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 (ID:ECO-SPORTS),作者:ECO氪体
工作日上午10点,北京国家网球中心内的学练馆里已经是热火朝天。
五片迷你球场一字排开,每片场上都有装备专业的网球爱好者正在专注练习。按设置持续喂球的发球机、显示击球动作数据的智能投屏、给足情绪价值的AI数字人教练。独自一人,一个小时下来,也能练得酣畅淋漓。
这个热闹的场景,正合了中国网球发展的新趋势——8月末,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网球事业高质量发展改革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大网球场地设施供给。其中一个亮点是,官方首次明确提及了「学练馆」这个场地概念,并将其正式推入公众视野。
其实,对于国内许多网球爱好者来说,「学练馆」早已不是陌生概念。从2023年起,从北上广深到国内二、三线城市,从写字楼底层、商圈顶楼到社区运动中心,一家家网球学练馆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迅速嵌入大家的日常生活。
可以说,这种更灵活、更便捷的模式,正重新定义着网球运动的训练场景。
网球的社交属性,在学练馆中也没有被弱化。做社群活动起家的Tennislife,直接将产品定位于「社群自助式网球学练馆」,以「学、练、赛、玩」为核心内容,把网球学练馆和社群club深度绑定在一起,增强用户黏性。
尽管打法不同,但本质相通。网球既是一项健身运动,也可以是一种社交方式和生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