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报道指出,由于对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的担忧,美国消费者开始出现抢购囤货的现象。一些人担心,关税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开支,因此选择提前购买日常用品和耐用品以避免未来可能的价格上涨。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担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抢购囤货的行为也可能加剧市场供应紧张,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经济学家提醒,长期来看,过度囤积不仅无助于个人财务规划,反而可能增加不必要的支出,并对整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政府和相关机构正在密切关注这一现象,并评估是否需要采取措施来稳定市场预期,确保供应链顺畅,以减轻潜在的负面影响。同时,专家建议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以维护个人及家庭的财务健康。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部分美国消费者近期购买行为显著增加,近两成消费者表示他们的购物接近“末日消费”,希望在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多国产品加征关税前囤积便宜货。
美国个人金融信息在线咨询企业“银率网公司”下属网站CreditCards.com于18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来,近两成受访者比以往购物更多,其中大多数人承认是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报告指出,自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42%的受访者已经开始或计划囤积物品,食物和厕纸是最受欢迎的选择。
当被问及近期购物是否属于“末日消费”时,5%的受访者表示“绝对是”,另有13%表示“差不多是”。报告将“末日消费”定义为由于对未来事件充满恐惧或焦虑而过度或冲动购物。
报告引用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的数据预测,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2025年实施并保持不变,将导致美国消费者价格一次性上涨0.5%至0.7%。然而,CreditCards.com网站的个人金融专家约翰·伊根认为,现在预测关税政策将如何改变消费者习惯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