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至28日,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股王”争夺战。寒武纪股价在连续两日的竞逐后,最终以1587.91元/股的收盘价超越贵州茅台,正式问鼎A股“第一高价股”。
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对所谓“茅台魔咒”的再度关注——历史上那些股价超越贵州茅台的个股,大多以暴跌或退市收场。
1
七个超越者的历史轨迹
A股历史上,曾有多只股票在特定时期的股价超越贵州茅台,但最终多数遭遇重大回调。
中国船舶:2007年10月股价飙升至300元,短暂超越茅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航运需求暴跌,公司净利润从2008年的41.6亿元骤降至2012年的亏损9312.71万元,股价较峰值下跌超90%。
海普瑞:2010年5月以148元/股发行上市,首日最高冲至188.88元,远超同期贵州茅台的130元。上市第二年业绩暴雷,2011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滑35.26%和48.57%。而公司的股价较2010年的高点一度下跌超过80%。
东方园林:2010年股价冲至229元,成为A股“园林第一股”。公司股价在2010年-2017年总体处于上涨态势,而这伴随着其业绩的大幅增长,净利润从2010年的2.58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1.78亿元。最终股价在2017年见顶,净利润也在2017年见顶,而2020年至202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超160亿元,一度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暴风科技:2015年5月21日股价冲至327.01元,超越同期贵州茅台的股价,成为创业板第一高价股。公司净利润在2015年达到峰值1.73亿元后,2016年大幅下滑至5281.17万元,2018年巨亏10.90亿元。2020年11月公司被终止上市。
全通教育:2015年3月以199.9元的股价超越贵州茅台,随着牛市见顶,股价最大跌幅超过90%。公司2015年净利润为9359.56万元,增速高达108.56%,但随后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而2018年、2019年分别亏损6.57亿、7.05亿元。
安硕信息:2015年成为A股第一家股价超过400元的公司,主营银行信贷管理系统。公司股价在2015年见顶后的3年里,最大跌幅超过90%。公司业绩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其2015-2017的净利润分别为盈利2138.97万元、亏损1949.26万元、盈利1266.13万元。
石头科技:2021年股价最高到1494.99元,超过贵州茅台。随后净利润下跌、过去的高成长被证伪,其净利润增速在2020-2022年分别为74.92%、2.41%、-15.62%,公司股价较历史高点跌幅一度达80%。
这些超越者的共同特征是时代风口与概念炒作。多数股票因短期热点被资金追捧,但缺乏持续盈利的支撑。
从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的业绩决定了其股价的长期表现。贵州茅台凭借稳定的业绩表现,以及高毛利率和高ROE长期稳居“股王”,而这些超越者往往在业绩大幅下降或变差后面临股价崩塌。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园林的股价在首次超过贵州茅台后的7年时间里,股价总体呈现上涨态势,这离不开其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后期股价的崩塌,伴随着的是净利润的大幅下跌。
高估值风险是另一个共同点。这些超越者的市盈率普遍较高,中国船舶2007年10月份的市盈率一度超过80倍,2015年全通教育超越贵州茅台时的市盈率甚至达到800倍,2015年安硕信息高点时市盈率超过600倍,明显超出理性阈值。
2
寒武纪的差异与转机
业绩变化将成“茅台魔咒”试金石
复盘以上个股历史行情,可以说这些股票的股价超越贵州茅台后,业绩变化决定了他们股价的长期表现,其股价的大幅下跌伴随着业绩和业绩增速大幅下降。
相比之下,寒武纪的业绩转机确实具有实质性。公司在2025年一季报时就实现了盈利,扭转了此前多年的亏损格局。
寒武纪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了实质性的盈利转折: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的营业收入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图片来源:截图自寒武纪2025年半年度报告
另外,随着ChatGPT和国产大模型横空出世引爆AI算力需求,寒武纪成为A股算力板块最重要的龙头股之一,其主营业务为算力芯片,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方向。可以说,寒武纪有着具体的产业趋势支撑。
截至2025年8月29日收盘,寒武纪股价为1492.49元,较前日下跌6.01%,贵州茅台股价则上涨至1480元。两者的价差再次缩小,“股王”争夺战仍在继续。
不过,在每经记者看来,寒武纪能否打破“茅台魔咒”,仍然面临三大考验:
首先,寒武纪的估值仍然高企。截至2025年8月29日,寒武纪市盈率(TTM)为559.6倍,远高于贵州茅台的20.67倍。
其次,寒武纪未来股价的表现取决于其业绩能否持续高增长。若公司能保持数百倍的盈利增速,不排除“茅台魔咒”被打破的可能;若业绩增速放缓,则可能重蹈“前辈”覆辙。
最后,也不可忽视寒武纪所在的半导体行业的成长周期属性,而这和中国船舶的情况有些相似,在周期上升阶段的潮水退去之后,也必然会面临周期下行阶段的考验。
每经记者 闫峰峰 每经编辑 何建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