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鬼旅游三件套”,在打工人里杀疯了?
创始人
2025-08-28 17:43:56
0

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两种旅游人:特种兵,和懒鬼。


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在机场的长椅上过夜,第二天继续暴走3W步;爬五岳只需要两天假,硬座能够通拉萨。


当过几年牛马之后,一部分特种兵,已经直接退化成豌豆公主:


床垫软点就腰疼、枕头硬点就失眠。


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出门旅游一天,步数不能超过2W。


每天上班通勤,就已经是一种重装徒步。


“如果旅游比上班还累,那为什么不选择在家躺平呢?”


这个夏天里,一种“行李少”、“箱子轻”、“一切外包”、“旅游像通勤”的懒人旅游,开始悄悄流行起来。


“懒鬼式旅行”,快要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标配了。


懒鬼旅行三件套,拿捏多少出行人?


在B站搜索旅游攻略,映入眼帘的就有这么一条:



本来以为是低精力人福音,结果打开:


“旅游要诀是打绑腿、保温盖毯、腰带、跌打损伤药;


袖套、护手、强光手电、手机镜片……”


〓 图源:B站up主@阿祯吐槽


本来以为是低精力人旅行好物,结果是长征必备。低精力人一听,还没出门就累垮了。


而知名旅游博主鲁迅说过:


做的攻略越详尽,带的“必需品”越多,就越是在给自己找罪受。


现在,最会旅行的人,已经找到了“懒鬼旅游三件套”。


主打一个,“除了手机、身份证必须随身携带之外,其他行李能省则省——就像上班通勤一样。”


〓 这都是一些旅游恐怖分子


首先,第一批“会聪明游”的人,已经把能叫得上号的行李,都换成了一次性用品:


一次性的内裤和一次性的袜子,几乎成了旅行标配;


讲究一点的旅客,购置一批一次性的毛巾、浴巾、雨衣,轻飘飘带走,用完就扔,绝不占用包里内存;


水杯也可以进化,一杯从高铁站买的矿泉水,瓶子可以喝水可以漱口;


泡脚盆和脸盆也不用都带了,一次性的奶茶袋子折一折,就能当盛水容器……



这些东西的妙处,一个字:轻


无论对行李箱空间,还是体力都十分友好。


要知道,普通旅行中,脏衣服才是行李里最沉、最占空间、最容易散发气味的东西。


而能随用随丢的一次性用品,你,是懒人的智慧结晶!


〓图源:小红书@丛 ♫叁岁


当然,无论如何简化,总有一些东西难以优化掉:换洗衣物、日常用品……


那么就进入了懒鬼旅游的第二招:人货分流。


最机智的人已经展开了迷思:


“既然我早就定好了酒店,那我把行李先寄走如何呢?”


行李快递到酒店,先早几天上路,自己随后轻装上阵;等到前往下一个行程或者返程的时候,再同样操作一番。



你不仅不用再像一个力工一样,扛着大包小包之外;


也不用向领导和同事解释,为什么你周五拎着行李箱上班,是不是周末要飞去度假、是不是耽误项目进度、是不是并不重视工作……


要知道,偷偷度假,是当代白领最微妙的偷感了。



更进一步的是,如果你买的廉价航空时,人货分离更能发挥奇效——


多少人,为了廉价机票萌生了“出去看看”的念头,结果在机场被背刺。


一不留神因为超重,被扣了几百块的行李托运费,机票还没行李贵。



为了省下这笔钱,多少人不得不与航司斗智斗勇,在体重秤上反复试验,就为了那0.5的重量;


但如果把行李提前寄出,通常只需要几十块钱的快递费,就能轻松避开航空公司的“行李刺客”。


买一个舒心,买一个安心,买的也是“廉航真是没浪费啊”的情绪价值。



而那些“只有在目的地才用得上的东西”,更应该直接寄到酒店。


比如登山用的羽绒服、滑雪用的雪具......


提前和酒店联系,再把收货地址直接填到酒店。既不占用宝贵的行李空间,又省去了沿途携带的麻烦。


〓北京到崇礼,托运雪具的价格和高铁票差不多贵了


更有甚者,已经将第一条和第二条结合了起来:


出发的前一天,提前买好一次性用品寄到酒店,抵达时拆开快递,里面已经备好接下来几天的干净衣物和洗漱用品。


空着手来,空着手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当然,这些只适用于贴身衣物。


旅行更让人头疼的,是那些难以处理的大件衣物:一身汗的T恤、满腿泥的牛仔裤,洗起来麻烦,收纳起来折磨。


这就是懒鬼旅游的第三招——在线洗衣,上门取货,异地寄送。


你只需要在酒店打包好,把地址填家里,寄走,再继续安心继续旅程。



几天后,回到家门口,迎接你的不是一包臭衣服,而是一堆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完美闭环。


一个是“用完即弃”,一个是“穿完寄回”。


两者结合,意味着旅行中几乎不会产生“脏衣服”这种累赘。


什么叫通勤式旅游,什么叫提桶跑路?


这是全世界最便利的高铁,和最有性价比的物流,一起伺候咱一个人——


先当懒鬼的人,勇敢享受便利。


如果更进一步,你就会发现,行李箱里能精简的东西简直太多:


电子设备一堆,充电设备就要一大堆。


打工人带个手机手表电脑电子书,行李箱得塞两三个线和头。


〓老G的收藏be like


为了达成极致的轻量化,老G在购买了十几个各种协议的充电头、终于总结出了电量解决方案:


一台支持多协议的双口卡片充电器,两根磁吸自收纳充电短线,有3C、能登机的超薄磁吸充电宝。



虽然只为行李减重几十克,但是在懒人旅游的哲学里,少即是多。


带鞋子也是一门学问,普通鞋子有了,拖鞋占地面积也挺大——那干脆穿一双洞洞鞋好了。


即使它不好看、很懒人、略休闲,但是带一双洞洞鞋,等于你一并解决了增高·暴走·踩水·百搭·洗澡的多项需求。


“别管好不好看了,谁舒服谁知道,大不了拍照别拍脚丫子了!”


从懒鬼旅行三件套,到绞尽脑汁减少行李,低精力人已经悟了:


“精力只有那么多,为了在旅途上多一些开心,那就得在搬运过程中少一些烦心了!”


大家只是为了把有限的电量,用在该享受的地方。


毕竟,人偷懒起来,从来不嫌麻烦。


最懂旅游的人,都在搞外包?


东西少带只是第一步。


会旅游的人,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真谛:


在旅游这件事上,一切皆可外包。甚至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外包公司。


最近的酒店行业,为了将自己推销给客人,已经开始主动帮客人解决一些旅行中的问题——


除了存行李收快递,像全季、亚朵这样的中端酒店,可以提供相当不错的洗衣服务。


几万块的商用洗衣机,啥真丝羊绒都不在话下。洗得比家里快,烘得比家里干。


你如果有几天的住宿需求,只需要把自己的脏衣服整理出来,然后打电话给前台来取。


几个小时之后,就能收到洗好烘干的衣服。


工作人员还会贴心地帮你折叠整理,直接送到房间门口。



即使酒店没有条件,大多数城市的付费洗衣店,同样可以提供上门收取服务。


带走的是干干净净的衣服,带回家也是干干净净的,j人友好型出行。


此外,旅行中最复杂的内容——化妆,也能外包。


很多人旅游中的一项重大任务——出片,往往就伴随着大量的额外成本:眼影、睫毛、隔离、口红……


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堪称行李箱杀手,总觉得没带够;而化妆本身则是潜在的时间杀手。



为了给自己的化妆包减重,女孩们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小技巧:


不用带高光、阴影、腮红,因为现实里好看的妆效,上镜常常看不出来;



与其背着大大的眼影盘,不如直接把常用色蹭在纸巾上带走;



化妆的“邪修”套路中,最好用的可能反而是不化妆:很多人出走半生之后才会发现,真正的出片神器其实是墨镜……


也有很多人发现,与其早起两小时,化一份不知道今天好不好用的妆;不如化妆外包出去,换来一份更优质的睡眠。


于是,一些邪修化妆法出现了:找上门约妆。


不管是线上平台还是小红书,上门出摊的化妆师都不难找。


提前联系好时间、地点、风格,就能让妆容直接“送到你门口”。



一套妆完成后,化妆师收拾工具离开,你只需换好服装,就能从容出发。


减少了带化妆品的重量,也减少了化妆的步骤。


以前需要整整两个小时的“战前准备”,现在只需要当个甩手掌柜。



别说化妆了,只要你愿意,就连洗头洗脸这样的小事,都可以选择外包。


酒店虽然有吹风机,但是功率往往不够,超长头发的女孩男孩得磨蹭半天;以及旅游一整天,累得连手指都抬不起来的情况下,再去进行“洗头发”这种事情……工程量未免太大了。


幸好,在任何一座像样点的城市,都不难找到专门的洗头店。


只要一顿沙县的钱,就能去享受一次头皮按摩,甚至在护理椅上小憩一会儿——


头发干净了,午觉睡明白了,比在酒店舒适太多。



旅游还有一大部分时间需要“拎带拣买”,尤其伴手礼最浪费精力。


十几年前凯斯的爸爸到日本旅游,消息传出,亲朋好友总计七八十人来找凯爸帮忙带马桶圈和电饭煲,不知道的以为他是去进货的。


这种事现在已经没有了,不过伴手礼和纪念品,依然是旅游中不小的负担。


拉清单,挑挑拣拣;比价格,左顾右盼。


一件件小礼品乍一看占地不大,架不住带得多啊!从同事到亲友,面面俱到的后果,就是行李箱不经意地超负荷。



现在很多商店、景区小铺支持线上下单、次日到家;或者直接在旅途中,用本地电商下单,可以把纪念品寄到住处或家里;实在想现场买的,也可以在酒店让前台代寄。


“只要我说我是在本地背回来的,谁会怀疑呢?反正都是心意!”


〓 冬天非常难买的北京紫光园酸奶,已经能在门店寄回家了,简直是造福人类


事已至此,聪明人已经发现了:


把“必须亲力亲为”的观念从旅行里剔除,你就会发现,旅行可以被拆成一串可以外包的微任务:


洗衣服、化妆、拍照、买礼物、洗头……每一项单拎出来都不值当浪费过多精力,却往往能累垮一个人的旅行体验。


外包的意义,就在于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交给别人,让你把有限的精力留给真正的旅行体验。


这是一种,属于打工人的项目管理术:外包有多好用,只有外包懂。


当我们在谈论旅游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谁说90后没有时代红利?


从某个角度说,能完成“通勤式旅游”,也得益于基础设施高度完善、服务业极致发达。


现在的旅游人,已经非常会“没福硬享”了。


除了酒店会帮忙寄送东西,快递会运送行李之外,高铁上不仅有饭,还有外卖,你可以吃的比想象的好很多;如果你从最南要走到最北,路过美食大省但是不下车,也可以某鱼上叫一份跑腿,直接把饭送到列车上。



如果是落地国内,在很多城市里,要打发中转或者等待时间也很容易——24小时营业的足疗店、洗浴、海底捞刚好和航班时刻错峰对接。


住宿一定要在酒店吗?一定要在床上吗?一定得睡着吗?


洗浴中心里加30块钱就能过夜,洗个大澡,再畅吃一波牛肉米粉、抄手肉包、蹄花饭。


等食物和时间都消化的差不多,再悠哉悠哉去赶车。


旅游景点也乐于迎合“轻量级”游客。


爬山有缆车没什么稀奇,现在的景点卷的是电梯。传统的直梯速度太快、视野不佳,那咱就给山装上手扶电梯:



高峡出平湖,高山变商场。


连以刺激为卖点的蹦极,如今也有了缓降模式:


连取经团队都会翻船的漂流,现在也可以躺平了。


〓 图源:@鹿团子


便利的基建和服务,给了每个人选择旅游方式的自由。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特种兵,别说河北了,一个周末足够你到另一个大洲打个来回;


你也可以选择躺平式/摆烂式……旅游:不想爬山、害怕蹦极、不带行李……同样可以享受到旅行的乐趣。


对硬座直达拉萨的年轻人来说,青春的确没有售价;但是对需要从工作中抽离出来的打工人来说,体力是可以标价的。


如果说“特种兵旅游”属于年轻人的炫耀——是一种“我还能拼,我敢挑战”的自我证明,那么“通勤式旅游”更像是属于低精力人群的自洽。


当你可以将洗衣、化妆、甚至购物的琐事都外包时,你省下的是体力,但收获的是自由。


“通勤式”或“躺平式”旅游的出现,它承认了现代人的疲惫,并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


它并不追求走得更远、刷更多的景点,而是追求走得更轻、更舒适。


而愿意花钱“活得舒适”,就是富养自己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生活报告,作者:王动,编辑:杜都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