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遇的月全食!超全摄影攻略请收好
创始人
2025-09-04 19:34:34
0

▲月食期间出现的绿松石蓝带,是一种罕见而真实的光学现象。王至璞/摄

时隔三年,中国境内终于再次迎来一场观赏条件极佳的月全食盛宴。根据预报,本次月全食将从9月7日23:28开始进入半影月食,至9月8日04:55结束。这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天象之一。肉眼可见的精彩部分从0时27分至3时57分,全程约3.5小时。机会难得!福州市民千万别错过这场天象盛宴。

▲月全食食甚,此时月球进入地球本影最深,“血月”颜色也最为浓郁。王至璞/摄

如何科学地拍摄月全食

来看看福州大学天文学会会长,天文摄影师王至璞为大家总结的月全食常见的所有拍法,囊括从广角镜头到长焦镜头,无论你拥有什么镜头,都能拍出大片!

月全食月轨

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其方法与星轨拍摄有相似之处,但因月全食过程中亮度变化显著,需将拍摄模式从M档切换为A 档,把光圈调至最大,相机使用亮部重点测光。挑选一处美观的地景,用三脚架固定好机位,通过A档进行间隔拍摄,随后静静等候月亮在镜头里勾勒出优美的轨迹。

月全食序列

此操作与月轨拍摄原理相近,区别在于后期处理:月轨是将拍摄的所有照片完整堆栈;而“序列”则需从所有素材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筛选出关键帧照片,再将这些选帧进行堆栈,这样可以显示出每一时刻月面的变化,也能与当地的地标交相呼应,广角到中焦镜头均可使用。

长焦拍摄月面

若手边恰巧有长焦镜头,千万别错过本次月全食的拍摄良机!拍摄时需搭配稳固的三脚架,将长焦镜头架好并精准对准月亮,按下快门即可。记得使用“300法则”控制好曝光时间,即曝光时长不得超过300除以所用镜头焦距的数值,防止月亮画面模糊。

长焦和赤道仪延时拍摄

这是难度较高的拍摄方式,操作上需借助赤道仪:首先要精准完成极轴校准,接着开启“月亮跟踪速度”模式,将月亮调整至画面中心后,切换为A 档开始拍摄。不过该方法若缺少导星系统辅助,拍摄过程中月亮很可能出现偏移,无论是前期设备调试还是后期画面修正,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处理。若缺乏丰富的赤道仪操作经验,不建议轻易尝试这种拍摄方式。

▲在月全食的亮暗面交界有一条绝美的分界线,它的颜色比较偏向于蓝色,被称为“绿松石蓝带”。王至璞/摄

绿松石蓝带拍摄

优先选用长焦镜头,能更清晰地捕捉月面细节;若只有中焦镜头,也可勉强拍摄。推荐采用HDR合成:前期拍摄时,先以能清晰呈现月面亮部细节为准拍一张,再以能展现暗部细节为准拍一张;比较保险的方法,可在二者的中间值再补拍一张曝光的照片。后期将这几张照片对齐,通过HDR合成技术处理,就能得到绝美成片。

▲于2022年11月8日,使用望远镜拍摄下月全食掩天王星的奇观,堪称千年一遇。王至璞/摄

天文望远镜拍摄

若你恰巧拥有一台天文望远镜,可通过两种方式解锁更震撼的视角:一是为望远镜配备转接环后,直接连接相机进行拍摄;二是用手机在望远镜目镜后拍摄月全食,都能拍摄到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银河和月全食同框拍摄

当月全食发生时,若身处光污染较低的环境,可以尝试用广角接片的方式,拍摄夏季银河反拱与月全食同框。不过要注意,这类拍摄需前往偏远、光污染少的区域,若非深度摄影发烧友,不建议特意尝试。

土星和月全食同框拍摄

本次月全食期间,土星就在月球不远处,我提前模拟过:使用135mm焦距拍摄时,恰好能在画面对角线上同时框住这两颗星球。大家使用50-135mm焦段的镜头,都能捕捉到这两颗天体同框的精彩瞬间。

▲月全食,摄于2021年5月26日。陈捷阳/摄

三年一遇的天象奇观

记得抬头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