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3日讯(编辑 冯轶)受市场情绪回暖及消息面利好影响,港股创新药板块短线再度走高。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日收盘,万得(港股)中国创新药指数年内已累计上涨109.08%,再度刷新年内高点。不仅成为引领港股行情的主要板块,也是市场中的绝对热点之一。
消息面上,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中央企业生物科技产业高级研修班。要求加快发展中央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打造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队,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伴随市场资金持续涌入创新药板块,近期不少港股创新药企纷纷启动再融资,且频频出现折价配股。
9月2日,药明合联(02268.HK)公告拟配售2300万股股份,筹资13.1亿港元,58.85港元的配售价较此前最后交易日收市价折让4%。
同日,先声药业(02096.HK)也公告称,拟先旧后新配售1.21亿股股份,净筹约15.535亿港元。配售价格也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8.03%。
而在此之前,科笛-B(02487.HK)、和铂医药-B(02142.HK)、歌礼制药-B(01672.HK)等药企也都均已发布配股公告。
据Wind数据显示,8月以来,港股生物医药板块已有约16家公司公布配股融资计划,总额高达约173.22亿港元。占到同期全市场配售总规模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今年前7个月港股IPO集资额的13%。
此外,近期港股创新药企的集中配股也凸显出几大特点。
首先,配股时点均处于各家公司股价的相对高点。同时,先旧后新折价配股成为常态,表明药企普遍对流动性有较强需求。从融资目的来看,资金用途也主要用于当前核心产品的研发和后续管线建设。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创新药企BD出海常态化,1-7月License out(专利授权出海)金额近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160%,8月份多家中国创新药公司继续公告大额专利授权交易。由此带来的业绩边际改善和成长预期则是年内创新药板块能够整体大涨的关键。
展望后市,有分析认为,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本质是通过国别优势替代海外biotech的部分生态位,后续若海外开启一轮降息周期,投融资环境显著改善,全球创新药产业有望出现新的产业突破和“大药”,中美创新药产业将迎来一轮景气共振。中国创新药本轮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全球创新周期。
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创新药研发高投入、高风险、回报周期长的行业规律仍未发生改变。
实际上,今年涨幅较大的创新药个股,在此前都经历了巨额且持续的研发投入,依靠多年积累才开始在BD市场上有所收获。
以百济神州(06160.HK)为例,其2020-2024年的研发费用总额超过80亿美元,中报显示,仅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就超过10亿美元,约为同期营收的40%。而诸如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等板块龙头股历年的研发投入平均也都超过十亿,甚至数十亿元。
另据国投证券研究显示,尽管眼下国内创新药BD出海交易火热,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亏损虽大幅收窄,净利润转正扭亏或还需等到2026年。创新药板块自身“造血”能力仍有待提升。
中长期来看,药物产品需完成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监管审查、生产、商业化推广等多个环节,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这也意味着,随着创新药板块的行情走强,或有越来越多的药企将会选择配售融资,为后续研发补充“弹药”。一股港股创新药企的配售潮也正隐约袭来。
(财联社 冯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