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房销售让开发商资金回笼周期拉长至3-5年,购房者会因此受益还是受害?
创始人
2025-09-03 01:55:00
0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之中。随着2025年5月,三部门会议提出“加快出台,以及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契合的一系列融资制度”,国家以现房销售、层高限制等政策为切入口,正式表明与高周转、高杠杆的旧模式分离。这场变革的本质,乃是风险与利益的重新分配,其影响已经由多维数据呈现出来。

01现房销售:金融防火墙与市场重构

现房销售占比,从2020年的12.7%一下子飙升到2024年的30.84%。在这一数据的背后,有着政策积极且主动地施加压力,以及市场毫不留情地倒逼所形成的双重作用。

深圳宝安区地块要求,“建成现房销售,且交房即发证”,郑州、合肥通过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最长可达到12个月),以及契税补贴(最高可达购房款的5‰)等政策来加速转型。

这种转变,直接地导致了,2024年全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23%,创造出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数值。

金融专家李宇嘉指出:“现房销售,使房企的资金回笼周期,从1到2年拉长至3到5年,这就如同在开发商与银行之间建起了一道风险隔离之墙。”

数据印证,2024年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8.3%,其中国内贷款,下降25.6%。但“白名单”项目新增贷款,超6万亿元,精准的为保交楼项目输送去血液。

这种结构性的调整,正在重新塑造行业的格局。就在2024年,TOP10房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提升到了38%。与新政实施之前相比,这一数据提高了5个百分点,从而显示出显著的变化趋势。

02品质革命:层高博弈与成本重构

住建部将住宅层高的标准,从2.8米提升到了3米,这看似仅仅0.2米的调整,却在产业链中,引发了震动。“细微改变引大波动”,这0.2米的提升,虽看似不大,但对产业链的影响却不可小觑。

按山东某改善型住宅项目来测算,层高每增加0.1米土建成本就会上升,且上升幅度为2-3%与此同时再叠加管线优化等费用,这样一来,综合成本的增幅能够达到8-12%。

这种成本压力,在房价上有着直接的反映:在深圳宝安区,有某一块地,其容积率从6.0开始逐渐降至4.4;不过房价却突然一下子从8万㎡跳跃上涨至12万㎡,从而形成了“降容提质涨单价”这般奇特的倒挂现象。

这种品质溢价正在加速市场分化。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78%的购房者,愿为层高和更为舒适,多付5%的房价。但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仍高达36个月。

中指研究院的陈文静提出建议:“优先在那些库存已经超过了36个月的城市,进行现房销售的试点工作,借助以购代建’这种方式来化解存量所面临的风险。”

这种分层供给格局已现端倪:北京在2025年,计划供应240-300公顷的商品住房用地,此时开始筹建5万套保障性的租赁住房,进而形成“核心区的改善型+郊区的保障型”的双轨制。

03模式迭代:从债务套娃到精算棋局

旧模式的崩塌在财务数据中显露无遗。

恒大、融创等企业爆雷暴露行业"资产含水量"高达70%的真相—2025年房企债务到期规模约3.1万亿元,部分企业现金短债比低于1。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国企凭借5万亿元资产信用背书,在2024年22城土地拍卖中拿地金额占比达77%,单笔超20亿元并购交易57.6%来自国资。

这种权力更迭催生新的游戏规则。

当万科董事会主席被深铁集团董事长所接任之时,当华润置地在单个月份豪迈地掷出上百亿去拿地之际,行业迈入了“国家队掌控盘面”的时代。

上海易居研究院严跃进分析:"国企5.2%的平均融资利率相较民企12%的融资成本,形成天然的竞争壁垒"。地产的“国企化”肉眼可见逐渐成为了大趋势!

这种优点,在开发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说有一家居于领先地位的房地产企业,凭借着利用“AI设计平台”,顺畅地把开发周期从24个月大大地缩短至18个月,这个时候,其利润率更是提升了3个百分点。

04财富再分配:六个钱包与新中产陷阱

这场变革,正不断地制造着新的财富鸿沟。

对于2016至2023年购入高层期房的那群人,他们遭遇到了“30年房贷却要面对40年房龄”这般的资产缩水状况。

数据表明,那些非核心区的二手房,由于层高不够、设施老化,已然出现了15%到20%的价值损耗;不过上海徐汇滨江的“绿城·潮鸣东方”,以26万元每㎡的单价开盘便被抢购一空,在191组认购当中,有86%都是资产进行置换的客群。

这种分化暗示着一幅全核心城区,拥有3.15米层高的“改善型住宅”,将与郊区地带,层高为2.8米的保障性住房,共同构筑起一道显著的价格屏障。

正如住建部所提到的,“经历阵痛之后,行业将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不过要留意的是,到2025年时,城镇家庭的住房负债比例,缓缓地且稳定地上升到了62.3%。

在这种背景下,那所谓的六个钱包是否能够承受住“品质革命”背后的定价策略,依旧是一个最大的未知数。

05 finish but Not

在这场重构中,历史债务正通过三种路径来进行消化:土地财政依赖度目标,从57%降至40%;房产税试点城市,扩至30个;以及“以购代建”这种方式,去收购存量商品房650万套。

但冰冷的数字背后,是南通工地上,老瓦匠抚摸着祖传的瓦刀,看着无人机测绘仪掠过楼盘,那一脸惘然;是杭州设计师陈明,将二十年的手绘稿锁进抽屉时,指尖划过图纸,那沙沙的声响;也是深圳购房者李薇,在烂尾楼前,用手机拍下女儿与荒草丛中“儿童乐园”标牌的合影时,屏幕里闪烁着泪光。

当政策制定者讨论“品质溢价”之时,重庆的经济师刘芳正在熬夜研究REITs基金的K线图,而丈夫从马来西亚的工地打来的视频通话也随之传来,那安全帽上的冰霜,在探照灯的照耀之下,泛着冰冷的光。

这些个体命运的褶皱里,藏着行业转型最真实的成本——有人被迫与机器人争夺砌墙的工作;有人用三十年积蓄,换来一纸贬值的房本;也有人在新规的倒逼下,将BIM培训广告转发到“土木人互助群”,附上一句:“兄弟们学不动也得学啊!”

行业的凤凰涅槃,终究需要这样的温度来调和机器的冰冷。

正如上海修复风貌区的老工程师所说:“我们既要用激光水准仪,轻轻地扫描墙面的0.1毫米变形,也要蹲在地上,静静地和老住户聊三个下午,只为确认楼梯扶手的弧度,是否保留记忆中的触感。”

当精算师取代冒险家执掌棋局,那些在转型周期中被碾碎的个体财富,终将成为时代资产负债表上沉默的数字,而他们用青春浇筑的钢筋水泥,仍在默默见证这场关于生存与尊严的漫长博弈。

所谓现房销售,房价会贵些,但好歹,房子不会烂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