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创始人
2025-09-05 07:43:36
0

2025年8月29日,比亚迪(SZ:002594)发布《2025年中报》。根据报告,2025年H1营收3712.8亿、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1亿、同比增长13.8%;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8.3亿、同比增长124.5%。


进入2025年,车企面临双重挑战:激烈的价格战和严格的账期监管政策。在大盘稳中有升的背景下,比亚迪A股二季度下跌11.47%,反映了资本市场的负面预期——净利润下滑、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甚至由正转负、财务费用暴涨……


比亚迪“不及预期”!


比亚迪的“两条腿”


比亚迪长期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齐步走”:


2021年,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32.1万辆、27.3万辆,合计59.4万辆(不含燃油车)。其中,纯电同比增长145%、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6%;插电混动同比增长468%、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4%;


2022年,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91.1万辆、94.6万辆,合计185.7万辆(不含燃油车)。其中,纯电同比增长184%、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7%;插电混动同比增长247%、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3%;


2023年形势逆转。纯电、插混销量分别为157.5万辆、143.8万辆,合计301.2万辆。其中,纯电同比增长72.8%、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7%;插电混动同比增长52%、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2%;纯电车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大于插混。


2024年,形势再度逆转。插电混动车销量达248.5万辆、同比增长72.8%,对乘用车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83.9%。其中Q3插电混动车型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96.2%!


进入2025年,形势“再再度”逆转。纯电迅速“上位”,一、二季度对销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6%、59.7%。



“两条腿”意味着“东边不亮西边亮”,是比亚迪坐稳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的关键。


在人们的印象中,插电混动主打“可油可电”,销量与充电便利性成反比、与锂矿价格成正比——充电方便、里程焦虑缓解,纯电车更受欢迎;锂价高企、动力电池昂贵,插电混动得宠。


但这是建立在“用电比烧油便宜”的刻板印象之上的。比亚迪最新发布的第五代DM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低至2.6升,大城市通勤更省(起步时用电动机、减速时回收能量)。


“油电同价”后,车主“随心所欲” 、“随遇而安”。不方便充电或者懒得充电,当油车开一样能省钱。新观念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也许2026年插电混动将再次跑赢纯电。


另外,多数国家(即便发达国家)在电力供应、电价、充电桩建设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插电混动潜力大于纯电。


整车销售毛利润为特斯拉的2.3倍


自2023年起,比亚迪整车销售毛利润金额、毛利润率均高于特斯拉:


2021年,比亚迪、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分别为196亿、755亿,“比特比”为25.9%;


2022年,比亚迪、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分别暴涨至662亿、1195亿,“比特比”为55.4%;


2023年,比亚迪整车销售毛利润飙升至1016亿、毛利润率21%;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回落至943亿、毛利润率17.1%;“比特比”翻转,达108%;


2024年,比亚迪整车销售毛利润增势不减,达1377亿、毛利润率22.3%;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进一步回落至756亿、毛利润率14.6%;“比特比”达182%;



2025年H1,比亚迪、特斯拉整车销售毛利润分别为616亿、267亿,比亚迪同比增加20.7%、特斯拉同比下降28.2%;比亚迪毛利润率比特斯拉高7.6个百分点;“比特比”扩大至231%。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硬件+软件收入都包含在整车销售收入中——FSD(Full Selp-Driveries)相关收入列入整车销售。


具体分两种情况:如用户选择买断,则将所收款项的一半列入本期整车销售收入,另一半列为“递延收入”;如用户选择订阅,则全部收入列入本期整车销售收入。


2025年H1,从递延收入中确认FSD收入4.28亿美元、同比下降11.2%(买断、订阅收入未披露)。仅剔除从递延收入中确认的FSD收入,整车销售毛利润率就只剩10.6%。


不少人仍然坚信“特斯拉不仅硬件赚钱,软件赚得更多”。现实情况是特斯拉硬件、软件的毛利润加在一起不及比亚迪整车销售毛利润的一半!


对财务的负面影响“不及预期”


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比亚迪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存在季节性——下半年远高于上半年,第四季度达到峰值。


2025年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5.8亿、同比下降16.1%;


2025年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2.5亿、同比暴涨489%;


2025年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8.3亿、同比增长124.5%。



2)有息负债


截至2025年6月末,比亚迪资产负债率71.1%,较2024年末下降3.6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负债率普遍较高。以美国两大汽车公司为例(截至2025年6月末):福特汽车负债2476亿美元、负债率84.6%;通用汽车负债2209亿美元,负债率76.3%。


其他行业也有负债率高的样本,例如苹果(截至2025年6月末)负债2657亿美元、负债率高达80.1%。


真正给企业带来麻烦的是过高的有息负债,比亚迪2021年就摆脱了这个“麻烦”:


2021年末,有息负债201亿、占总负债的11%;


2022年末,有息负债148亿、占总负债的4%


2023年末,有息负债增至303亿、占总负债5.7%;


2024年末,有息负债204亿、占总负债的3.5%;


2025年6月末,有息负债216亿、占总负债的3.6%。



2025年H1,比亚迪财务费用为净收入32.5亿(利息净收入+汇兑净收益)。


3)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


随着产销规模扩大,比亚迪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金额突破2000亿。主要是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形成的应付款。例如:


2022年,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出现金2208亿,较2021年多支出1164亿。与此同时,2022年末,应收票据/账款增加了633亿。可以理解为:因产销规模扩大而增加的成本,60%体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40%转化为应收票据/账款的增加;


2023年,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出现金3134亿,较2022年多支出926亿。2023年末,应收票据/账款增加了545亿。


2024年,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出现金4899亿,较2023年多支出1764亿。2024年末,应收票据/账款增加了457亿。


与两年前不同的是,2024年因产销规模扩大而增加的成本,80%体现为现金流出、20%转化为应收票据/账款的增加。



2025年H1,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支出现金2798亿、较2024年H1多支出623亿。2025年6月末,应收票据/账款较2024年减少73亿。其中:一季度增加86.3亿、二季度减少160亿。


比亚迪已开始践行压缩账期、减少应付,但对财务的负面影响(现金流、财务成本)“不及预期”。


比亚迪被忽视的“另一半”


1)科技公司的客观标准


许多人只关注比亚迪销量,逐年、逐季、逐月、逐周查看同比、环比。不要说销量回落,增速下滑都被视为天大利空。


2025年前7个月,特斯拉销量同比下跌13.2%,市值仍然稳1万亿美元之上。原因很简单——特斯拉是科技公司,没有天花板;比亚迪是造车的,天花板是丰田。


好在谁是科技公司有客观标准,无非两点——研发投入、研发成果。


  • 研发投入


2025年H1,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同比增长53.5%。同期,特斯拉研发费用30亿美元,折合215亿人民币,约为比亚迪的70%。


  • 研发成果


比亚迪是否过度研发、无效研发?2025年H1,比亚迪先后发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除极个别车型全系标配)、兆瓦闪充(5分钟充电400公里 )、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2.4升)等三大核心技术和19款新车。此外,还宣布了智能泊车兜底,仰望U9跑出472公里极速……


被视为“科技公司”的特斯拉,市盈率高达183倍。2025年H1只发布了一款新车(Model YL)和几条X——10辆无人出租车开始测试,1辆Model Y自动行驶几十公里把自己“交付”了……特斯拉200多亿研发费的效用与比亚迪没有可比性。


比亚迪目前的估值(市盈率28倍)完全基于它是新能源车生产巨头,其科技属性完全被忽视。


普通用户看得见、摸得着的研发成果才能带动销量,被看到、被摸到需要时间。所以,判断标准不是“一夜爆火”,而是看是否实现“科技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乔布斯)。乔布斯对人性有深刻理解,为后人总结了两点:别让我烦、别让我等


智能泊车兜底、兆瓦闪充分别针对“烦”和“等”。


2)泊车兜底——智驾的“标签”


据2025年行业数据,中国市场乘用车自动泊车渗透率达31.2%。其中,新能源车装车率44.3%;24万元以上的燃油车、新能源车也仅略高于50%。


自动泊车装车率不到三分之一,高端(24万元以上)新能源车仅及半数,有些出人意料。


装车率不高,使用率更低。某汽车媒体8月8日一篇文章提到,“70%车主永久关闭自动泊车”。


第一是“挑场景”:雨天、夜间、反光场景下,自动汽车系统会“罢工”;室内停车场光线不良情况下,传感器误判率高达40%;


第二可靠性低:44%用户反馈易错误触发紧急制动,23%遭遇剐蹭。最近车质网对8款车进行的测试中,有5款拉跨——要么反复调试十几分钟、要么直接提示“无法识别车位”。


第三是学习成本高:车主需要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学会根据车位尺寸判断激活条件。


安装率30%、使用率30%,那么3亿多乘用车中,只有不到10%在日常使用自动泊车,主要是怕烦


2025年7月9日,比亚迪承诺对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损失全面兜底,费用不设上限且不限首任车主。档次下探到6.68万元的海鸥2025款智驾版(305Km)。


预计2025年末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将达400万辆左右,略高于全国乘用车保有量的百分之一,不算多也不算少。多数潜在购车者还没听说过,更不用说体验。


自动泊车是智驾众多场景中的一个,据说难度垫底。如果泊车不敢兜底,什么“高快领航”、“城市领航”、“端到端”就更没把握了吧,还好意思说遥遥领先?


不久的将来,泊车兜底将成为考验各家智驾水准的“试金石”。


3)兆瓦闪充重塑行业格局


  • “卷续航”成风潮


由于碳酸锂价格处于低位,动力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于是车企纷纷加大电池容量,提高续航里程,增强产品竞争力。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 的有:


极氪009(纯电MPV)续航900公里;

小米YU 7 (超长续航版)续航835公里;

小米SU 7(超长续航版)续航800公里;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830公里;

问界M 8(长续航版)续航705公里;

智已LS 6(长续航版)续航701公里;


采购大号动力电池与车企核心竞争力无关,大电池与大沙发一样不具有技术含量。


而且,电池比沙发重多了:


极氪009超长续航版搭载140KWh电池组、重达706千克;采用400V电气架构;

小米YU 7超长续航版搭载96.3KWh电池组、重达720公斤;采用800V高压平台;

Model 3长续航版搭载LG化学78.4KWh、重量仅440公斤。但采用三元高镍电池组,成本高也罢了。高镍电池热失控风险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很难满足2026年6月生效的动力电池安全要求。


用笨重的液态电池延长续航,不是解决续航焦虑的正道,投机而已。


比亚迪固态电池将于2030年大规模装车并实现“固液同价”。届时固态电池与兆瓦闪充网络将“双剑合璧”,留给特斯拉们的时间不多了。


  • “兆瓦闪充”重塑补能生态


2025年3月17日,发布“兆瓦闪充”技术,基于1000V电气架构和10C高倍率电池,实现1MW充电功率。搭载该技术的汉L、唐L同时开始预售。


兆瓦闪充是个系统工程,至少包括:充电倍率10C电池组、1000V高压电气架构、液冷充电系统、储能系统(回收电动电池梯级使用)、分布式光伏系统,还有众多合作伙伴,以上缺一不可。


比如宁德有电池技术,但提高整车电气架构要看主机厂进度;华为有液冷充电技术,也能搞定高压电器架构,但动力电池呢?


借助比亚迪巨大的销量,兆瓦闪充将开创全新的补能生态。


首先,极大提高场地利用率。充电费用包括电费、服务费和停车费。几乎所有充电桩运营方都会收取“超时费”。小桔单次封顶30元、蔚来封顶50元。特斯拉最狠——充电完给5分钟拔枪,超时最高每分钟6.4元(即每小时384元),上不封顶。


兆瓦闪充从根本上解决了“占位”问题,充电和加油一样快,三、五分钟充完就走(加油站从来不收停车费)。


其次,广泛吸引合作伙伴。兆瓦闪充发布仅数月,搭载车型只有两款(泰 L EV即将推出),已敲定与小桔充电(共建1万座)、新电途(共建5000座)的合作,加上比亚迪旗下4000多家4S店,总数达1.9万座。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的战略合作也已签署(未透露建站数量)。中石油、中石化、壳牌充电、南方电网、车电网、蔚景云将陆续加入建站和能源网络布局。


所谓“共建”,顾名思义就是比亚迪出技术/设备,合作方找场地安装并为车主提供服务,双方按比例分成。这意味着比亚迪将持续地获得投资收益。


在不能打价格战的情况下,同档车型价格、舒适性配置大差不差,仅凭智能泊车兜底和兆瓦闪充就已稳操胜券。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标题:“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55514.html

阅读原文:“不及预期”的比亚迪,隐形的“另一半”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