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中国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城市分化加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国内城市的投资价值及潜力备受关注。
8月26日,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独家发布了202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指数》,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包揽前四,杭州、成都、武汉、苏州、南京、重庆分列五至十名。该榜单突破了传统GDP或人口总量排序逻辑,从经济基本面、人口与人才、基础设施、政策与环境、市场与风险、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的,全面展现中国城市投资价值及潜力,折射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50强城市分布呈现“东强西进、南北联动”多元格局。“北上广深杭”凭借经济活力、基础设施、政策支持、人力成本、未来产业布局等优势凸显投资价值,杭州、苏州、南京、青岛、宁波、厦门等东部沿海城市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完善的产业体系或对外开放优势尽显投资潜力,成都、重庆、西安等西部城市通过政策与产业互补发力,武汉、长沙、合肥等中部城市凭借交通枢纽和科教资源崛起,沈阳、太原、呼和浩特等北方城市则在转型中孕育新机遇。
深圳以微弱优势占据榜首,综合指数95.07分,在人口结构与人才吸引力、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市场需求与抗风险方面表现突出。深圳通过人才住房补贴、落户便利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吸引优秀人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推动深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位居次席,综合指数94.34分,在经济基本面、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上海自贸试验区蓬勃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能级不断提升,为企业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在此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体现了上海在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金融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的优势。
北京位列第三,综合指数93.70分,在政策支持、人才吸引力、未来产业等方面的得分较高。北京依托丰富的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和强力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较早且成果丰硕,同时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中关村汇聚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人才,是北京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广州排名第四,综合指数92.16分,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表现优异。用“一线城市的配套资源、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来形容广州一点也不夸张,广州不仅拥有成熟的商贸体系,更有满足不同口味需求的美食文化,加上气候温和以及包容开放兜底,成功打造了“既能奋斗又能生活”的全国宜居城市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排名第五,各项指标表现出色且均衡。在优良肥沃的营商环境滋润下,创新之芽破土而出、拔节生长,“杭州六小龙”等科技新锐企业强势崛起,构建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带动了杭州数字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提升了杭州作为创新策源地的国际影响力。
从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是GYBrand中国最具投资价值50强城市的主要聚集地,在政策支撑、产业协同和资本聚集方面优势明显。
东部沿海地区中,上榜城市数量在榜单中占据较大比例。在TOP10城市中,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南京等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比如,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协同发展,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以广深为核心引擎,带动佛山、东莞、珠海、惠州等周边城市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群。
在中部地区中,武汉、长沙、合肥等城市表现突出,吸引众多企业落地投资。武汉凭借交通枢纽和科教资源等优势,以科创赋能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等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提质扩量增效;长沙正深化产业链群耦合,加快工程机械、安全计算系统、新型储能材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合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聚链成势,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正加速起势。
在西部地区中,成都、重庆、西安等城市排名较为靠前,极具投资潜力。成都和重庆作为成渝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互补性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成渝地区“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清单》的发布更是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正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汽车、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支柱产业的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东北地区中,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城市排名停滞不前,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是主要制约因素。不过,作为老牌工业城市,沈阳正在加快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攀“高”向“新”逐“绿”,未来有望提升其投资价值;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让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成为了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在华北地区中,石家庄锚定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力推主导产业集“群”向“新”,营商环境持续向“优”而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太原正加快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着力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之一,呼和浩特通过绿色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
在华南地区中,海口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行动,以制度集成创新为中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建设,打造“六个之城”。
(一)现状
产业多元发展:各城市不再单纯依赖传统产业,而是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比如深圳、杭州正在抢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发展高地,苏州正在从“制造大市”向“智造枢纽”蜕变,打造新型工业化的“苏州样本”。
区域协同深化: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区域协同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协同、功能互补等方式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提升区域投资价值。
重视人才与创新:人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为此,各大城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同时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趋势
数字化转型加速:各大城市通过加大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基建的投资力度,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将继续成为城市投资的重要领域。
全面推进绿色转型:随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政策落地,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领域将成为城市投资的新热点。
城市群一体化深入: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分工更细化,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城市群整体的投资价值。
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独家编制的2025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50强指数》榜单,并不是简单按照GDP规模或人口总量排序,而是综合考量了经济、政策、人口、人才、宜居、营商环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投资风险、未来产业、可持续性等要素。从完整名单来看,一线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多元的产业结构与丰富的配套资源,投资价值稳固;部分二线城市以政策吸引人才,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投资潜力较大;许多三四线城市由于人口外流、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相对不足,投资价值有限。
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金良鑫表示:“这份榜单展示了中国城市在投资价值及投资潜力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城市投资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出台可落地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指数,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持续提升城市投资价值,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