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印都买俄罗斯石油,为何美国不制裁中国?美国副总统万斯实话实说
创始人
2025-08-26 08:50:58
0

美国副总统万斯一句“对华关税已高”的论调,看似是华盛顿对华政策的表述,实则悄然揭开了其在中美印三国之间的双重标准。

当印度同样购买俄罗斯石油时,却面临被额外加征关税的命运,而中国却能安然无恙地继续交易,这种鲜明的反差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算计?我试图将焦点拉近,深入审视在这场大国博弈中,“实力决定待遇”这一冰冷法则如何被具体量化。

首先,让我们翻开贸易的账本。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高达5000亿美元,而印度仅为86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体量差异,决定了任何制裁措施对两国造成的“痛感”截然不同。若美国对中国大幅提高关税,美国的超市货架上的商品价格将迅速攀升,而选票的压力也会立刻反噬决策者。相比之下,印度出口规模较小,加税后的影响更为分散,美国消费者甚至可能对此毫无察觉。这正是经济学中最残酷的“比较优势”法则:伤害中国,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美国自身;而伤害印度,对美国而言则未必会带来同等程度的负面影响。

再者,审视两国与美国的金融联系。中国持有高达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并且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外汇市场操作的重要参与者,对美联储的回购市场提供了关键的流动性支持。一旦制裁升级,北京只需略微调整减持策略,便可能引发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并导致美股市场的剧烈震荡。而印度在美资产规模相对有限,难以引发同等级别的金融风浪,这使得华盛顿在对印度采取强硬措施时,顾虑更少。

此外,供应链的深度是另一重要考量。苹果、特斯拉、波音等众多美国知名企业都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其数百万的美国就业岗位与这些工厂的运营息息相关。尽管印度被寄予厚望,但“印度制造”目前仅能在部分产品上(如手机外壳)实现本土化生产,而核心零部件的组装与转运,仍需依赖中国。制裁中国,意味着整个供应链的可能断裂,美国企业将不得不独自承担由此产生的巨大成本。而印度,至少在华盛顿的盘算中,是可以被轻易替代的。

军事维度的考量同样赤裸裸。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太平洋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迫使美军航母编队在每一次前推部署时都需重新评估潜在的风险。尽管印度海军在印度洋地区活动频繁,但其军事力量尚无法在第一岛链内为美国提供同等量级的战略威慑。因此,美国需要中国在危机时刻保持克制,却无需对印度有所顾忌。

国际话语权的差异则更为微妙。中国能够将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进行深度炼化,再出口至欧洲市场,从而间接影响全球能源价格。印度在体量上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华盛顿自然认为可以将印度作为谈判的筹码。万斯口中“结束贸易战”的说法,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表达,其本质上是承认美国在通货膨胀压力与选票得失之间已无多少回旋余地。尤其是在2024年这个大选年,任何对华采取的强硬措施,都会被政治对手渲染成“增加美国民众的负担”,政治算计压倒了所谓的“价值观同盟”,这构成了民主党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然而,这种双重标准并非没有代价。新德里深知,自己不过是被当作牵制中国的一枚棋子。印度莫迪政府虽然高调宣扬自己是“全球南方”的领导者,但在关税大棒面前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印度国内舆论已开始质疑“印太战略”的实际效用,“美国靠不住”的论调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成为热门话题。华盛顿或许不在意印度网民的情绪波动,但却无法忽视印度在国际多边场合的配合度。金砖国家扩容、推动本币结算等议题,若少了印度的支持,美国所构建的围堵中国的网络便会出现明显的漏洞。

更长远来看,这种双重标准正在悄然透支美国的信誉。当世界各国都看到,即使“顺从”也可能遭受不公平对待时,它们便会加速寻求替代性的合作选项。人民币结算、非美元支付体系等因此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推广动力。讽刺的是,美国本想通过区别对待来分化中印关系,却可能适得其反,将印度推向更深层次的战略自主。而中国则借此机会,进一步强化与俄罗斯、伊朗、沙特等国的能源合作,从根基上动摇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体系。

有人将这一切视为“新冷战”,我则更愿意称之为“制裁的边际效用递减”。每一次看似精准的“双标”,都在无形中削弱着制裁本身的威慑力。

回到最初的问题:美国为何敢于制裁印度,却不敢对中国施加同等力度的制裁?答案并不神秘,它清晰地写在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中,写在iPhone的生产线上,也写在美国航母编队的航迹里。当实力差距被量化成可计算的风险时,所谓的“价值观同盟”便会迅速退居次席,让位于冷冰冰的成本效益分析。这并非什么阴谋论,而是国际关系运作的日常写照。

唯一值得玩味的是,印度是否甘心永远充当那个可以被牺牲的角色?莫迪政府表现出的“委屈”,或许只是一种策略性的表演,其真正的战略意图,或许隐藏在印度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曲线图之中。与此同时,中国则继续利用贸易顺差为自身争取技术发展的窗口期,并将每一次外部压力都转化为内部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演,但却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当年英国曾以炮舰政策维护其鸦片贸易,如今美国则以关税壁垒来巩固其金融霸权。剧本不同,但逻辑却惊人地一致:谁掌握了结算权,谁就拥有了豁免权。中印两国同为俄罗斯石油的买家,却享受着截然不同的待遇,这不过是这套逻辑又一次生动的现场演示。

真正值得我们追问的,并非美国为何采取双重标准,而是这种双重标准还能维系多久。当印度炼油厂开始尝试使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石油,当中国的C919飞机成功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认证,那一天,天平必将再次倾斜。到那时,美国副总统或许不得不发明新的委婉措辞,来解释为何豁免名单又一次发生了变化。

而我们这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唯一能做的,便是牢牢记住:实力固然是关键,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窗口,则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将制裁的压力转化为国产替代的动力,印度则将关税的阵痛转化为寻求多边结盟的契机。这两种不同的路径,哪一种更能引领未来的走向,答案或许就隐藏在下一轮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之中。

故事尚未结束,子弹还在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