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海露花
“破案了,小说里的A市竟是南宁。”
越来越多眼尖的广西网友们发现,一众微短剧里的取景地有点眼熟,仔细一看,不少场景好像就在家门口:五象新区的高楼大厦,是霸总们上班的地方;南宁大桥是剧中常出现的转场空镜……一张张蓝天高楼的照片被传上社交媒体,这谁敢说不是A市的CBD?
而走进现实中的南宁,你会发现它有着和A市截然不同的“反差萌”——高楼大厦与古街老巷并存,国际化外表下,是浓郁的市井烟火。
如果想要找出点南宁与A市的不同,不妨等到夜幕降临。那时你就会发现,高楼大厦的缝隙里,最受追捧的不是霸总,而是夜宵摊主。A市的夜生活或许对标着纽约曼哈顿的灯红酒绿,而南宁人的夜晚注定属于热闹的夜市。
中山路堪称南宁最老牌的夜市区,也是知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它始建于明清时期,原名马草街。1929年,为了纪念逝世的孙中山先生,这条路便更名为中山路。
2000年前后,这里开始成为南宁本地的美食聚集地,被誉为“广西第一街”。本地人形容这里“白天如草房,晚上似天堂”。在不到1000米的巷子中,大大小小的摊位有几百个,美食种类相当全面:广西特色的酸嘢、螺蛳粉、老友粉、鸭脚煲等,都能吃到口碑不错的老字号。
2022年起,这里开始进行升级改造,更加整洁现代的中山夜市预计会在今年年底重新开放。
位于青秀区的建政路夜市,同样是老南宁人常去的夜市。螺蛳鸭脚的摊位永远在排长队,鸭脚先炸后煮,浸满汤汁,软糯鲜美。炒螺也是夜市中竞争激烈的品类,到南宁不可能不“吸螺”,钉螺、石螺放进紫苏、酸笋一起炒,是本地人最爱的口味。
去年,演员王祖蓝带着妻子来南宁打卡建政路夜市,蜜汁炸鸭腿、卷筒粉等小吃让他赞不绝口,还一度掀起了明星来南宁夜市打卡的风潮。张馨予、王鸥、张凯丽等都曾到南宁的各大夜市逛吃。
除了本土小吃,建政路的越南水果捞也是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号称“天花板级别”的水果捞。种类丰富的水果,配上酸奶或者拉丝的糯玉米,一碗水果捞甚至能直接让人吃饱。
而提到甜品,埌西夜市就是以糖水出圈。冰豆花、炒冰、泰式奶茶……在其他夜市品尝过当地美食后,甜点脑袋可以直接转场来此。
此外,平西夜市、农院路夜市、富兴街都是南宁夜市中的代表。南宁夜市数量之多,着实令人咋舌,也难怪不少游客会为了夜市专程前往。不过,一套夜市攻略做下来,去南宁旅游,真得带上好几个胃。
一个热知识,高楼遍地的“A市”南宁,其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
南宁古属百越之地,建制始于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距今已有超过1700年的历史。据《南宁市志》记载,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南晋州为邕州,这也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
漫步在邕州古城的三街两巷,清末民初青砖青瓦的二层小楼,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鲜明对比。
所谓“三街两巷”,指的是兴宁路、民生路和解放路三条老街,以及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始建于宋代,是古邕州的商业发祥地。这里既有南宁城隍庙,供奉着宋代为保卫邕州而殉节的知州苏缄,也有中华大戏院、邓颖超纪念馆等文化保护单位。
此外,去南宁还能打卡《罗小黑战记》中出现的同款“粤东会馆”。它建于清乾隆初年,由广东旅邕商帮集资兴建,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会馆采用中国传统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建筑体上有精美的历史人物雕刻。建筑材料都是当时从广东转运而来,采用榫卯结构,工艺精湛。
如今,经过修缮的粤东会馆,不仅是南宁市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会馆建筑,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建了广西壮锦博物馆。来到这里,就能亲身感受民族文化的气息,在一砖一瓦中穿越古今。
从粤东会馆往南走,就是号称“南宁最后一条真正老街”的华兴里。这条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街两边,几乎仍保留着南宁最原始的建筑风貌和生活方式。一走进去,就像自动蒙上了复古滤镜。
这里也是南宁现存较为完整的骑楼街区之一。窄窄的巷子两旁是斑驳的骑楼,楼上是住户,楼下是各式各样的小店铺,有开了几十年的理发店、烟酒店、小吃店,那些扣肉糯米饭、粉饺、老友粉摊,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老字号。
每天清晨,老街坊们坐在街边小店里,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聊着家常,构成了南宁最朴实温馨的市井画面。
和短剧中纸醉金迷的大都市画风不太一样,南宁可谓“民族范儿”和“国际范儿”交织。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塑造出南宁独特的魅力。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这座城市汇聚了壮、汉、瑶等多民族的文化。
南宁市拥有1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7个“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其中不少是很值得一去的文化村。比如青秀区南阳镇施厚村,被称为壮歌“歌窝”,据说当地村民“宁可三日无米,不能一日无歌”。
一些民族村甚至结合了音乐节、民族文化展览、研学等等活动,打造出非常现代化的民族观光村落。
南宁不仅仅是自治区内民族文化的融合地,更是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自2004年以来,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政要、参展商和游客。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泰国、越南等东南亚菜系餐厅也在南宁遍地开花,甚至还有其他地方不常见到的缅甸餐厅和老挝餐厅。很多由各国大厨掌勺的老牌东南亚餐厅便宜又好吃,完美实现了许多游客“不出国,也能吃遍东南亚”的心愿。
夜晚,从充满东南亚风情的水漾市集出发沿邕江漫步,矗立在江畔的畅游阁与灯火通明的大桥在视线中重叠。背景中,城市高楼闪烁的灯光,更增添了“赛博朋克”气息。
本地人评价南宁“魔幻”,甚至玩笑式地提出“霸总也会一边check与东盟十国的生意,一边嗦老友粉吗?”的疑问。
摩登又接地气,有国际范儿却不高冷,它不需要成为别人的“A市”,因为它本身就是最独特的南宁。
参考资料: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宝藏小城——南宁,一座总是给人“意外之喜”的城市》
吃遍南宁,《南宁夜市“四大天王”?不服来辩!》
南方人物周刊,《南宁中山路,抹不去的记忆》
南宁兴宁区委宣传部,《南宁三街两巷|老街巷变身文旅融合新地标》
影像广西,《南宁最著名的清代会馆建筑——南宁粤东会馆》
南宁发布,《南宁市探索“民族特色村寨+”模式: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绘就和美村寨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