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募股权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一家成立超十年的机构正以独特的 “跨境基因 + 硬科技布局” 脱颖而出 —— 北京疆亘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疆亘资本”),作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编号:P1061530),自 2012 年在北京成立以来,已在上海、香港、北美及哈萨克斯坦搭建起全球化分支机构,业务覆盖股权投资、并购重组、不良资产投资等多元领域,累计运作超 40 个项目、成功退出超 20 个,总规模突破 90 亿元,成为兼具产业深度与全球视野的另类资产管理标杆。
从跨境实体到硬科技独角兽:一条清晰的战略进化路径
疆亘资本的成长轨迹,始终紧扣 “全球化布局” 与 “产业趋势” 两大关键词。2012 年成立之初,公司便以海外实体项目破局,哈萨克斯坦油田、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水电站两大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其奠定了跨境投资的基因;2014 年,北美油气田并购项目落地、凯迪电力与伊赛牛肉产业基金相继成立,标志着其从 “单一项目投资” 向 “产业基金 + 跨境并购” 的初步转型。
真正的战略跃迁始于 2016 年 —— 这一年,疆亘资本不仅设立家族财富管理基金,更精准押注京东金融、奇安信、孚能科技等明星企业,提前布局 TMT 与新能源赛道;2018 年,公司与国资背景资产管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携手北京大学成立家族财富管理发展基金,进一步夯实 “国资 + 学术” 双背书的资源壁垒;到 2020 年,疆亘资本已成为 23 亿元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人,同时投资威马汽车、云从科技、屹唐半导体等独角兽企业,完成从 “跨境能源投资” 到 “硬科技核心赛道” 的全面聚焦。
五大业务矩阵 + 五大赛道聚焦:构建 “风险可控 + 收益多元” 的投资体系
在业务布局上,疆亘资本形成了私募股权投资、夹层投资、产融发展、财务顾问、不良资产投资五大核心板块,且每个板块均有明确的差异化打法。以私募股权投资为例,公司聚焦成熟期与 Pre-IPO 企业,通过 “深度尽调 + 投后增值 + 多元退出” 的全流程服务,挖掘企业长期价值;而夹层投资则主打 “固定收益 + 浮动收益” 模式,重点筛选五大 AMC 与地方政府扶持项目,兼顾收益与风险平衡。
赛道选择上,疆亘资本牢牢锁定 TMT、能源环保、生物医疗、新材料与高端装备、金融服务五大领域,且在每个领域均有细分布局:TMT 板块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硬科技方向,能源环保领域深耕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生物医疗则聚焦医疗器械与高端化学药。这种 “宽领域 + 深垂直” 的布局逻辑,既避免了单一赛道波动的风险,又能精准捕捉产业红利 —— 正如其投资京东数科、奇安信、云从科技等案例所示,均踩中了数字经济与 AI 发展的关键节点。
80% 海外背景团队 + 顶级智囊团:人是投资的核心资产
支撑疆亘资本战略落地的,是一支兼具国际视野与产业经验的核心团队。据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核心成员 80% 以上拥有海外专业背景与从业经验,核心高管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深耕多年。创始人王建英作为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硕士,主导过多笔能源、矿业、大消费领域的国内外并购项目;董事合伙人李宏伟出身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曾负责大型基础设施与能源投融资;胡仲江则以十年投资管理经验发起设立近 300 亿元规模的产品,行业积淀深厚。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 “专家智囊团”—— 战略顾问向松祚师从 “欧元之父” 蒙代尔,是中国农业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与汇率政策领域拥有权威话语权;产融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汪晓宇主导过新西兰泛太平洋公司海外并购、迁安化工 IPO 等项目;特殊资产事业部总经理王骏则有 16 年不良资产处置经验,曾参与招商银行 27 亿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这种 “核心团队 + 外部智囊” 的配置,让疆亘资本既能精准判断宏观趋势,又能把控项目落地细节。
从上市公司并买到海外能源布局:多元化案例验证投资能力
检验 PE 机构实力的最终标准,是项目退出与回报能力。在私募股权领域,疆亘资本投资的字节跳动、奇安信、威马汽车、屹唐半导体等企业,均已成为各自赛道的头部玩家;并购重组业务则覆盖中金黄金、焦作万方、掌趣科技等上市公司,展现出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固定收益领域,衡水志臻中学、金科地产等项目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健回报;海外市场方面,德克萨斯州油气田并购、刚果石油勘探、白俄罗斯水电站等项目,持续贡献跨境资产配置价值。
这些案例背后,是疆亘资本 “以投行为优势、以并购为主体、以主动管理为核心” 的另类资产管理逻辑 —— 通过产业基金绑定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借助跨境资源挖掘海外优质项目,再以专业的投后管理与资产处置能力实现退出。正如公司使命 “成就你的事业” 所传递的,疆亘资本不仅是资金的管理者,更是企业成长与产业发展的 “陪跑者”。
【创投观察】:站在当前硬科技与全球化资产配置需求上升的节点,疆亘资本的十年探索或许提供了一种参考:对于 PE 机构而言,唯有将 “全球化视野、产业深度、风控能力” 三者结合,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造价值。未来,随着政府引导基金与国资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硬科技赛道的持续升温,这家兼具跨境基因与产业情怀的 PE,或将迎来更大的成长空间。
下一篇:咬定低位横盘消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