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 (ID:DTcaijing),作者:DT商业观察
刚刚过去的八月,小红书在新疆伊犁举办的一场持续48小时的“外人节”户外体验活动,意外成了影石Insta360的大型线下种草现场。
从全景相机X5到运动相机Ace Pro 2、拇指相机GO 3S……现场几乎每位博主手上都挂着、揣着或举着影石的产品,各种机型应有尽有,围观网友辣评“在线下专柜都没见过那么多台Insta360”。
而这,还不是影石第一次以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破圈”。
早在今年年初,数码博主@影视飓风与户外达人@Links在日本一座雪山拍摄的极限挑战视频,就曾刷屏B站。
视频里大雪封山、环境极端,他们手中的影石Ace Pro 2(以下简称Ace Pro 2)却全程稳定输出高清画面。更戏剧性的是,刚爬一百多米,其中一台Ace Pro 2就遗失在了雪山上。
视频出圈后,有网友畅想等雪化了就去日本爬山捡他们的Ace Pro 2,之后YouTube上真有网友发评论称捡到了影视飓风的相机,说“里面还有一堆素材”,无意间又带起一波“Ace Pro 2到底有多耐造”的讨论热潮。
所以,Ace Pro 2到底是什么来头?
《DT商业观察》经过进一步搜索了解后发现,Ace Pro 2作为一台运动相机,“征服”的远不止小红书户外博主和雪山。
有钱也买不到?Ace Pro 2成了年轻人新的“社交硬通货”
2024年10月22日,影石推出了Ace Pro 2,参数很顶:1/1.3英寸大底、行业首创8K画质、徕卡SUMMARIT镜头、行业首款“AI双芯”运动相机。
简单说,它同时拥有了“旗舰手机的夜景实力+徕卡的德味色彩+一颗专业级的影像大脑”,搭配独创的街拍套装,便成了“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
标准套餐价格2698元,加上街拍套装2998元,听起来不便宜,但很快大家就悟了:价格根本不是问题,抢不抢得到才是。
从Ace Pro 2发售至今,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用户哀嚎声一浪高过一浪:
“抢了三次都没抢到,是我手速不行还是它太香?”
“求求了,影石你再不补货我真的要投奔大疆了!”
更有人发帖求“劝退”,希望大家“一人说一个Ace Pro 2的缺点,我太想买了”,结果收到的全是购买邀请——热门回复是“没有缺点”,其余人则在认真交流买到的人都是溢价多少入的、哪个平台抢成功率最高。
甚至有人开始像抢机票一样在评论区试图驯服大数据,争着给自己“造谣”虽然很爱Ace Pro 2,但是只有69元了。(注:69元买数码产品的梗来自于部分商家将大疆Pocket3配件套餐报价69元吸引消费者点击,随后69元成了热门数码产品在网友心中的“梦想价”。)
抢不到Ace Pro 2的年轻人,就这样一边游走在各大Ace Pro 2讨论贴的评论区怀疑人生,一边放狠话甚至试图欺骗大数据,但也没忘记转身冲向二手平台,哪怕溢价也毫不手软。
在闲鱼,“Ace Pro 2影石”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近7日成交均价为2800元,比上周又涨了110元。要知道,这款产品的标准套餐官方定价为2698元,二手成交的均价已经超出了基础定价本身。
魔幻现实还在继续:华强北商家与品牌方斗智斗勇,试图以上千台的量级囤货自售;闲鱼上代拍费最高喊到878元,堪比演唱会门票。
它不再是一台相机,更像是新的“电子茅台”——比起把Tiffany手链拆了当吊坠的“散装奢侈”,带徕卡标的Ace Pro 2,才是更体面的选择。
数据是最诚实的证明。
根据魔镜洞察的数据,影石Insta360上半年在国内主要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同比暴涨106.8%,环比增长91.6%。
这背后,Ace Pro 2是绝对的功臣。
618期间,它霸占天猫、抖音运动相机榜单TOP3,仅小红书平台的自闭环销售就超过4000台,是助推影石Insta360登上小红书数码潮店榜TOP1的主力。
我们查看了小红书上近90天有关“运动相机”的讨论,共有1262个品牌被提及,其中影石Insta360相关笔记的互动量高达200.26万,而这里面,以Ace Pro 2所在的系列热度最高。
这股热潮是全球性的。
亚马逊Prime Day期间,Ace Pro 2销量同比增长108%,在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多国站点稳居畅销榜前十;今年6月,它在日本市场的份额甚至超过了松下、索尼的部分传统机型,被网友戏称是“国货之光反向输出”。
以影石海外的主要销售市场——美国为例,根据谷歌搜索指数,自2024年10月发售以来,Ace Pro 2在美国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并在今年夏天达到顶峰100。
这股热潮还在持续蔓延。
9月8日,影石趁热打铁推出Ace Pro 2冰川白限量版。新配色搭配银色街拍套装更显潮流质感,并在人像拍摄、“电影感”直出上重点升级,还听劝地新增了直出live图和直播功能,进一步提升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吸引力。
Ace Pro 2成为大众消费市场的爆品,也为影石带来了可观的增量。
影石的财报显示,Ace系列虽然2023年才正式上市,但其收入占比在一年内就实现了近4倍的迅猛增长,一跃成为公司增速最快的产品线。
作为一台运动相机,Ace Pro 2提供的早已不止是运动记录,更是一种社交身份、审美表达与生活仪式感的全新解决方案。
为什么是Ace Pro 2?三个情绪切口,精准拿捏年轻人
2025年,情绪价值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从老铺黄金的“传承感”到泡泡玛特的“陪伴感”,再到蜜雪冰城的“性价比快乐”,消费者购买的早已不只是产品本身,更是产品所承诺的情感体验。
影像市场也不例外。
如果说买大疆Pocket3的“附加值”是吃饭时被误认为探店博主,获得店家额外关照,那么带一台Ace Pro 2出门的“情绪回报”则更加丰富,它不仅是拍摄工具,更是个人行走的视觉名片、是社交场合的谈资,无痛将主理人式的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照进现实。
结合社交平台的讨论和分享,我们总结了Ace Pro 2的三个核心吸引力:
“年轻人的第一台徕卡”,主打一个“显贵”
一台徕卡动辄五六万,是专业与财力的双重象征。而Ace Pro 2的徕卡联名,本质上是一份精心策划的影像大师邀请函——让年轻人用不到三千块,买出三万块的格调和体验。
就像哈苏用户永远沉迷裁切上亿像素的图片,表示怎么裁、都清晰;尼康用户碰到鸟就觉得机会来了,一定要拍一张“风景如刀锋般锐利,人像如奶油般化开”的高清糊图昭告天下一样,每一个拥有徕卡可乐标的人,都会不经意地展示出来。
Ace Pro 2上红色的徕卡可乐标,不只是相机标识,而是社交平台上的“贵替水印”。就像CK的内裤边边一样,穿着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看到。
(Ace Pro 2出片时自带徕卡水印)
用户@毛毛说得直白:“背不起爱马仕,但我的照片角上永远有一颗徕卡。”
年轻人追逐的早已不只是“性能”本身,能有“看起来很贵”的心理满足当然更好。正如当下“老钱风”“静奢风”的流行,Ace Pro 2踩中的,正是“轻奢显贵”的情绪红利:既要质感,又要性价比;既要格调,又不能太肉疼。
从雪山到街头,Ace Pro 2拿捏“经济上行的美”
就像甜品不甜是对甜品的最高赞美一样,一台好的运动相机,适用场景也不会局限于运动。
运动相机曾经是极限运动的专属配件,是雪山、深海、滑板的硬核标签。但Ace Pro 2用一套“街拍套装”,彻底打破了这层刻板想象——它通过多功能扩展框、手柄和冷靴按键等配件,将机身转变为类似微单的握持形态,其中冷靴按键尤其提升了街拍时的触发手感,带来了一种接近微单的操控体验。
更重要的是,它给街拍爱好者带来了传统相机难以实现的新视角:低机位吸附、高空俯拍、宠物第一视角等,让街头摄影文化从少数人的艺术表达,转变为大众可参与、可分享的生活记录方式。
这套装备让Ace Pro 2丝滑融入普通人的日常,也让它超越传统运动相机品类,成了年轻人随身的“街拍神器”和“生活搭子”。
小红书上,关于Ace Pro 2的笔记从极限运动到日常记录,全方位覆盖。
不管是新疆徒步、超高空跳水、游泳记录,还是夏天的日常混剪、凌晨五点的西湖蓝调时刻、五月天演唱会现场、北京太庙的电影感画面……都收获了海量的互动。
Ace Pro 2自带的“徕卡鲜艳”“胶片”“复古”“都市”等滤镜,成了用户口中的“神助攻”——不需要复杂后期,随手一拍,就是质感大片。
用Ace Pro 2拿捏“经济上行美”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徕卡鲜艳”,拍出绿色沉静、红色浓郁、暗部发蓝的经典德味,仿佛每一帧都在阿尔卑斯山脚下喝咖啡;用“胶片”模式的高对比、低饱和、略带颗粒,效果乍一看像爸妈老相册里抽出来的底片,再一看,原来是昨天楼下小公园拍的。
你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立体色调”或“暗部曲线”,只管按快门:Ace Pro 2负责高级,你负责生活。
骑行的人用它记录落日穿桥的瞬间,宝妈拿来拍娃、拍宠物,上班族也可以把它当高级行车记录仪,刚买了辆新车的@石头本来就是影石的用户,他正在计划入手一台Ace Pro 2,“上车录路况,下车拍Vlog,万一发小红书火了呢,这波不亏。”
(Ace Pro 2的邪修用法之“行车记录仪”)
打工人没那么多年假,频频去阿尔卑斯山脉滑雪,但可以在通勤路上拍出《重庆森林》般的镜头;未必能天天到东南亚体验潜水,但能用Ace Pro 2记录下小区湖边夕阳的粼粼波光。
她经济入场:人像美学与“电影感”的温柔陷阱
女性用户对出片永远有自己的巧思:索尼不调色发灰、佳能笨重、富士滤镜看腻……而Ace Pro 2抓住了痛点。
持续升级的人像美颜算法+黑柔镜配件,精准狙击用户想要“氛围感”“电影感”的核心诉求。
这不是美颜相机的简单复刻,而是“技术美学化”的降维打击。
Vlog博主热衷于将Ace Pro 2和最新款iPhone、iPhone SE、Pocket3等影像产品拍摄的同角度画面放在一起对比,让大家各取所需。
不少女性用户被Ace Pro 2人像模式中那种“皮肤像天生透亮”的通透感种草,运动相机拍人像会畸变是很多人的痛点,但Ace Pro 2用人像模式加上黑柔镜后仿佛一键步入柔光世界,画面朦胧却不糊,自带氛围感buff。
(Ace Pro 2镜头下的瞬间)
此外,因为机身格外轻巧,单手握持不费劲,随手塞进通勤包也不占地方,不管是专注自我世界的i人,还是热衷记录的e人,它都能成为恰到好处的搭子。
有用户笑称:“这不是运动相机,这是我的随身Vlog导演。”
运动相机“不运动”了?是好事
影石Ace Pro 2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整个运动相机行业20年技术演进与场景破圈的必然结果。
运动相机的“进化”之路,堪称一场从专业极客产品到大众生活伴侣的“破圈”之旅。
这一切始于2004年。那一年GoPro推出首款35mm胶片运动相机,开创了为冲浪、滑雪等极限运动而生的专业品类。
随后的技术探索期,行业聚焦于防抖、画质和连接性——GoPro HERO3 Black实现了4K录制,HERO4 Silver内置触控屏并普及了Wi-Fi蓝牙,让相机与手机的连接和内容分享变得便捷,索尼也推出了搭载光学防抖的FDR-X3000。
2018至2022年,运动相机进入功能多元化阶段。大疆以Osmo Action的前后双彩屏设计打破外国品牌的市场垄断,影石ONE R首次与徕卡合作并实现镜头可切换,融合运动与全景功能,而仅重18.3克、比鸡蛋还要小的影石Go系列则极大拓展了使用场景。
这一阶段的创新,为运动相机“日常化”埋下伏笔。
2023年至今,行业全面迈入“智能化与日常化”阶段。
GoPro HERO12 Black提升低光画质,大疆Osmo Action 5 Pro显著增强续航,影石Ace Pro引入翻转屏和AI高光助手等深度功能,带来移动延时等特效。
随之而来的Ace Pro 2更搭载徕卡镜头、AI双芯和157°超广角,大幅提升夜拍画质,而X4支持8K全景、X5可拆卸镜头等创新,也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
这段演进背后,是一场持续发生的消费平权。
一方面是技术越来越平民化。4K、防抖、续航等专业配置逐渐成为基础,竞争焦点还延伸至AI剪辑、滤镜、美颜等普通用户更关注的功能和体验。
另一方面是产品正从“极客玩具”走向“大众消费”。相比早期GoPro的高昂定价和极客属性,如今在国产供应链与技术整合的支持下,像Ace Pro 2这样兼具专业性能和时尚设计的产品,尝鲜门槛大大降低,不仅变得更易入手,也真正走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如今的Ace Pro 2,正是二十年技术积累的集大成者,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美图直出”。
它或许不需用户了解AI双芯或F2.6光圈的深奥参数,但却能清晰回答一个最朴素的问题:“我能不能随手一拍就好看?”
答案是:可以。
正如用户@小兔说的:“以前觉得运动相机离我很远,直到我用朋友的Ace Pro 2拍的Vlog像电影转场,原来我平淡的生活,也值得被这样认真对待。”
Ace Pro 2重构了影像市场对“运动”的定义:它不再是极限运动的专属,而是所有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动态瞬间。
一切动态皆可记录,一切记录皆可浪漫。运动相机从专业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每个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日常伴侣。
而这,或许正是影石始终在做的事——用硬核的技术创新,实现温柔的技术普惠。
影石让Ace Pro 2成为了一座横跨极限与日常的桥梁:它既是能伴随攀登者穿越雪山生死时刻的专业装备,也是普通人拾获生活诗意的“眼睛”。它记录飞跃悬崖的震撼,也收藏下班路上偶然邂逅的夕阳;它凝固雪崩时的爆裂瞬间,也装下饭后在夏日晚风中散步的日常。
写在最后
当硬件性能趋同,未来的竞争将是“洞察用户情绪”的竞争。
Ace Pro 2揭示了一个新消费真相:年轻人购买的从来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产品所承诺的一种更理想、更易于分享的生活体验。
它让粉丝拍清演唱会夜景、学生无负担拍Vlog、打工人随手出片,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代人在不确定性中,试图用高清晰度的记录,锚定自我存在、寻求情感共鸣的渴望。
而最终,运动相机真正融入大众日常生活,使记录成为一种消费平权——无论你是谁,都能用镜头,写下属于自己的生活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