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求职能力实训营上,学员正在设计小组海报。
8月31日,福州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学员班路演现场,刚刚大学毕业的陈宇西装革履,谈吐大方——为了这次培训,他特意从浙江老家赶来福州,获得了企业的初面PASS卡,不虚此行。
8月28日,泉州市首期求职能力实训学员班的路演上,学员陈毅唱了一首《爱拼才会赢》,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不少人湿了眼眶。
求职能力训练营是由人社部主导,以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青年群体为重点培训对象,兼顾登记失业青年、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其他青年群体。通过7~8天全封闭式培训,开展制作简历、模拟面试、实地企业参观、求职路演等课程,提升青年就业求职能力。
68名青年带着各自的“问题”走进实训营。这场实训营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却让他们开始学着与“就业迷茫”对话。
我是谁?
从“随大流”到“看见自己”
“大家都喜欢美食,那么,现在让你选择一个和美食相关的职业:美食博主、餐厅老板、探店达人、营养师、食品安全监督员、厨师,你会选择哪个职业?……”泉州市求职能力实训营第二天,在“找到我的职业兴趣”课堂上,国家级培训师郑海琳正引导学员做“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没有枯燥且令人纠结如何作答的问卷测评,学员在一次次互动和实践中探索自己的职业性格和岗位偏好。
郑海琳说:“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侧重理论教学,实训营采用互动性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员在‘行动体验—案例分享—提炼总结—分析思考—实际应用’的课堂闭环中自我探索、互相启发、摸索方法。”
在一次次的互动和实践中,王宇宁不仅学会科学的求职方法,也明确了求职方向。在此之前,这名天津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只知道“妈妈希望我考公考编”。
在“认识我的意向岗位”这门课上,学员要从兴趣爱好、入职资历、生活方式、工作场所、行业现状等维度分析自己的岗位。王宇宁分析出自己的意向岗位是机械工程师和编程老师,和她的专业密切相关。实训的第五天,当她走进福建百洪集团的智能工厂参观,看到一个个机器人沿着既定路线搬运、装卸,机械手在生产线上快速作业时,眼睛都亮了:“这就是我在学校天天接触的东西!”
28岁的蔡东已经从部队退役6年,这期间,他做过辅警、医药销售、驻校教官、电商运营、消防员、网络工程师……他说:“啥都干了一圈,但越来越迷茫。”
在训练营学习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时,当他开始学习用STAR法则(记者注:将过往经历拆解为“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梳理过往经历,才发现自己从事驻校教官的经历,能对应“团队管理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蔡东把职业目标指向了“退役军人教师专岗”的方向。
学什么?
从“不敢说”到“迈出第一步”
求职能力实训营最后一天,迎来激动人心的路演环节:企业带着真实岗位来到现场招聘,检验学员的学习成果。整场活动由学员自己主持和执行,这成了学员们突破自己的“练兵场”。68名学员中,超过50名学员站到台上介绍自己,有人紧张到忘词,有人发言时手在发抖,但没人中途走下来。
“以前我面试很紧张,回答问题磕磕巴巴,脑子里一片空白。现在我脑子里有想法了。我也知道,面试官所问的问题,出发点是什么。”王宇宁说。在路演现场,凭借出色的表现,她拿下了百洪集团机械工程师岗位的初面PASS卡。
并非所有人都拿到了PASS卡,但没人觉得白来一趟。泉州求职能力实训营学员班的学员中有4名特殊的学员,他们是由残联推荐来的,傅灿煌便是其中之一。他患有先天性脑积水,这让他看起来和健全人略有不同。刚到实训营时,傅灿煌话很少,别人跟他说话,他大多时候只用简单的词语回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老师和同学都很友善。在温暖的氛围中,傅灿煌渐渐打开自己,与同学合作,勇敢地上台介绍自己。他也渐渐发现,自己其实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另一名特殊学员陈毅,是脑瘫患者,他虽然只有小学学历,识字不多,但思路清晰、开朗健谈,而且特别喜欢唱歌,还开了视频号记录自己唱歌的片段。路演那天,他撑着助步器,蹒跚而坚定地走上台,热情洋溢地唱了一首《爱拼才会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让现场不少学员湿了眼眶。
采访中,许多学员说:“以前怕面试,怕得脑袋一片空白,更怕被否定;现在不怕了,因为知道就算没通过,也知道了哪里需要改进。”这或许是给了年轻人一次试错的机会——在这里,敢说比说得好更重要,迈出第一步比一次成功更珍贵。
路在哪?
从“他们说”到“自己选方向”
在辩题为“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赛上,陈宇站在“先择业”一方,他说出憋了很久的话:“我爸想让我先找工作,我妈想让我考研,但我知道大多数人的工作并非由自己的喜好决定,而是由社会需求决定,只有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才可能有所作为。”
这场关于“方向”的思考也发生在家长身上。在王宇宁的要求下,她的妈妈怀着将信将疑的心态来到课堂旁听。一开始,王宇宁妈妈担心地问老师:“私企能稳定吗?”“这个工作真的适合女孩子吗?”老师耐心介绍了机器人行业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学员还帮着王宇宁找合适的岗位:“这是朝阳产业,薪资也不比体制内低,最重要的是,符合孩子的性格和爱好!”一个上午过去,王宇宁妈妈慢慢舒展了眉头。
蔡东告别了求职的盲目,把“退役军人教师专岗”写进了求职计划,准备集中精力备考教师资格证,同时多了解学校的招聘信息。
陈宇拿到永荣锦江的初面PASS卡后,最终没有通过面试。不过,实训营的老师又给他推荐了两个岗位,如果面试能顺利通过,他就计划留在福建。
陈毅和傅灿煌也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陈毅想找个离家近的地方做手工活,同时继续自己唱歌的爱好;傅灿煌想找个销售的工作,他正在多渠道寻找机会。
或许,这就是求职能力实训营最珍贵的礼物——它没给年轻人一张“就业保证书”,却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迷茫的“钥匙”:让他们依靠自己,去打开属于自己的门。
记者了解到,求职能力实训营将在全省逐步推广,由各地求职能力师资班的结业学员担任讲师。如,泉州后续将推行“一县一班”模式,福州则依托在榕高校及街道、社区等基层就业服务机构,重点加大对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群体的培训力度。结营后,人社部门将通过电话咨询、就业岗位推送、个体职业指导、小型宣讲、现场对接会等方式,为学员提供不少于3次后续跟踪服务。(记者 赵文娟 文/图)
上一篇:亚朵对加盟商的让利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