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吴银婷 李思嘉
近日,深圳大鹏湾1号锚地,风电工程船“华电中集01”完成全部海关监管手续,顺利离锚出境。这个长138米、宽81米、高29米的“庞然大物”,将在香港稍作停留后前往船坞维修,后续投入非洲海域进行施工作业。
大鹏海关关员对“华电中集01”实施船舶登临检。(通讯员 李砚伟 摄)
“华电中集01”是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半潜式起重作业生活支持平台,集海上重型起重作业、甲板货物运输、生活支持等功能为一体,能够充分满足现代海工作业需要。“‘华电中集01’多年前出口后又以保税租赁方式入境使用,且兼具运输工具和货物属性。这次工程船出境涉及船舶离境和装备出口两项业务,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进行海关申报。”中集世联达国际船务(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七洲在关企座谈会上提出了困难。
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和商品的特殊性后,深圳海关与保税区主管海关天津海关就货物申报及异地监管等业务加强了联系配合,制定了“船货一体”的监管方案,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进出境船舶备案、舱单传输、货物申报。
据悉,该船航行吃水深达18米,港口泊位不能满足其深水作业需求,无法直接靠泊码头,只能在港口2小时航程外的大鹏湾1号锚地等待海关作业。“我们专人关注船舶航行状态,第一时间前往锚地对‘华电中集01’及随船的28名船员开展各项海关检查,以‘顺势监管’模式一次性完成船舶登临、装备验放等现场监管作业。”大鹏海关船舶监管二科科长陈智远介绍。
“华电中集01”配备DP-3动力定位系统,每日油耗很高,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最关键的成本。“从申报到查验,深圳海关给予了非常专业细致的指导,整个通关流程顺畅高效,为我们船代、船东企业节省了大量运营成本。‘华电中集01’的顺利出海,让我们对今后再出口这种大型装备有了更多信心!”刘七洲说。
深圳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智能审图”“抵港直装”等便利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推动全流程智慧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一站式服务机制与跨部门协作联动模式,支持海洋装备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