜” 项目是六月底,在高德向集团管理层主动申请的情况下,才得到立项的。


阿里近期对内也明确表示,高德不会并入淘宝,高德榜单项目淘宝没有参与。


在没有集团和淘宝的资源支持下,高德想要仅凭榜单就做好到店业务,任务过于艰巨,希望过于渺茫。


首先说明一点,高德想要基于导航数据来对商家做排行,这个思路是可行的。


确定聚餐地点后,用高德导航去饭店的行为很普遍,并且GPS数据造假或者刷量成本很高。


而且单次消费行为,在美团上面只会反应为一次团购,在高德上却可能会有好几次数据交叉验证,因为买单的只有一个人,吃饭的不只一张嘴。


然而想要靠一套榜单,就打赢阿里过去失败了好几次的团购,高德要的就有点太多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QS大学排名很水,但你想要造个新榜单去替代却很难。


大众点评的数据很多时候并不真实客观,但它仍然是个能用的榜单,处于消费决策链条的前置环节。


高德的角色恰恰相反,用户是在确定自己要去哪后,才会打开高德导航。


如果想要打开团购的局面,就需要高德能提前拦截用户的消费决策,也就是要用户建立先打开高德而不是先打开点评的心理认知。


但任何熟悉互联网平台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建立用户认知是建立竞争优势里最难的一步。


一个最好的例子可能是滴滴。


从2021年7月到2023年1月,滴滴在应用商店全面下架并停止新用户注册。


在这么长的时间窗口内,网约车市场几乎完全处于对手疯狂出招、滴滴被动挨打的局面。


即便如此,滴滴后来最低仍然保有超过7成的市场份额,并在恢复上架后快速增长。


当然,高德官方可能也没想仅凭这个项目,就在团购领域彻底翻盘。他们或许还有其他打算


一个观察的侧面是,高德同时官宣了“烟火好店支持计划”,将发放2亿元打车券和9.5亿元打车券,降低用户到店成本。


这个补贴力度甚至不及淘宝闪购巅峰时期的单日消耗量。


《界面新闻》的数据是,淘宝闪购在7月12日的单日补贴金额就超过了12亿元。


二、高德“饿飞了”


相对保守的补贴策略,进一步证明这次高德的扫街榜,更多是事业部内部自下而上发起的主动冲锋。


为什么高德要主动冲锋?


合理的猜测是,当饿了么和飞猪这些曾经的小弟都傍上大腿、业绩起飞,高德也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整活既是管理层事业心的体现,也是证明高德价值的方式。哪怕这事后头效果一般,起码集团注意到我了,溢出的象征意义可以弥补实际意义的缺失。


高德的动作明显预判了淘宝闪购的后续计划。


在前期外卖业务站稳脚跟后,蒋凡必定要寻找合适时机切入到店业务。


因为到店不仅是外卖业务的自然延伸,也是本地生活这一大块里最大的利润来源。


对当下的高德来讲,一个尤为担忧的现实是,在阿里最新的组织架构中,高德是跟钉钉、优酷、盒马这些非主营业务并列的,被囊括在“所有其他”里面。



这跟蒋凡的权力版图没有任何交叉。


蒋凡目前负责的是阿里电商事业群,包括阿里中国电商和国际数字商业两个部分。


所以同样是本地生活的仗,有蒋凡支持和没蒋凡支持,饿了么和高德拿到的资源等级完全不同。


如果高德也能像饿了么一样喝上淘宝的汤,那必然是不只这个补贴金额的。


对于集团而言,高德能给到店提供两个帮助。


一是充分利用1.7亿的日活,发展所谓的到目的地生活服务。


这属于俞永福任上思路的延续,当时他想用一张地图承载衣食住行。


这个战略2021年开始推行,俞永福2024年卸任走人,所以效果怎么样一目了然。


因为归根结底还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逻辑,地图处在用户消费决策链条的后端。


二是此前并入高德的饿了么到店业务,也就是原来的口碑。


但口碑的问题是它没有任何口碑。


在经历了从淘宝到支付宝,再到饿了么、高德这些历史阶段后,它成功证明自己的确是个难以扶上墙的一滩烂泥。


在蒋凡看来,口碑还有没有废物利用的价值是要打个大问号的。


注意,不要把口碑跟饿了么比,饿了么之前虽然被美团打得生活不能自理,但是有一个跑通了的商业模式。


要不是淘宝闪购这波主动出击,UE打正的饿了么大概率是能维持个温饱的。


口碑是个什么情况呢?


是你不刻意提,已经没人知道的情况。


从2009年注入淘宝做到现在这个X样,蒋凡说不定觉得口碑早该寿终正寝了。


如果饿了么能稳住现有的市场比例,那借助外卖的商家网络,另起炉灶重新把到店业务做一遍,效果或许比在口碑的烂地基上建新房要更稳。


但这样一来,高德在“大消费、大淘宝”这个巨大的集团机遇中,就被彻底地边缘化了。


对于高德现任CEO郭宁来说,这或许是个意难平的结局。


从2023年3月,阿里将口碑整合至高德起,他就是阿里本地生活到店业务的负责人。


相较于俞永福时代的做大盘子、抢占场景,郭宁的重心一度放在了盈利之上,并且取得了进展。


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阿里高管透露,高德地图首次实现盈利。


当初不能挣钱的高德不是好高德,而今天没有梦想的高德更不是好高德了。


2021年阿里曾将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三大业务整合,形成包括饿了么(本地生活)、高德和飞猪在内的生活服务板块,由俞永福负责。


在俞永福手上,高德实际上占据了更主导的地位,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他一度围绕“到目的地”大做加法,完全体的高德将囊括打车出行、美食团购、酒旅休闲等所有相关业务。


现在曾经的“飞高了”组合中,另外两个哥们都吃肉了,高德在郭宁手里能喝上淘宝的汤吗?


跟蒋凡去打一场定义阿里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大仗,不比搞什么基于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来得刺激多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象先志,作者:三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