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尼泊尔成了中国人新的热门旅居目的地。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尼泊尔旅学攻略”,机票不贵,学费低廉,生活开销甚至比国内小城还要低。有人学咖啡、有人学瑜伽、有人去徒步,短期证书和旅途故事成了朋友圈里的炫耀资本。
在加德满都,中国人往往能迅速串联起一整张关系网:留学生、汉语老师、画印度彩绘的艺术家、骑摩托车的旅行者……
大家因不同的理由来到这里,却大多被相同的现实推着走——在国内趋于紧缩的经济环境里,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片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国度,试图用最低的成本,续写一种相对“自由而体面”的生活方式。
可问题是,尼泊尔真的是那个圆梦的地方吗?
自由、体面、人情味
2014年,小P因工作原因初到尼泊尔,此后常年往返中尼之间,自嘲为“加德满都11年街溜子”,见证了这些年国人不断涌入尼泊尔的旅居热潮。
在她的观察里,来这里的中国人(游客除外)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逐利者”,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带货,把围巾、水晶、羊毛毡和嬉皮风服饰以数倍价格卖回中国,或在本地创业,开餐馆、旅行社,在尼泊尔的中国人靠自己人就能够自成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甚至你不会英语也可以用中文在加德满都泰米尔区(观光和商业中心)无缝衔接过去的生活。
另外一种是单纯来学技能或者换个生活赛道的旅居者,刚刚从泰国硕士毕业的阿任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尼泊尔的短短20天里,她学会了手冲、拉花、调酒,在朋友圈里,她和老师同学笑着合影,文案是:“只有20天,但感觉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在阿任眼里,尼泊尔的魅力首先是生活成本低廉。比如咖啡师一对一教学,在尼泊尔学满15天只要一千出头。
不仅如此,在这里什么都可以砍价。原价100多人民币的酒店标间只要稍微讲讲价就降到了70多元/晚。
她的生活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6:40起床,8点开始上咖啡课,下午5点的调酒课,晚上回酒店做线上兼职、背英语单词,洗完衣服才入睡。
阿任去年第一次来尼泊尔徒步,一下就喜欢上了这里。今年夏天她第二次来尼泊尔,发现这里有着和模板化的大城市完全不同的风景,人也更淳朴热情。
“有一天我去冲顶,大概有海拔4900多米,路特别难走。我在路上跟偶遇的两个尼泊尔人组队,他们还主动帮我背着包。”她用”浓墨重彩“来形容这个国家。“如果国家也分‘浓人’和‘淡人’,尼泊尔就是特别浓的那一个。”
培训学校是阿任通过谷歌地图找到的,这里只有她一个中国学生。或许正因如此,她得到了格外的关照。
每天课程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会主动带她骑摩托车去尝试当地美食,让她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情味。
“喜马拉雅南麓,也有阴暗面”
不过小P觉得,尼泊尔的日常更为复杂。
她见惯了不定时停水停电、忽冷忽热的洗澡水和尘土飞扬的街道,但也接受了这里“慢悠悠”的节奏:不讲究时间观念,却意外让人松弛。
然而,在尼泊尔热情、低廉和充满松弛感的表象背后,局限性同样清晰可见。
这里拥有世界上八座最高的山峰,却也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均月收入不足千元。政治局势长期动荡,就业市场低迷,产业单一,社会依旧被传统家庭观念和性别分工牢牢束缚。
根据尼泊尔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游客达到16.9万人,是尼泊尔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国。尼泊尔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使得国人出行成本进一步降低。来到这里的中国旅居者,被当地人自动划入尼泊尔的中高产阶层,往往被本地人视为容易被骗的“土大款”。
中国游客不断增加,也让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逐渐变成“小唐人街”。中餐馆、旅行社、培训机构扎堆涌现,市场看似繁荣,实际却带来物价飞涨、本地人生活空间被压缩。
教育与培训同样存在短板。阿任所在的学校,器材陈旧,课程缩水;调酒班里为了节省昂贵的酒,只剩下花哨的抛瓶动作。
课程结束时,学员拿到的只是学校自印的证明,要想取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认证,还需额外掏钱。正因如此,她认为尼泊尔适合短途体验,却难以作为长远的职业规划。
浪漫的代价
不少尼泊尔本地人最近几年选择离开,这里的很多家庭都和海外有联系:有人在欧美留学定居,有人去中东、日韩打工,更有人把与外国游客的恋爱当作通往海外的跳板。
前不久,国内出现过中国男性远赴尼泊尔娶妻的报道,他们被“彩礼低、成本小”的想象吸引来到此地。在小P的观察里,女性则面临着另一个版本的情感陷阱,喜马拉雅南坡看似浪漫的邂逅,往往在不知不觉间,演变成另一种经济困局。
“如果你是在尼泊尔旅游区认识的男生,那你就是Sugar Mommy,跟被盗刷信用卡没什么两样。”
这类故事几乎都有相同的叙事模板:来到尼泊尔带着有限积蓄上课、旅行;邂逅热情的本地男孩,摩托车后座的风让她心跳加快;不久后,她开始承担更多账单,钱很快花光。为了维持生活,她们转向直播、代购,逐渐荒废了最初的学习计划。签证到期后不得不回国,但对方始终含糊其辞。
小P身边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最后都指向了一个相似的结局:异国恋情逐渐异化为“糖妈”式的关系。“不少女生都是付出型,很多尼泊尔人都喜欢这样的。我有很多朋友的妻子都是外国人,最后靠妻子发达。”
“要知道在尼泊尔语里,爱和幻觉是一个词。在这里,浪漫与幻觉之间,往往是一线之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作者:Rice,编辑:Sebastian,新媒体内容总监:TAN 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