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优良作风则是激活这股活水的强引擎。永泰县始终以硬作风保障服务优,将实干劲头融入招商引资全链条,通过创新“多证齐发”提速项目落地、优化“综合验收”加速项目投产,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转化为惠企利民的强音,推动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
位于永泰的福建晟源纺织智能制造产业园。记者 包华 摄
走进劳德巴赫啤酒小镇一期项目厂房,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自动化流水线高速运转,琥珀色的精酿啤酒顺着管道注入瓶中,经过封装、贴标,一箱箱百香果味的精酿啤酒被传送带送往仓储区。
劳德巴赫啤酒小镇是福建佳信控股集团投资15亿元的重点项目,规划用地180亩,打造省内首个工业4.0标准精酿啤酒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10万吨、年产值预计10亿元。
依托好山好水的生态优势,2022年,永泰县委、县政府主动走访对接企业,组建专班跟进,用“事事有回应”的行动力推进项目快速落地。“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一次性就拿到土地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谈及项目交地的审批效率,劳德巴赫啤酒小镇负责人余则镇连连称赞,“这样的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永泰速度’。”
过去,审批流程多、周期长是项目落地的“拦路虎”。2022年,永泰在全省率先探索“多证齐发”审批模式,将审批流程从34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实现项目“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企业在拿地前,我们就将材料编制、勘测设计、评审审核等环节前置,辅导企业准备材料,同时联动县资源规划局、住建局等同步靠前指导。”永泰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张世金说,通过变“坐等审批”为“靠前服务”、变“串联办理”为“并联推进”,大幅缩短企业拿地办证周期。
截至目前,永泰已为劳德巴赫啤酒小镇、晟源纺织智能制造产业园、金泰纺织一期技改、梧桐生态工业园、梅百华青梅产业园、辰曦建筑装配式科技产业基地等项目实行“多证齐发”,带动工业固投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该模式也被列入福州市十大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成为福州首个实践案例。
如果说“多证齐发”解决项目“落地慢”的问题,永泰探索建立的“综合受理、综合发证”验收机制则破解了企业“投产难”的顾虑。
“我们持续优化项目验收工作流程,联合住建、资源规划、国动办等部门,推行‘同步受理、联合验收’。在项目建设后期,各部门提前评估、反馈问题、跟进服务,企业提出申请7天内就完成全环节核验出件,破解企业‘多头跑、反复等’难题。”张世金说。
福建国泰酒业是永泰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也是福州首家文旅工业一体化的全产业链酱香白酒企业,规划用地150亩,总投资10亿元。在“综合受理、综合发证”验收机制的保障下,该项目走上发展快车道。“一期项目投资4.15亿元,去年11月完工后,不到7天,规划条件、消防、人防等所有核验就通过了,为我们抢占市场赢得宝贵时间。”福建国泰酒业厂长王开书说,预计11月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年产酱香白酒将达2000吨。
为进一步提升验收效率,永泰还优化形成“联席协调—材料准备—联合验收—竣工备案”的闭环流程,依托“一通道、两会议、三提前”机制,按序时对2022年以来取得施工许可证但未竣工验收的38个项目实施联合验收。通过统一标准、前置整改、材料预审等手段,消除验收空白期。
从蓝图规划到项目落地,永泰处处上演着“争要素、争时间、争效益”的生动场景。去年,永泰引进招商项目188个,税收贡献突破1亿元。西鸽酒庄、全域旅游三期、梅百华青梅产业园等70个项目动建,金蛋工程丹云蛋禽基地、帮利茶业一期等55个项目竣工。今年,永泰实施31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目前已开工79个重点项目。
接下来,永泰将继续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持续深化拓展“三争”、开展“奋勇争先”行动,围绕“做大城关、做大产业”,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提速攻坚项目建设,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永泰力量。(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檀碧莲 黄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