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无论志达精密在短期内是否还会重启北交所上市申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撤”将大幅拖延志达精密的上市进展。就在志达精密此前上市申请久而未果之际,北交所就已经受理了近百家企业的上市申请,按照上市审核推进的顺序,就算志达精密能够在此次上市辅导验收完成函有效期内再度顺利完成上市申报,但要最终实现北交所上市,恐怕也还需要一段颇为漫长的等待。
作者:赵 擎@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两个月前,随着A股首发上市申报环节在趋严监管近两年之后再度“开闸”,北交所也迎来了一大批跃跃欲试的闯关者。
仅2025年6月,就有近百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获得了北交所的受理,创下了北交所近年来单月上市受理数量的峰值。
几人欢喜,几人忧。
虽然北交所上市受理的数量已创下新纪录,但仍有失意者被拒之在申报的大门外。在这批成功进入上市审核流程的“幸运儿”们开始逐次接受北交所问询之际,于少有人关注的角落里,数家在上市申报环节就已“掉队”的企业,还在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十余天前的2025年8月13日,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波信息”)不得不宣布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请,在此之前,其已向北交所递交上市材料两月有余,但却迟迟未能获得受理(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十年前IPO上会前夜遭商标诉讼精准狙击,天波信息重启A股闯关路却遭北交所拒之门外:上市申请申报两月未果无奈撤回!》)。
天波信息是在2025年6月3日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彼时的它,也是在当天刚刚才收到广东证监局对其下发的北交所上市辅导工作的验收完成函,便紧锣密鼓地以无缝连接之势迅速向北交所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但天不怜见,天波信息暂时还是未能用“时间”换来上市的“空间”,这也使得其成为了发端于2025年6月的这批北交所上市申报潮中首家确认放弃资本化推进的企业。
仅仅过了不到十天,日前,又一家在前述北交所上市申报大潮中“掉队”的企业也无奈接受了失败的命运。
2025年8月22日,广东志达精密管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志达精密”)发布公告称,在此前一天公司已召开相关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申请材料的议案》。
志达精密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时间较天波信息更晚一些。
2025年6月25日,志达精密才收到广东证监局对其出具的上市辅导验收工作完成函,和天波信息一样,在完成上市辅导工作的当天,志达精密也生怕“夜长梦多”似的,立即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
毕竟,对于此次上市,志达精密足足用了近三年时间才完成其前期的上市辅导。
在2025年6月25日后至今,北交所共受理了多达66家企业的上市申请,但志达精密的名字却始终未能出现在北交所上市受理的名单中。
同样经过近两个的等待无果,志达精密蹈入了天波信息的“覆撤”,成为了2025年下半年以来第二家在上市申报环节就被北交所“拒之门外”的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志达精密为一家专注于中小口径精密焊管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根据生产工艺不同,志达精密产品可分为焊接精密钢管和汽车管型零部件。焊接精密钢管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同时,也应用于家居办公、健身器材、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汽车管型零部件则是对焊接精密钢管进一步机加工制成的汽车专用管件。
据志达精密在2024年6月申报新三板挂牌而公布的相关材料称,其是国内少数具备钢材卷板加工、精密制管、热处理、机加工等全流程生产能力的汽车中小口径精密焊管生产企业,也是国内少有的产品几乎全覆盖汽车所有金属管件的领先企业。
在经营规模和研发投入上,志达精密对上市门槛较低的北交所而言,可谓“屈尊”。
在过去的2024年中,志达精密的营业收入已顺利突破10亿大关,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7629.3万,这也使得其当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保持在了15%以上。
对照起大多数企业所选择的北交所上市规则中要求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 1500 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 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8%”,志达精密轻而易举就已满足。
在对企业创新性评价最重要的研发投入指标上,志达精密也同样不遑多让。
虽然在2022年至2024年这“近三年来”,志达精密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皆在2%左右,但平均研发费用金额也达到了2000万,这也远超过了北交所对拟上市企业创新性量化指标中所规定的“研发投入金额较大,最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金额在 1000 万元以上”的要求。
诚然,从基本面上看,志达精密申报北交所上市应是相当有把握的。
但最终却“翻船在了阴沟”里,连北交所的“门”都未能踏进。
志达精密在上述撤回上市申请的公告中并未透露具体原因,仅表示“本次撤回上市申请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此后,其还补充称“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进展情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从志达精密的相关表态以及结合其经营状况来看,其应不会就此轻易放弃上市计划的,筹谋多年的它,应该还会择机再次启动相关资本化的部署的。”有曾与志达精密有过接触的中介机构人士向叩叩财经透露。
事实上,即使目前志达精密已宣布撤回了北交所上市申请,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此次北交所上市计划的完全告败。
按照证监会最新修订并实施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下称《上市辅导规定》)相关规定,上市辅导的验收工作完成函有效期为十二个月,“辅导对象未在验收工作完成函有效期内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的,需要重新履行辅导及辅导验收程序。”
志达精密此次上市辅导验收完成函的下发日为2025年6月25日,也即是说,在2026年6月24日之前,志达精密仍有机会继续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而无需重新履行上市辅导等有关程序。
“北交所对企业的上市申请不予受理,主要源于三大类问题,如申报资料不齐备且未按要求补正;发行人及有关人员或相关中介机构不具备或受限有关资质;存在尚未实施完毕的股票发行、收购、股票回购等等情形。”上述中介机构人士告诉叩叩财经,而志达精密则很可能是因发行上市文件中需要补充相关材料,一时间又难以在规定时间里完成,遂不得不撤回相关申请,以观后效。
无论志达精密在短期内是否还会重启北交所上市申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撤”将大幅拖延志达精密的上市进展。
正如上述所言,就在志达精密此前上市申请久而未果之际,北交所就已经受理了近百家企业的上市申请,按照上市审核推进的顺序,就算志达精密能刚在此次上市辅导验收完成函有效期内再度顺利完成上市申报,但要最终实现北交所上市,恐怕也还需要一段颇为漫长的等待。
1)曾觊觎A股主板IPO多时的志达精密
或许连志达精密自己也不曾想到,当年自己“瞧不上”的北交所,如今却成为了自己高攀不了的存在。
志达精密启动此次上市计划可追溯至三年前的2022年8月9日,当日志达精密与东莞证券签订了《广东志达精密管业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辅导协议》。
2022 年 08 月 12 日,广东证监局对志达精密报送的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予以受理,志达精密由此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拉开了其向A股冲刺的序幕。
当年的志达精密所确定的上市目的地,也并非如今的北交所,而是直指A股上市门槛最高的深交所主板。
按照志达精密的经营状况,彼时的它也的确有向主板IPO一试的机会。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志达精密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9.1亿,对应的扣非净利润也超过了6700万。而在接下来的2023年中,虽然志达精密的营业收入仅小幅增长至9.45亿,但对应的扣非净利润却大涨至9072.23万元。
2023年初,随着注册制在主板的全面落地和实施,深交所对主板IPO企业给出的市值和财务指标之一为“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者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
但志达精密却因上市辅导久未完成验收,终究并未抓住主板注册制改革的“红利期”。
2024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深交所制定修订了相关配套业务规则,其中就包括了《股票上市规则》。
在深交所新修订的上市规则中,主板IPO的第一套上市标准则将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指标由1.5亿元提高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由6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
此时,仍处于上市辅导期的志达精密就眼见自己已难以满足此前制定的主板IPO上市要求了。
于是乎,在2024年7月,志达精密赶紧向广东证监局申请将上市辅导备案申报板块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变更为北交所。
2024 年 12 月 16 日,广东证监局才正式核准了志达精密上市板块变更的申请。
在此期间,志达精密也才迅速调转“船头”,向北交所驶来——2024年6月25日,向新三板递交了挂牌申请,并在同年8月底即顺利登陆新三板,2025年4月14日,志达精密成功调入新三板创新层,到此,只待时机成熟,志达精密便已做好了申报北交所上市的所需准备。
2025年4月,在经过了多达11期的上市辅导工作开展后,志达精密才总算进入了上市辅导的验收环节。
两个月后,也正是在一年前其申报新三板挂牌的同一天,志达精密的北交所上市辅导终于获得验收完成函。
正当志达精密踌躇满志的上市计划即将展开时,还是被当头棒喝了。
2)业绩风险渐释,研发人员大批裁撤
“志达精密如果还要继续启动上市计划的话,如何避免业绩波动带来的影响是其需要持续面对的风险。”一位来自于以北交所业务著称的某中型券商资深保荐代表人向叩叩财经表示。
在过往的多起案例中,业绩的波动往往成为了压倒拟上市企业资本之旅的最后一根稻草。
的确,在2023年扣非净利润一度超过9000万后,止步于此的利润规模,不仅断送了志达精密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梦想,也甚至可能连北交所上市都或存不确定性。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志达精密的经营态势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2024年中,志达精密的营收突破10亿规模,同比增长10.93%,但扣非净利润却不增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录得7629.3万元,同比下滑近16%。
之所以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形,则是源于在2024年中,志达精密的营业成本增幅超过了其营收增幅所致。
数据显示,2024年,志达精密的营业成本则高达8.86亿,同比增长15.11%。
对此,志达精密给出的解释是“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扩大成本相应增加及人员增加带动职工薪酬增加等所致”。
志达精密没有说谎,在2024年中,其员工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数据显示,在2024年初,志达精密员工总数为720人,但到了2024年底,其在职员工数量则已高达889人,其中新增员工303人,离职员工数为134人。
在总员工规模急速膨胀的同时,志达精密另一指标的变动却让人不得不警惕——其研发人员数量不但未增反而在大幅裁减。
据叩叩财经获得的一组数据显示,在2024年初时,志达精密研发人员数量还曾达到55人,占其同期员工总数的7.6%。但到了2024年底,其研发人员的数量已减少至39人,其中新增入职仅5人,但被裁减的人数多达21人,这也使得其研发人员的占比跌至4.3%。
2025年上半年,志达精密研发人员的数量还在减少,又有两名研发人员在此期间“离职”,让其研发人员的数量进一步跌至37人,与2024年初相比,研发人员数量消减超过三成。
“研发人员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直观反映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的先进性,虽然北交所在此项上的要求不如创业板和科创板,但仍强调拟上市企业需要通过持续开展研发投入,维持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认为,志达精密在申报上市的关键报告期内,大幅裁减研发人员,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都可能遭到监管层的质疑。
在天波信息和志达精密相继确认撤回北交所上市申请后,目前,同样在2025年6月中同批次向北交所上市递交申请且未获受理结果的“难兄难弟”仅剩下了北京普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普祺医药”)和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翰林航宇”)仍在等待着“奇迹”的出现,能让其上市申请至少成功获得受理。
如尚未实现盈利的普祺医药,其是2025年6月25日获得北京证监局下发的上市辅导工作验收完成函后,当日,与志达精密同一天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三年亏损近4.5亿,又一家未盈利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月余却仍待受理,普祺医药能否圆金融生的医学资本梦?》)。
翰林航宇则是在2025 年6月30日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详见叩叩财经相关报道《曾因IPO涉嫌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移送稽查部门,翰林航宇蛰伏八年再闯上市关开局不顺:递交申请近两月仍未获受理,唯一国资股东已用脚投票》)。
相较于志达精密的业绩,普祺医药和翰林航宇都差之甚远。
2025年8月25日,普祺医药2025年中报出炉,虽然亏损额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但依然高达近8000万。与此同时,普祺医药也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金额-5.03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已超过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而尚未披露2025年中报的翰林航宇,在2025年1-3月,其营收约为7918.8万,但对应的净利润则约亏损114.6万。
“普祺医药和翰林航宇的上市申请究竟能否获得北交所的受理,可能很快就会有答案。”上述资深保荐代表人认为,随着2025年中报逐渐披露,这或会成为北交所受理其上市申请的契机,“如果经营情况良好,则还存有希望,反之,就可能将是下一个志达精密。”
(完)
上一篇:刀开头歌词 刀开头的歌曲歌词
下一篇:免费有偿结合 全国碳市场建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