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机场的两张照片火了之后,我才知道一线城市的魅力在哪儿
创始人
2025-08-28 09:04:36
0

先给大家分享两张照片。

看到这两张照片,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以为这是某个地方的图书馆?

根本不是。这是上海虹桥机场

航站楼的休息区,放眼望去,全是抱着电脑疯狂敲键盘的打工人。

有人在修改PPT,有人在敲代码,还有人现场开起了视频会议。

本应放松身心的休息区,却沦为了打工人的流动工位。

这两张照片火了以后,引起网友热议:

不少人觉得一线城市工作压力太大,不如去二、三线城市过得舒服点儿。

小城市很少加班,不用住合租房,不用挤早高峰的地铁,骑小电驴通勤简直不要太爽。而且家人朋友都在身边,周末约三五好友聚聚,完全没有一线城市的那种孤独感。

明知一线城市压力重重,为什么依然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奔赴?

今天,我想掰开了跟大家聊聊,一线城市究竟有什么魅力,值得我们普通人去奋斗。

01

经济观察报一项数据显示:

有23%的人会在逃离北上广深15个月左右后,选择回归一线城市。

为什么?

因为对不少人来说,在小城市,是熟人社会,处处讲人情、靠关系,对那些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来说,想要出人头地非常不容易。

而在一线城市,你周围的同事,大多数都来自外地,人际关系更简单。

你有能力,很快就能被看到;你没能力,关系再硬也坐不稳位置。

我有一个朋友,出身于甘肃农村,当年凭着寒窗苦读,考上了东北的一所普通二本院校。

毕业之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初到北京,他住进了隔断房,隔音极差,卫生条件也堪忧。

每天上下班通勤要三个小时,加班累到极致的时候,他甚至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

即便生活再艰难,他也没有想过退缩,一点点地扛了下来。

随着能力与经验的积累,他经历了几次跳槽,公司规模一家比一家大,收入也越来越高。

如今,他在北京买了房、安了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跨越了阶层。

我曾经很认真地问过他,为什么当初拼了命也要留在北京?

他告诉我说:小城市没关系难出头,在大城市可以靠能力。

熟人世界里,只有人情;陌生人社会里,才有机遇。

对出身普通的人来说,一线城市反而提供了一种更大的可能性。

看过一句话:与其在方寸之地,困于熟人社会绞索,不如撞开城市的铁门,那里荆棘密布,却暗藏玫瑰,每一次突破,都在重写命运的碑文。

对普通人而言,一个环境讲规则、凭能力、论公平,便是它最大的魅力。

02

专栏作家连岳分享过读者晓军的故事。

晓军从省会医科大毕业后,家里人觉得大城市竞争太激烈,回老家生活更安逸。

于是,他回到老家,进了镇医院。

镇医院工作清闲,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玩电脑。

身边的朋友也都好吃懒做,晓军经常跟他们混在一起,慢慢也染上抽烟、打牌的坏习惯。

几年过去了,他仍旧是个基层员工,拿着基本工资,整天混日子。

人性都贪图舒服,生活的环境太安逸了,人的斗志自然就会减退。

待在小地方,拘泥于狭小的一方天地,就只能受困于逼仄的生活。

罗振宇说,人才的成长最有效的无外乎3个方面:

1.去大城市;2.去牛人扎堆的地方;3.去业务氛围最浓厚的公司。

以上这三个条件,在一线城市都能得到满足。

十几年前,我离开安徽老家的小镇,来到北京成为一名记者。

那时还是纸媒的黄金时代。

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天刚亮就套上外套、穿好球鞋匆匆出门,跑现场、做采访。

拿到一手材料后,又立刻赶回报社写稿,经常熬通宵。天亮时出门吃个早饭,回来继续写。

在北京摸爬滚打的那几年,是我成长最快的阶段,也练就了一个媒体人该有的专业能力。

后来,我抓住新媒体的机遇,回到合肥创业。得益于之前十几年在北京做内容打下的基础,我比很多人更清楚什么是好内容。

洞见这个账号起步不算早,但只用了短短几年,就做出了极大影响力,成了行业头部。

而且我在北京工作期间,身边有不少朋友都是来自天南海北。

不少人在一线城市奋斗了几年,如今回到老家,因为有一线城市的工作背景,他们在老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很多人觉得一线城市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

我想说的是,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其实也是在激发你的潜能,倒逼你成长。

回过头你会发现:自己成长最快的时期,往往是压力最大、挑战最多的那段日子。

那些曾经让你夜不能寐的项目,成了你简历上最亮眼的一笔;那些曾经将你逼到绝境的挑战,成了你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你,或许经常感到疲惫,但请你相信,这种环境下逼出来的能力,是谁也拿不走的核心竞争力。

03

著名培训师李强曾提出一个观点:赚钱,要尽量去人多和钱多的地方。

哪里的人和钱最多?毫无疑问,是一线城市。

城市越大,机会越多,资源越丰富,你能赚到的钱就越多。

我有个表弟,在老家做了五年设计师,月薪始终在四千左右徘徊。

去年,他鼓起勇气去了上海,仅用半年时间,月薪就涨到了一万二。

做的同样是设计工作,为什么收入翻了近3倍?

这就是一线城市的魅力:这里愿意为专业买单。

它从不亏待努力的人,只要你愿意比别人多加班、多学习,就能拿到更高的工资。

著名媒体人陈立飞刚满30岁的时候,年收入就过百万。

但在几年前,他只是三线城市的中学老师,年收入不到十万。

他每天按部就班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下班后和朋友聚会,日子过得安稳舒适。

但在夜深人静时,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枯燥生活让他感到厌倦。

后来,他果断辞职去香港读了硕士,毕业后辗转到了深圳发展。

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忙工作,连续三年,除了春节回家过年,平时从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

就这样,随着能力一点点提升,他的事业很快打开了局面,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一线城市相比其他城市机会更多,收入更高,这是普遍的共识。

做销售的,小地方一个月挣4000 块,在大城市一个月挣2万很常见;

做技术的,小地方月薪8000到头了,在大厂努力三年,年薪30万不是难事。

一位深圳的程序员说:这里加班虽然辛苦,但看到银行卡余额增长的速度,就觉得一切都值。

普通人最好的来钱方式,就是去大城市里的大公司上班。

如果你正年轻,也渴望改变,不妨到一线城市试试,这里或许艰难、辛苦,但从不辜负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

知乎网友分享过一段话: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心怀一个不平凡的梦想,那么你该如何走上圆梦之路?

答案显而易见:去大城市。”

一线城市有无数的机会、资源和挑战,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

这注定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但绝对不是一条无意义的路。

我很鼓励大家,趁着年轻,去一线城市闯一闯。

哪怕最后你没留在哪里,你也会因此变得更强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