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房企以加法破局,为楼市构筑信心根基 | 住见
创始人
2025-08-28 01:07:29
0

楼市深度调整期,“信心”成为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词——市场观望情绪浓、购房者安全感弱、行业对民企实力存疑,多重压力下,民营房企如何突围?

羊城晚报记者日前随同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进行调研发现,“做加法”是民营房企给出的破局答案。一度停滞、重新出发的南沙区阳光城丽景半岛,不满足于能交付的底线,而是以增加投入、提高品质等方式,重塑民企信用,为行业探索出未来发展路径。

当不少企业缩减成本以求“过关”时,阳光城相关人士介绍,丽景半岛单盘追加投入了超 2000万元打造“9+3产品力升级方案”:新增超45米的西主入口、车库打造高定龙鳞星空顶、宋韵美学中央水景、以室内精装标准打造泛会所等增配,每一笔额外投入都指向“超预期兑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用真金白银夯实的产品力,能让业主、让市场看到民企对“好房子”的坚守。

所谓“加法”,是超越合同的投入实干,也是交付力与信誉度的持续叠加。交付力是房企特别是民营房企的“生命线”,数据显示,2024年阳光城华南区域公司5城6项目共交付超3000套,不仅“能交付”,同时实现超预期兑现。对购房者而言,“如期交付+品质超标”的双重兑现,消解了“买民企房不稳当”的担忧;对行业而言,这种“不止于交付”的标准,重新再现了民企的责任与实力。

实际上,近年来,除了阳光城集团外,融创、龙湖、旭辉、新城控股、敏捷等一众民营房企均在积极保交付并努力实现品质交付,以长期主义替代短期价值。对市场而言,这样的民企实践,正是“保交楼、稳民生”的鲜活范本,为楼市稳定注入实质性力量。当然,交付之后的物业服务质量,也需同步跟得上。

当下楼市的复苏,既需政策托底,更需企业主动作为。民营房企不宜困于收缩焦虑,而可以通过聚焦产品、深耕服务、积极兑现等方式,重建市场信任,为行业注入复苏信心。一如“阳光城集团”的名字一样,用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实践冲破阴霾,是为房企的发展之道。

文、图 | 记者 陈玉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