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 (ID:ifanr),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不怕苹果人人骂,就怕 iPhone 玩降价》
该骂骂
该买买
前几天,国外媒体和电商平台SellCell公布了它们今年的「iPhone发布前调查」结果。
数据依然稳中向好:接受调查的iPhone用户中,有68.3%表示计划在今年升级到iPhone 17系列。这个数字较去年有小幅提升。
图|SellCell
虽然数据看上去不好不坏,但考虑到苹果最近的供应链信息保密程度大幅下降,让很多用户知道了2026年折叠屏、2027年全玻璃iPhone的规划,用户仍然愿意先换iPhone 17这件事,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水深火热的国外用户在期待什么
根据SellCell的评论,相比去年61.9%的受访iPhone用户愿意升级到iPhone 16系列,今年的68.3%数字,显然指出用户的换机意愿更加明显了。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iPhone 17是自iPhone 12以来的首次模具外观大改(尽管仍然不算特别大),这种新鲜感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17 Air会吸引一部分此前想要轻薄iPhone但没得选的观望用户,叠加13/14代老用户的换机周期临近,整体需求会有所上涨
然后来看SellCell统计的具体换机型号目标:近四成会选择17 Pro/Pro Max型号,17 Air则吸引了大约13.5%的有意向用户——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仍然愿意买那个「最顶」的iPhone。
比较好玩的是,在今年的受访用户中,除了68.3%有意愿升级的人之外,在剩余31.72%的用户中,有3.27%表示「更愿意等明年的折叠屏iPhone」。
这个推算可能不一定合适,但可以参考一下:全球有15亿iPhone,而因为知道了苹果即将推出折叠屏,而选择不买iPhone 17的,会有4500万人。
哪怕这些人原本都只买最便宜的款式,也相当于苹果损失了359亿美元的预期收入——
从商业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典型的奥斯本效应案例,是厂商往往对未来新品讳莫如深的原因。
此外,对于明年的iPhone Fold,SellCell也设计了另一个问题:如果苹果要到2026年或者更晚才能推出折叠屏iPhone,你的下一部手机会选择三星或者谷歌的折叠屏吗?
20.13%的受访者选择了三星、10.24%的受访者选择了谷歌,仍有七成的人会继续选择iPhone(无论是换Pro还是坚持等Fold)——这体现出的苹果品牌忠诚度和iPhone粘性,还是很可怕的。
此外,SellCell的调查还揭露了另外几项有趣的趋势。
受访人群中,有47.5%的人表示iPhone 17 Air机身变薄电池缩小「可以接受」,但与此同时在愿意升级的原因中,现有手机续航不够用的占比,高达53.2%的用户。
这种拧巴的结果也从侧面印证:能接受薄手机续航短的人数,和要求手机电池越大越好的人数是差不多的。这可比曾经iPhone mini的数据清晰多了,同时也是爱范儿认为iPhone Air不会像iPhone mini那样暴死的原因之一。
iPhone 17会是明年的国内销冠吗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享受着字面意义上「全世界最多元化的手机市场」的国内消费者们吃得真就比美国人更好吗?
——至少从数据上看,也不尽然。
如果在美国这种垄断市场,iPhone销量一骑绝尘还可以被归咎为「消费者没得选」,那么在国内这种全球独一份的丰富生态里面,苹果的销量应该不那么漂亮才对。
然而事实却是,刚刚过去的618全平台销量数据,再次证明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话:
不是安卓旗舰买不起,而是降价苹果更有更有性价比。
靠着在618前夕直接降价,5999元的128G版本iPhone 16 Pro成功蹭上了国补的车,在今年618的手机品类销量中一骑绝尘,也带着iPhone 16和16 Pro Max一起,包揽了京东的销量前三名:
图|京东
更别提这还是在iPhone 16系列已经上市大半年、618与苹果秋季发布会接近的情况下达成的。
也就是说,虽然网上大家都在批评iPhone,但是只要时机和价格合适,「沉默的大多数」依然会愿意选择iPhone。
而对于今年的iPhone 17系列,爱范儿认为这个趋势仍然不会有明显变化,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根据爆料以及iOS 26的特点,今年的iPhone 17标准版极有可能用上高刷屏,吸引很多坚称「但凡有高刷就买iPhone」的消费者
iPhone 17 Pro Max的电池容量、镜头规格都有可感升级,对于刚需用户的吸引力很大
苹果近两年在大陆市场正在采取越来越主动的价格策略,明年618的时候可能同样进行降价增量
此外,再叠加上iPhone 17系列本身的模具升级,以及iPhone 17 Air在国内市场暂时缺乏同类竞品——毕竟三星S25 Edge体量本来就小,在国内更是无从谈起——哪怕是下个月的首销期,iPhone 17系列的数据也不会难看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苹果真正上市iPhone Fold之前,国产品牌仍然需要抓紧时间,在这个苹果尚未涉足的市场里面提前挖好自己的护城河。
毕竟「强行兼容苹果」虽然利好消费者,但对于品牌来说仍然是饮鸩止渴——永远卖配件,那就永远也成不了主角。
上一篇:马祖实施中秋节家户配售酒
下一篇:60岁的老人,为什么租不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