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行爱招“双一流” 分行青睐地方院校
创始人
2025-09-02 08:44:33
0

制图:李斌(即梦AI生成)

“金九银十”,又到一年秋招季。对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交出人生第一份“职场答卷”的关键时刻。作为毕业生求职的热门行业之一,银行的校招一直备受关注。

南都湾财社梳理了一部分商业银行今年的公开招聘数据注意到,银行招聘呈现出了差异化趋势:部分银行的地方分行招收的毕业生多来自地方财经类高校,而股份制银行尤其是银行总行更青睐985、211乃至海外名校的精英人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有着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技术背景的人才正在进入银行,折射出银行业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地方财经院校受青睐:银行分支机构为录用主力  

近日,中国银行在官网陆续公示了几批2025年校招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录用人数最多的高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顶级财经院校”,而是地方财经类院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排在前五位的高校分别为广东金融学院、河北金融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据了解,这五所学校均为公办本科,并非双一流高校,但在本省的财经领域有着不错的声誉和影响力。

有业内人士对南都湾财社记者指出,普通本科学校录用人数更多,应当是由于秋招公示名单既涵盖了总行,也包括分行的录用情况。“通常来说,在银行业,总行和分行的待遇有一定差别,分行比总行门槛更低,而分行对本地院校的依赖度更强。”这也解释了为何地方财经类高校在录取人数上占据优势。

从分行招聘数据来看,2025年中国银行录用人数最多的分行为广东省分行,超过1000人,其次是江苏省分行和河南省分行。这与录用人数排名靠前的高校所在地高度对应,也说明本地金融类院校学生在竞争本地银行分行岗位时,天然具有地缘与适配优势。

换言之,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银行体系,但多集中在分行层面,属于“广覆盖”的人才布局。

业内人士也指出,如果只看总行录取情况,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会更有竞争力。根据2025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公示的总行校招情况,录取的136人中,全部为985、211大学的学生。  

部分股份行偏好名校:“双一流”+海外名校最受宠  

与有些银行“广撒网”的招聘方式不同,部分股份制银行在校招中更偏好双一流院校的学生,也更倾向于给海外名校的留学生发offer。

以中信银行为例,根据中信银行官网公示的2025年校招情况,我国三所最顶尖的财经类高校——“两财一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均进入录用人数最多高校的前五位,据不完全统计,每所录用人数均超过100人。

此外,金融专业强势的985院校也受到了中信银行的青睐。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与复旦大学均列录用人数最多高校的前20位。这些院校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普遍获得A类以上评级,可见经济学相关专业是这些985高校的“王牌专业”之一,学生自然在金融类岗位的竞争中更具话语权。

中信银行对海外名校毕业生同样偏爱。据不完全统计,该行录用名单中,留学生比例超过了30%,且大多来自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例如2026年QS世界大学排第11位的香港大学录用超过了100人,世界排第8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第9位的伦敦大学学院、第12位的南洋理工大学、第19位的墨尔本大学等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在录用人数排行榜中均位居前列。

金融专业同样是上述海外名校的优势所在。根据2025年QS大学学科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的会计与金融学专业均居全球前30名。显示出中信银行在海外人才储备上,既重视综合排名,也看重学科优势。  

拥抱技术型复合人才:工科强校计算机等专业招聘人数靠前 

AI、数字金融大潮之下,银行的人才驱动也在发生微妙变化。记者注意到,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2025年在录取中不仅吸纳金融、经济学专业学生,还显著增加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等技术背景的人才。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工科强校的录取人数靠前,显示出银行对技术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提升。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的录用名单更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校招中,邮储银行总行录用人数最多的学校并非财经类院校,而是北京邮电大学,超过20人;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人数也排在第三位。

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评级分别为A+和A,北京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也均获评A-。这意味着,具备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数据等能力的学生,正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中的“香饽饽”。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不断重塑金融业的运营方式,银行正在有意识地打造“双线并行”的人才结构:一方面,财经名校持续为其输送核心金融人才,支撑传统业务与战略层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工科强校不断提供技术型人才,为数字化、智能化金融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可见,未来银行的人才版图,正在从单一的“金融背景”走向“金融+科技”复合型格局。

采写:南都研究员 袁泽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