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将逐渐步入“止跌回稳”的阶段,这表明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价格下滑之后,这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即将进入一个稳定期。同时,楼市“小阳春”的预期也预示着市场可能会迎来一次温和的复苏。这一变化的背后因素包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调整、金融环境的改善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随着经济的回暖和购房者的信心恢复,预计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将有所提升,价格也将趋于平稳,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为稳定的预期。
“止跌回稳”意味着房价下跌的趋势将得到遏制,而“小阳春”则预示着市场情绪的好转,可能会带来交易量的增加和价格的小幅上涨。不过,这一趋势的具体表现还需要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因为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国家统计局2月19日公布了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尽管受到春节假期影响,但2025年首月的房价整体表现依然不错,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续上涨,房企信心逐渐恢复。分析人士预计,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自我调节,成交量积极复苏将引导价格回稳向好,楼市有望在3月出现“小阳春”。
数据显示,1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1%,虽然涨幅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上涨态势。自2024年11月起,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由环比下降转为持平,12月由持平转为上涨,并在2025年1月实现连续两个月上涨。二线城市新房价格也在1月份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这是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上涨。此外,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1个。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往年春节前通常是市场的淡季,热度明显下滑,但今年市场热度仍保持较高水平。改善类新房价格上涨动力更强,据安居客重点监测的全国重点66城数据,120-150平方米、150-200平方米、200平方米以上四室及以上户型的热度占比维持上升趋势。多个城市的144平方米以上新房价格上涨幅度显著,改善型需求持续上升并表现出良好韧性。
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关荣雪指出,自“9.26”政治局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以来,市场预期有所改善,新房价格趋势持续向好修复,价格上涨城市数量逐步增多。优质项目的供应也使得新房价格具有上涨动力。预计接下来,在政策支持及成交端积极复苏的引导下,价格或将延续稳步修复态势。
虽然总体上看房价环比走势连续好转,但各线城市分化明显。在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上涨的同时,1月份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2%和0.4%,降幅与上月相同。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过去四个月以来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因需求旺盛,房价相对坚挺;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则因库存压力大,房价继续调整中。南京、成都新房环比涨幅继续领跑,武汉、重庆、天津等多个核心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均实现正增长。相比之下,北海、丹东、呼和浩特等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较大。
张波认为,核心城市优质板块的韧性将成为2025年市场的主要支撑点,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已完成筑底过程,处于回升阶段,稳步迈入“止跌回稳”。2025年市场逐步回暖,热点城市有望出现小阳春,但不同城市的分化仍需关注。张大伟表示,最近几个月房地产止跌回稳措施不断,当前市场已现回稳迹象。展望后市,楼市热度将持续,有关部门仍需出台更多有力的支持政策,市场在3月有望出现“小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