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帮主郑重,做了20年财经记者,也蹲在市场里做中长线投资,每天琢磨的就是这些和咱们钱包、市场风向相关的数据。今天国家统计局刚放了8月的CPI和PPI数据,里头有个挺关键的变化,咱们用聊天的方式慢慢唠。
先说说大家可能不太常挂嘴边,但对企业、对产业链很重要的PPI。之前这数据已经连续8个月环比往下走了,不少做实业的朋友都有点绷着,今儿终于传来个积极信号——8月PPI环比不跌了,和上个月持平,算是踩住了止跌的刹车。
为啥能稳住?核心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供需关系真的在慢慢变好,你看那些能源、原材料行业,比如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这些,上个月价格还在降,这个月直接转涨了,煤炭加工价格从降4.7%变成涨9.7%,这可不是小波动,说明下游需求在慢慢起来,企业敢拿货了。另一方面也有输入性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往下走,咱们国内的石油开采、炼油价格就跟着小降了点,还有有色金属,虽然整体在涨,但涨幅比上个月收窄了,这些也拉了点后腿,但整体还是稳住了。
再看咱们天天能感受到的CPI,8月同比由平转降,不少朋友可能会问,是不是物价跌了?其实没那么简单。主要是两回事凑一块儿了:一是去年8月的价格基数比今年高,这就是统计里说的“翘尾影响”,这个月下拉了快1个百分点,比上个月还多;二是这个月的新涨价部分没跟上季节节奏,环比是平的,比往年同期该涨的幅度少了0.3个百分点。
具体到咱们买菜的篮子里,就能更明白。8月食品价格环比只涨了0.5%,比往年这个时候该涨的幅度少了1.1个百分点,算是“涨不动”。尤其是咱们常买的几样:猪肉、鲜菜、鸡蛋,同比分别降了16.1%、15.2%、14.2%,比上个月降得还多,连之前一直在涨的鲜果,这个月也从涨2.8%变成降3.7%,这几样加起来,对CPI下拉的影响比上个月还多了近0.5个百分点。不过非食品价格倒是挺稳,涨了0.5%,而且是连续3个月涨幅扩大,说明除了吃的,咱们在服务、工业消费品这些方面的需求还在慢慢释放。
最后站在中长线投资者的角度,我再补一句。PPI结束8个月下行,其实是产业链上下游需求回暖的一个信号,尤其是能源、原材料行业的价格反转,对相关企业的盈利改善是个积极提示。至于CPI的同比下降,不用太慌,毕竟有基数和季节性的因素在,后续可以多关注食品端的供需变化,还有政策对消费的提振效果。
我是帮主郑重,每天陪你解读真实的财经信号,咱们下期接着聊市场里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