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护“未”来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指南》是一本旨在帮助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的指导手册。书中详细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并提供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通过案例分析,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法律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该书也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共同作用的重要性,提倡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此外,《法护“未”来》还包含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和法律知识普及,帮助青少年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这本书不仅对青少年自身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参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的重要参考。
近年来
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时常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因此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
安全教育活动迫在眉睫
希望青少年们知法、懂法、守法
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青少年犯罪定义
一是非法侵害他人(暴力犯罪,类似于成人实施的重伤害、抢劫、性侵害等,目前青少年主要表现为言语暴力、部分肢体暴力);
二是非法侵犯财产(财产犯罪,类似于成人实施的入室行窃、盗窃、故意破坏公共财物);
三是毒品犯罪(持有、销售和制造毒品);
四是公共秩序犯罪(针对社会的滋扰犯罪,如噪音违法)。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1.从犯罪性质看
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称英雄,无所顾忌,不顾后果作案,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2.从犯罪形式看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值得重视的是,有的青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精神刺激,而对少女实施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