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医美上瘾后,一个中产女孩的生活面临失控
创始人
2025-09-02 18:45:36
0

“打鼻基底打毁了”,小满肿胀的面孔与平日里张扬明亮的笑容判若两人。几个星期以来,她出门只能戴着口罩。


回到家,小满久久盯着镜子里的自己,第一次感到关于医美、关于“更好的自己”的执念,正在悄悄地碎裂。


“变好的感觉令人上瘾”


小满做医美已经有六年了,她的医美历程是从鼻子开始的:小时候鼻子受伤留下的阴影,让她一直觉得自己鼻梁塌陷,于是让鼻子挺起来成了一种执念。


第一次是在大学二年级,她花8000元注射了两针韩国玻尿酸,用了星巴克兼职打工赚来的外快。工作后,她升级到更昂贵的材料——宝尼达,一次花了4万多。


宝尼达维持时间不长,半年后她换了家医院补打,又花去近万元。2023年,她尝试了更贵的“少女针”,依旧打在鼻子上,除了塑形,还能紧致肌肤。


鼻子变得好看的同时,她还接触到了水光针等皮肤管理项目,起初每月一次,后来两个月一次。为了保证安全,她都会选择口碑更好的产品,丽珠兰约1300元一次,瑞蓝唯提则在2000元以上。


一直以来,她都自认理性:认真筛选材料、医生和机构;不断提问、比较;甚至在丰富的医美经验中积累了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和医美销售有来有往地谈判。


她早期只动鼻子,做轻度的皮肤管理,所有额外推销都一概拒绝。她相信自己走在一条清醒而克制的路上。


这条路,被称作“轻医美”。所谓轻医美,是区别于传统手术医美项目的医疗美容手段,以光电类、注射类为主,对面容和身体的形态与皮肤状态进行微调。


从2022年起,轻医美的市值超过了重医美,成为中国医美市场的主流。与手术医美相比,轻医美无需开刀、恢复期短,相对更不容易出现事故。


因为这些特性,轻医美带给小满的回报肉眼可见:只要做了项目,鼻子和皮肤都会有肉眼可见的改善,作为品牌策划,她常要面对客户,颜值带来的自信,让她在职场上顺利了不少。


这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长尾效应:她开始控制饮食、作息,坚持健身,让自己的状态配得上医美的投资。


过度医美,从生活失控之后


可去年,她的生活却骤然失衡,陷入了越努力、越不幸的失控怪圈。


她失恋了。痛苦之下,她不想状态滑落,于是加倍努力地工作、健身。


经济环境低迷让工作压力骤增,她常常晚上十点才下班,仍逼着自己去健身房。疲惫和焦虑又让她难以突破之前举铁的重量,反倒因神经亢奋而失眠。


过去带来正反馈的努力在失效,她几乎找不到别的方式让自己立竿见影地“变好”,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医美。


从去年5月开始,她不再理性地做功课,而是有什么项目就做什么。连着好几个月,昂贵的水光针一支接一支地打,觉得皮肤下垂就打超声炮,冒痘了就做昂贵的黄金微针,明明没有双下巴也要打缩脂针。


所有这些项目,都是在忙碌的工作和健身间隙去完成的,短短半年,她花掉了十万。


小满对待医美的态度不再游刃有余,从一种自我改善的投资变成了生活漩涡中的救命稻草。当对生活的掌控感开始下降,对身体的掌控感就成为了代偿。


今年年初,她再一次尝试填充鼻基底,却意外地不能适应这款材料,严重的炎症反应让她的脸肿成了“蜜蜂小狗”。她在小红书里写道:“我流着眼泪去问医院,但他们说,除了打消炎针,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等它自己消肿。”


等待修复的日子里,小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与焦虑。代价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成本:顶着肿脸很难见客户,正常的社交也被迫中断。


“随着年龄增长、经济独立,医美的试错成本越来越高,需要考虑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小满感叹。


“你可能更好看了,但你的灵气没了”


经历过类似过程的,还有医美从业者文文。24岁刚入行时,她为了与客户沟通更有说服力,自己先注射了玻尿酸。起初,效果显著。直到怀孕意外带来了新的困扰:孕期水肿让玻尿酸遇水膨胀,她的脸“馒化”了。


从2023年2月起,她走上了修复之路:先打溶解酶,再做热玛吉压实,最后用少量乔雅登雅致填充。整整半年,才回到理想状态。这套流程的市价约两万元。文文注射量不大,所以费用算是低的;若填充量更多,价格还会成倍增加。


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和金钱,才能修复成“原来的样子”?文文笑得无奈:回到原来的样子,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岁月流逝,人注定会老去,所谓修复,也不过是尽量接近一个“理想状态”——不再“馒化”,或者脸型更对称一些、更符合自己的审美一些。


不过一旦开启医美之路,就再也见不到那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了。行业里有个词叫“灵气”。在文文看来,那是一种原生的不对称与不完美,却正是它赋予了人独一无二的鲜活感。


“你可能变得更好看了,但你的灵气没了,一旦开始医美,你永远不可能回到过去。”


为效果付费,为焦虑续费


医美一向给人“水很深”的印象。韩州本职是民航从业者,民航圈对空乘的外貌要求较高,许多人因此走上医美之路。他自己也渐渐与机构建立联系,成了兼职销售。


“医美虽然带个‘医’字,但本质上更像服务业。”韩州直言。行业里有无数种消费者看不到的方式去压缩成本:设备假冒伪劣、超限使用……部分产品毛利率甚至高达70%。这种不可见、不可知,就是医美的信息差。


文文2016年入行,经历了医美的“黄金十年”:客户多为中产,他们对医美缺乏系统认知,因而信息差巨大:成本约900元的一瓶除皱针(100U),其中20U就能卖到1万至2万元。


不过现在的消费者正变得更理性也更聪明,信息差几乎被抹平。他们往往会在小红书等平台做好攻略,直接点名要具体的项目、产品和医生。一次光子嫩肤,从2016年的5000多元跌到如今最低不过百元。


医美行业的盈利模式,也从利用“信息差”赚钱,转变为依靠制造焦虑闭环和项目依赖赚钱。


在韩州代理的项目里,最入门的是光子和超光子,但随着对颜值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客户会慢慢转向水光针等注射项目。


这种转向,与医美机构的引导有关。从面诊开始,医生便会指出求美者需要改善的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几乎微不可察;而做了一个项目后,往往会被立竿见影的效果和复杂的充值、优惠条件吸引,投入更多的钱。


“顾客会被一步一步地加深容貌焦虑,不知不觉地就做了很多项目。”


韩州自己也尝试过超光子,一开始的立竿见影让他很惊喜。时间久了,他发现这种嫩滑的效果非常短暂,需要频繁地维护,于是立即抽身不再继续。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抽离,反而为了维护这种短暂的效果越陷越深。


“让自己变好”的怪圈


幸运的是,小满的医生相对负责,及时给她打了消炎针。恢复进程比预想快,过年回家时,脸上的肿胀已消退七成,仅剩的轻微水肿也能轻易解释过去。


这一次代价有限的炎症反应,让小满看清一个事实:医美不能成为焦虑的避难所。


她还会做医美,但不会再过度医美了。


入行后,韩州才发现,原来街上与他擦肩而过的人里,有那么多都有轻微的医美痕迹。行业放大焦虑、开发更多项目,反过来制造更多需求,用人们的焦虑去喂养这个体系。


可所谓的“变好”,边界到底在哪里?“好”是没有止境的,社会对容貌的规训、职场对外貌的要求、资本对颜值的收割,要的就是这份“没有止境”。


只有对美的需求和欲望失去了边界,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交出自己的积蓄——这是属于现代人的身体政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ELLEMEN睿士,作者:Susu,编辑:ccc,新媒体内容总监:TAN HAO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