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降费迎来关键一步。
9月5日,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共六章28条,主要内容包括降低认申购费率、优化赎回费安排、规范销售服务费、聚焦个人客户服务、明确平台法律定位和其他修改内容。
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销售费率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基金费率改革第三阶段工作全面落地,意味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公募降费的三个阶段,累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大幅降低投资者成本
在降低认申购费率方面,规定将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8%;将混合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1.2%、1.5%,调降至0.5%;将债券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上限由0.6%、0.8%,调降至0.3%。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6%/年,调降至0.4%/年。同时,鼓励销售机构在覆盖成本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认申购费打折力度。
在规范销售服务费方面,规定将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4%/年,调降至0.2%/年;将货币市场基金的销售服务费率上限由0.25%/年,调降至0.15%/年。
有业内人士以近三年平均数据测算,第三阶段基金销售费用改革将整体降费约300亿元,降幅约为34%。
富国基金表示,通过优化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环节收费结构,合理调降费率水平,投资者将直接感受到投资成本的“减法”。这不仅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是引导市场各方从“规模导向”向“回报导向”转变的关键。
规定明确,投资者赎回基金份额产生的赎回费,应当全额计入基金财产,即归属持有人所有。
同时,为鼓励长期持有,规定明确对投资者持有期限超过一年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不再计提销售服务费。
蚂蚁基金董事长王珺表示,此次费率改革有助于稳步降低投资者成本、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
聚焦个人客户服务,规定明确,对于向个人投资者销售形成的保有量,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50%。
对于向非个人投资者销售形成的保有量,销售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30%;销售其他基金获得的客户维护费占基金管理费的约定比率不得超过15%,鼓励基金销售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易方达基金表示,公募基金综合费率降低,将有助于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营造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良好生态。
同时,为贯彻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升服务投资者水平,证监会近日同意公募基金行业机构投资者直销服务平台(以下简称FISP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2023年7月,证监会制定印发《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提出按照“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的实施路径分阶段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工作,逐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投资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两年多来,前两个阶段顺利推进,切实降低了投资者成本、优化了行业生态格局。此次规定发布,意味着第三阶段工作全面落地,行业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费率改革收官并非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华夏基金称,首先,此次改革的核心是“以投资者为中心”,通过系统性地降低销售费率、规范收费模式,直接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和持有成本,切实提升投资体验与获得感。其次,改革将倒逼行业能力提升,推动发展模式深刻变革。费率水平的优化调整,客观上要求基金管理人必须苦练内功,将竞争焦点彻底回归到投资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上来。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金融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表示,对于公募基金行业而言,降费改革将长期切实推动其从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向以业绩驱动的长期价值模式转换,企业考核及费率机制会更加市场化,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中国证监会、中国基金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