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APP,原文标题:《出现这 7 个信号,是时候放弃「对的人」了》
朋友阿雯最近向我坦白,她想和恋爱四年的男友分手。我很震惊,因为在所有人眼里,他都是个「完美的另一半」:工作稳定、脾气温和、对她百依百顺。
阿雯说:「他什么都好,但我就是不快乐。每当想到要和他结婚,共度余生,我就感到一阵窒息。是我要求太高了吗?」
阿雯的困惑,可能也是许多人的内心独白。
我们都曾对爱情有过最美好的想象,但在现实的磨砺下,渐渐觉得灵魂伴侣只存在于幻想中,「差不多就行」似乎成了更务实的选择。然而,当我们身处一段看起来「还不错」的关系里,内心却总有个声音在问:这就是我想要的吗?
《花束般的恋爱》
01、关系里的「将就」正在耗尽你
很多人以为,「将就」只是对外在条件的妥协。比如对方的外貌、学历或经济状况未达到心中预期。
而另一种更隐蔽、也更致命的「将就」,是在关系中感受不到真正的情感与身体亲密,却依然选择留下。
这种内在的缺失感是极具破坏性的。一项发表于《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卫生杂志》的研究发现,性满意度与双方的关系满意度直接相关,而对于女性来说,人际亲密感也几乎同等重要[1]。而在一段「将就」的关系里,身体亲密可能更像是一种义务,而非发自内心的渴望。随着时间的发展,你可能会不自觉地压抑自己的需求,或忽视那些告诉你「不对劲」的直觉。
《花束般的恋爱》
「将就」的根源往往是对孤独的深层恐惧,或是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配」或「找不到」更好的人。这种聊胜于无的心态,会让你被困在一段仅仅是「存在」而非「绽放」的关系里。只要不是孤身一人,即使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似乎也可以忍受。
02、「将就」的终点是孤独
比「将就」本身更令人心痛的是,许多人像小雯一样,其实早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将就,却无力逃离。
在葡萄牙米尼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900名参与者被要求设想自己处于一段不幸福的关系时,那些此前投入了更多金钱和精力的人,更有可能选择继续,而非结束关系[2]。
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随后询问参与者,愿意为一段持续了1年的婚姻和一段持续了10年的婚姻额外付出多少时间来挽救它。结果显示,针对1年的婚姻,参与者愿意平均投入289天;而对于长达10年的婚姻,ta们愿意投入的时间则增加到了583天。
这便是沉没成本(sunk cost)。
我们为一段关系投入了数年的青春、无法计算的情感和精力,这些过往的付出,变成了我们不敢放手的理由。放弃,似乎就意味着过去的一切都付诸东流。因此即使关系已经变得不快乐,我们也越倾向于维持现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就」会慢慢侵蚀的自我价值感。长期处于一段无法被滋养的关系中,更容易导致抑郁、焦虑和自我认同感的丧失。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只配得上这样的关系?」「离开ta,我还能找到更好的吗?」
《爱乐之城》
这种妥协,会让我们在日复一日中忘记自己原本的样子,慢慢失去离开的勇气和信心,以及,浪费掉留在这段关系里的每一个当下,以及你本可以拥有的、更幸福的未来。
03、识别「将就」的7个信号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在耐心地「磨合」一段有瑕疵但真实的感情,还是在痛苦地「将就」一个并不适合的人?不妨对照以下信号,诚实地审视内心[3]:
▥伴侣对你很差劲,甚至对你实施情感或身体暴力;
▥你时不时会想:「我想和更好的人在一起」;
▥面对朋友、家人甚至自己,你总在为伴侣的行为找借口;
▥关系让你感到消耗,而不是被充电;
▥想象未来时,你感到的是一种认命般的无奈;
▥你不断妥协自己的价值观和曾经坚守的「情感底线」;
▥你常对自己说「这样就不错了」,而非「这是我想要的」。
分辨界限并不容易。尤其当思绪纷乱,内心充满矛盾时,你可能会感到更加困惑。
你是否真的在将就?这段关系还有改善的可能吗?还是说,放手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渴望得到一个更清晰的答案,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专业的心理测试。它将从多个维度,帮助你审视你当下的亲密关系,量化那些模糊的感觉,让你更清楚地了解你的伴侣是否真的适合你。
「测一测你的恋人适合你吗?」
限时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