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种粮大户,推广“稻—稻—油”轮作
罗源霍口畲族乡“一块田三季收”
金秋时节,罗源霍口畲族乡溪前村的稻田里弥漫着丰收的喜悦。稻田内,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穿梭,绘就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霍口畲族乡再生稻迎丰收。(罗源融媒体中心供图)
种粮大户叶玉冰站在田埂上,笑容满面。去年,她承包了霍口畲族乡4个村共800亩土地,今年其中一半以上试种了再生稻。“去年这些田还大多只种一季稻,今年我们推广‘稻—稻—油’轮作,第一茬亩产大约550公斤。”
所谓“稻—稻—油”模式,是霍口畲族乡正在推广的一种绿色循环农业方式。头季再生稻收割后,稻桩保留,三天后灌水施肥,就能重新发苗长穗,迎来第二季收获。二季稻收完后不停歇,立即抢种油菜。来年春天,稻田变身金色花海,既吸引游客,油菜籽又可榨油销售,油菜花还能还田肥地,真正实现“一块田、三季收”。
“收割三天后我们就放水施肥,抓紧养护第二茬。二茬收完接着种油菜。下一步我们还计划结合农业与文旅产业,相关方案已经在设计中。”叶玉冰说。
稻田边,罗源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正专注地进行现场测产。罗源县霍口畲族乡人大主席陈志健表示:“这次测产不仅帮助我们掌握当前水稻生产水平,也获得了专家宝贵的意见。接下来我们将据此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努力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从协助村民流转零散土地,到引进种粮大户,再到推广轮作模式,霍口畲族乡一步步把“单一种植”转变为“多元增收”。“通过引进大户规模经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展轮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村民收入。”陈志健说。(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