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8毛包邮全国”,小商家月增万元成本
创始人
2025-08-26 20:06:41
0

“快递费涨价了,电商人天塌了。”社交媒体上,做电商的老板们发布多条“焦虑”动态。


近日,电商重镇广东、浙江多家快递公司目前已对电商客户涨价。其中,广东是重点调价地区,每件调价幅度在0.3元至0.7元之间,同时还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看似只有几毛钱的浮动,但对于依赖低价走量的“9.9元包邮”电商小商户而言,快递费每上涨0.1元都可能直接吞噬掉大半利润;刚起步的新手卖家,也因议价能力弱,成为快递费涨价的“首当其冲者”。


部分商家向《IT时报》记者表示,不敢轻易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只能先自行承担。


快递费这根“成本弦”的绷紧,正悄然改写小商户的定价策略、客户留存乃至生存根基。


一、小商家涨价0.4元,利润降3%


“我用的是圆通,在八月初就收到了快递费涨价0.4元的通知。”广州做穿戴甲生意的电商老板米可(化名)告诉《IT时报》记者,自己售卖产品重量都在0.1千克左右,价格以9.99元、16.99元、18.99元等居多,最高也不会超过25元,属于小商品。销量虽不算大,但每日也要寄出150~200件订单快递。


“快递费就是‘量大才敢谈价’,我去年刚起步时,日均只有70单,每单快递费要1.8元。”米可回忆,为了压低快递成本,她花了近一年时间提升单量,才把价格从1.8元谈到1.6元,“好不容易省下来的成本,现在直接涨回2元,等于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


随后米可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纯手工制作的穿戴甲,原料、制作、快递等成本平均在6~7元,若按9.99元出售,利润也就三五元。“加上涨价的0.4元,利润下降了约三个百分点。”


若按主打款9.99元售价计算,每单利润原本能维持在3~5元;如今快递费涨了0.4元,利润空间被直接压缩,“算下来利润差不多降了3个点,本来就薄的利润,现在更‘抠’了”。


同样被快递费涨价困扰的,还有东莞美妆电商从业者雅雅(化名)。她收到的调价通知更“狠”,每单涨0.7元。“我每天要发600单左右,单这一项,每天就得多掏420元,一个月下来新增成本超1.2万元。”雅雅直言,美妆品类利润本就透明,这笔额外支出直接让她的月利润“砍半”,“和同行聊下来,不同地区、不同快递站的涨幅不一样,0.4~0.5元是普遍情况,我这0.7元的涨幅,真是心在滴血”。


面对利润下滑,小商家们只能各寻出路。米可开始在包装上“抠成本”,把原本的定制气泡袋换成通用款,取消了随单附赠的小贴纸;雅雅则打算取消店铺内满减优惠券。“不到万不得已,真不敢涨商品价,毕竟小商品客群对价格特别敏感,涨价1毛钱都要反复掂量。”雅雅坦言。


对于这些依赖快递发货的小商家而言,快递费并非可自由调控的成本,而是直接绑定利润的“硬支出”。在商品售价难上涨、原料成本未下降的双重挤压下,快递费的每一次上调,都在考验着他们的生存韧性。



二、快递员派费暂未上涨


据广东省邮政管理局数据,去年,广东省快递业务量达到425亿件,占全国的24%,连续16年稳居全国首位;快递业务收入为3040亿元,在全国占比22%。


然而,快递的价格却越“卷”越低,“0.8元发全国”的快递费就出自广东省。尽管低价格能惠及电商商家,也让消费者享受红利,但长期来看,牺牲的是快递的服务质量与行业利润,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如今,快递费开启上涨趋势,消费者与商家关心“价格涨了,末端服务能否跟上”,而快递网点老板与快递小哥更关注“涨价能否落到自己口袋里”。



“说实话,快递费涨价对我们来说,很难在收入上有实质提升。”一位广东快递网点老板丁勇(化名)向《IT时报》记者直言,一方面,电商客户对快递价格高度敏感,涨价后很可能转向报价更低的同行;另一方面,为保住客户与市场份额,不少网点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响应涨价,实际悄悄维持低价,导致涨价流于形式。


他进一步解释,快递费上涨是市场层面的价格调整,而网点的派费由快递公司内部分配决定,核心取决于网点的客户量、快递单量与服务质量,“两者没有直接关联,涨价大概率落不到我们头上”。


另一位广东网点老板张文(化名)则担忧“内卷区域转移”的问题:目前广东、浙江是快递费涨价的主要区域,但河北、湖南等省份仍处于快递费“价格洼地”,电商客户可能将发货地址转移至这些未涨价地区,导致低价竞争从广东等传统“产粮区”扩散到其他区域。更关键的是,部分拥有电商业务的直营快递企业并未参与此轮涨价,凭借低价优势持续吸引客户,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即便其他城市跟进涨价,最终效果也会很有限”。


电商商家的选择也印证了这一点。雅雅(化名)就透露,若当前与快递的“锁单期”(商家与快递方约定的固定合作周期)价格未下调,到期后她会考虑更换发货地区与快递公司,转向报价更低的合作方,“哪里便宜就往哪里去”。


作为快递末端服务的核心力量,快递小哥们的收入也未因涨价迎来改善。多位快递小哥向记者表示,截至目前,未收到任何关于上涨派费的通知,收入仍依赖送单量与服务提成。


三、快递行业“反内卷”打响


谈及此轮快递费涨价,圆通、极兔、中通等主流快递企业均表示,此举是为响应国家邮政局反对行业“内卷”的号召。


事实上,国家邮政局此前已多次释放规范市场秩序的信号。7月8日,局党组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并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7月29日,在快递企业座谈会上,又再次强调需积极推动解决“内卷式”竞争与农村地区取件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维护行业良性发展业态。



这一政策导向被业内视为扭转行业长期价格战的关键契机。在此之前,中通、韵达等企业曾尝试在部分地区上调快递费,但受限于行业竞争格局,价格执行机制难以统一,涨价举措很快被新一轮电商价格战淹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指出,当前快递行业“量价倒挂”现象极为突出,尤其是加盟制快递企业,“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不仅面临产能过剩、低水平运营的困境,末端网点的生存压力也持续加大;与此同时,快递员的保障机制也亟待完善,其收入水平与派费标准长期处于失衡状态,这些都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赵小敏认为,行业“反内卷”的核心在于改变竞争逻辑。从过去“以价换量”的低价竞争模式,转向“以质取胜”的差异化竞争。这一转变可能带来多重变化,例如快递包邮机制或出现调整;从趋势来看,在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递行业价格有望逐步上调。


“价格上调过程中也将伴随行业洗牌,预计会出现企业并购、整合与重组,部分竞争力不足的从业者可能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或将进一步提升。”赵小敏表示,为适配“以质取胜”的新逻辑,快递企业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服务能力与解决方案;而快递员的收入水平与派费机制,也有望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综合来看,后续多地快递费上调或将成为行业常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