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公示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高新区企业——东福研究院参与的“26MW级半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主轴轴承、全系列齿轮箱轴承”入围。
26MW海上风电机组于2024年10月在福建福清顺利下线,该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供应链完全自主可控,关键部套技术世界领先,是中国风电装备全产业链技术快速进步的最新成果。同期,东方电气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正式在东福研究院成立。
为保障首台26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支撑其智能运维与状态检修体系的构建,东福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全面国产化的风机在线监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该超大容量机组。
研发团队立足自主可控,构建了采用国产核心部件集振动、温度、转速等多参量于一体的智能感知体系,创新提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在线频谱分析的故障智能预警关键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风机传动链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与状态精准评估。该系统可为机组预防性维护策略制定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撑,降低非计划停机时间与运维成本,显著提升机组发电可用性与整体经济性。
我国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具有高盐、高湿、强腐蚀性等特点,为满足26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在极端海洋环境下的长效防腐需求,进一步完善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塔筒防护涂层体系,东福研究院防腐涂料研发团队依托海洋功能材料研发平台,已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塔筒防腐涂料,提出微纳米复合改性技术、自主化涂层体系设计与适应性涂装工艺等关键解决方案。该涂料已通过严苛环境模拟测试与性能验证,实现了在高盐、高湿、强紫外线等多因素耦合腐蚀环境下的可靠防护,显著提升了塔筒在全生命周期内的防腐耐久性。
未来,东福研究院将依托东方电气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深入推进海上风电核心技术攻关和海洋及特殊环境防护材料自主研发,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海洋强国贡献东方力量。
下一篇:私设生猪屠宰场 两人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