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AI发展的制高点,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这不仅涉及到科研机构和高校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的突破,更需要企业界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全球智慧,共同攻克技术难关,共享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引领AI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此外,鼓励跨领域合作也是关键,AI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通过不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激发更多创新思维,发现新的应用场景,加速AI技术的普及和深化,从而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今年春节,中国AI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的开源模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爆款。飞腾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带领团队完成“中国芯”与DeepSeek的全面适配。他认为这表明中国的创新土壤可以孵化出世界级高科技公司。
这个创新故事影响的远不止是科技圈。作为国产CPU设计研发的国家队,飞腾公司最近接到很多行业企业的请求,希望针对不同行业对大模型和个性化智能体的需求定制化研发芯片。
郭御风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一直关注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他调研发现,集成电路和AI领域急需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高校课程体系更新滞后于技术迭代,学生实践能力与产业需求脱节。产学研协同机制也不够健全,校企合作缺乏长期稳定的联合攻关平台,高校科研未能有效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多数高校仍依赖国外软硬件教学工具,制约了本土人才培养能力提升。
近年来集成电路专业被设为国家一级学科,众多高校纷纷成立集成电路学院。与两三年前相比,毕业生的专业性逐年增强,但仍存在问题。比如,近两年高校相关专业教学过于偏重人工智能应用、软件体系等,一些高校计算机学院的核心必修课取消或弱化了专业课程,导致学生缺乏基础体系的扎实培养。他建议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校企产学研合作深耕细作,为培养新质劳动力创造正向激励环境。
近期,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是国产单机游戏、动画电影、人形机器人等,都在全球引起了轰动。郭御风认为,这些优秀企业和产品涌现的背后,离不开国家近年来深入实施的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的爆发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需求驱动倒逼技术迭代升级,国产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国产通算处理器芯片和智算处理器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飞腾正推动腾云S5000C、飞腾腾锐D3000等产品与国产大模型的深度适配,未来将在智慧医疗、工业质检等领域形成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