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 (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丽 杨继云
报道I投资界PEdaily
浮出水面。
近日,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等为股东,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前者穿透下来,正是高瓴旗下基金主体。
投资界从知情人士获悉,这是高瓴作为管理人,与智元联手合作的一支人工智能具身领域早期基金,共同发掘和支持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项目。未来还将有更多产业资本参与到这支基金中来。
如此,智元正式做起了VC。
最新一幕智元联手高瓴成立基金
说起来,智元与高瓴渊源深厚。
时间回到2022下半年,智元机器人尚在筹备之中,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彭志辉)刚官宣离开华为,去追逐机器人梦想。智元由此在上海起航。
作为智元最早期的投资人,高瓴从智元种子轮就开始押注,并且持续加码。高瓴创投团队曾向投资界分享,出手智元时市场上还没有“具身智能”的概念,那时国内创投圈对于机器人行业,还停留在单纯地作为硬件来看的阶段。而高瓴因为投资MiniMax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内部看到了模型的惊人进展。“认识到算法能力的突破已发生质变,软硬件都将因大模型的普及而迅速迭代”,而具身智能正是物理世界里最好的载体。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智元一骑绝尘,集结一众豪华投资方,高瓴创投也进行了多轮加注,并且在投前、投后阶段帮助企业进行产业链资源拉通、关键人才对接、战略规划等,与之深度协同。
一路走来,智元与高瓴有了更进一步的合作。企查查显示,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发生工商变更,现有股东包括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高瓴和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信息显示,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25年7月,出资额已增至5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是上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为委派代表。
简而言之,智元联手高瓴做起了VC。投资界了解到,双方将共同管理一只人工智能具身领域早期基金,此外还有其他产业投资方也将参与其中。
这一幕早有端倪。不久前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智元董事长和CEO邓泰华透露,已与高瓴联合成立了具身智能产业基金,规模在数亿元。投资界梳理发现,目前双方已共同出资了包括富兴电机、千觉机器人、灵初智能在内的多个具身产业链项目,初步构建起具备协同效应的产业生态。
(智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
事实上,高瓴的足迹早已遍布具身智能产业链,从核心部件到智能本体,从软件系统到应用场景,除智元外还捕获了思灵机器人、星海图、维他动力、千觉机器人、地瓜机器人、它石智航等企业。这一次双方联手,一个具身智能的核心生态矩阵徐徐铺开。
投遍产业链
智元牵手高瓴并非偶然。其实自2024年起,智元便已悄悄化身为VC,在具身智能赛道密集出手。
第一笔投资落子数字华夏。这是一家成立于2024年的人形机器人公司,同年8月发布首款仿人机器人“夏澜”,应用于政务大厅、商用服务和展馆代言等诸多场景。几乎同一时间,智元机器人成为其天使轮投资方。今年3月,数字华夏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同创伟业独家投资。
很快,智元投了自己的上游客户——位于常州的富兴电机,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器人、汽车、医疗、家电等的运动控制,是自动化、机器人运动执行的核心部件。今年6月,富兴电机再完成一轮融资,云集弘晖基金、中国国新基金、广汽资本、基石资本、同歌创投等身影。
上海交大教授马道林创办的千觉机器人(Xense Robotics)身后也出现智元的身影。千觉的产品是触觉感知解决方案,智元则开发人形机器人整机,构成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两家企业走上深度合作的道路。成立仅一年,千觉机器人已完成3轮融资,除智元外,还吸引了高瓴创投、交大菡源基金、璞跃中国、戈壁创投、小苗朗程、元禾原点等投资机构。
今年8月,超高仿生情感交互机器人——首形科技(AheadForm)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老股东招商局创投、深创投、智元机器人超额加注,奇绩创坛、五源资本追投。成立于2024年,首形科技由哥伦比亚大学机器人与机器学习专业博士胡宇航创办,切入的是情绪价值密度更高、情感连接更强的C端与B端交互场景。
此外,智元还出手灵初智能、软通天擎机器人、立智感知等15个早期项目,其中70%参与孵化,不少合资方为上市企业,还有30%投在了种子轮和天使轮。放眼当下一级市场,这样活跃出手的节奏并不多见。
当然,更为轰动的是并购——7月8日晚,智元机器人要约收购科创板公司上纬新材,反向并购一家上市公司。智元透露此举旨在为未来注入更多优质资产,同时赋能上市公司内部孵化。
“成立以来,智元获得了顶级财务投资方和产业投资方的支持,我们一直处于一个想融就可以融的状态。”邓泰华透露,智元在年底会完成C轮融资,希望引入更多国际产业方投资。
不知不觉投遍产业上下游,令人惊讶。
野心浮现
“生态共建是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的核心驱动力。”日前的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智元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着重强调,并将其明确列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一直以来,作为智元掌舵人的邓泰华鲜少公开露面。回顾起来,当年正是邓泰华邀约彭志辉共同创业,才有了智元机器人。今年4月,智元完成工商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为邓泰华。他曾在华为工作二十余年,一路做到副总裁,在华为时期,邓泰华与稚晖君就曾是上下级同事。
梳理最近智元与资本市场的几次交锋,“老道”得不像一家成立3年的创业公司,或许正是因为这位华为系掌舵人。
投资界了解到,邓泰华详细阐述智元机器人的核心战略: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着力打造强智能、易协作的软硬件全栈平台,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商用场景的落地,最终构建通用智能机器平台的应用生态。
期间,智元将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智元A计划”随之浮出水面: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在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参与该计划的公司,将获得智元提供的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创业孵化等权益。
眼前,具身智能正处在大爆发前夜,构建一个更广泛的生态圈成为智元当下一个战略重心。邓泰华同时透露,智元年内还将组建更大规模的CVC,目前正在筹建流程中。
智元并非个例,今天的创业新贵们打开了新思路。
外界类似的印象还有智谱AI。成立于2019年,智谱不仅融资节奏飞快,身后集结起一支长长的投资人队伍,更是在上下游频繁落子,堪称“扫货式”对外投资。早在2023年,智谱甚至专门物色有战略投资经验的人加入公司。
2024年1月,智谱公布联合生态伙伴正式推出AGI生态基金“Z基金”,总规模达到15亿元,投向大模型早期项目。截至目前,智谱及Z基金已经对外投资了聆心智能、无问芯穹、清程极智、幂律智能、生数科技、硅基流动、动易科技、阿米奥机器人等近20个项目,覆盖AI算力、算法以及下游应用各个层面。
细看下来,这些冉冉升起的科技新贵不再只等待一级市场的融资,而是通过生态化打法构建竞争优势,既做大业务基本盘,也催熟产业链;希望通过投资迅速筑起竞争壁垒,但成效如何,还待时间的检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下一篇:如何正确学习胖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