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闯”进垃圾堆,“试”出新路子
创始人
2025-08-25 18:18:06
0

2019年9月投产的龙岗能源生态园。受访单位供图

我国第一家垃圾发电厂、首个国产化设备示范项目、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理的特大型城市……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很多个“第一”诞生在深圳。

秉承“敢闯敢试”的特区基因,经过40年的摸索和实践,深圳在垃圾处理理念上率先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垃圾处理从填埋转变为全量焚烧;二是垃圾焚烧电厂从传统固废处理邻避设施向睦邻友好的邻利型市政基础设施转变。

这背后,深圳能源集团功不可没。截至2024年底,深圳能源在全国21省(区、市),建成、在建、筹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54个,日处理能力共计7.9万吨,实现固废清洁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同步建设“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园,变邻避为邻利,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行业标杆。

2006年,宝安垃圾发电厂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做足功课,走适合国情的路子

一座特大城市一天能产生多少垃圾?深圳生活着约2000多万人,若每人产生1公斤垃圾,一天的生活垃圾将超2万吨;只需3个月,在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面积内,生活垃圾可以堆积得与深圳最高楼宇平安大厦等高。

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集,垃圾填埋处置不可持续……早在40年前,深圳就开始探寻生活垃圾处理之路。1985年,深圳建设了国内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引进了日本炉排装备。但水土不服的问题很快显露——相较西餐,中餐水分多,不易充分燃烧。

深圳能不能在垃圾发电方面先行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新路子?这个任务交到了深圳能源的手中。

对于彼时的中国,电力行业做垃圾发电是破天荒头一回。

垃圾发电,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的垃圾能不能烧”和“能不能烧好”。1999年,深圳能源成立垃圾焚烧项目筹建办,研究人员两年间跑遍亚欧美三大洲,最后选择“吃粗粮”的炉排。这种炉排容量大、垃圾适应性好。深圳也将焚烧发电确定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2000年,深圳能源成立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下称“环保公司”);2003至2006年,南山、盐田、宝安3座垃圾发电厂相继投产……在深圳能源环保产业勇猛精进的同时,一系列因政策波动触发的发展困境正悄然逼近。

由于垃圾处理费配套政策迟迟未能落实,环保公司陷入资金困境,仅靠电费收入无法支撑企业生存。会上,公司领导安抚大家:“虽然道路比较曲折,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垃圾发电这条路一定能蹚出来!”

2006年,一条好消息传来——深圳市政府在全国大中型城市率先明确了垃圾处理设施是公益性质的市政基础设施定位,并制定了垃圾处理费和补贴支持等相关政策。环保公司在守望中看到了曙光。

垃圾处理费的问题解决后,环保公司逐步缓过劲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宝安垃圾发电厂二期正式移交投产;2019年,宝安能源生态园三期、南山能源生态园二期和龙岗能源生态园三大项目建成投产运行……

沿着闯出来的新路子,环保公司不仅解了“垃圾围城”的燃眉之急,还助力深圳成为国内首个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的特大型城市。

2019年,桂林能源生态园一期建成投产。受访单位供图

走向全国,做大做强环保产业

如今,在辽宁大连、浙江义乌、广东化州、山东鱼台河北任丘安徽泗县、青海西宁、江西寻乌等地,都有深圳能源的环保项目。

早在环保公司走出深圳第一步时,项目拓展的大爆发就已拉开序幕。

2008年,武汉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招商引资期间,考察了南山、宝安和盐田3座垃圾发电厂,包括集控室及垃圾池、灰渣处理、烟气处理等一整套垃圾处理流程。考察结束后,代表团表示:“武汉新沟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就交给你们办,我们很放心!”

几个月后,环保公司与武汉市东西湖区政府签订协议,建设运营武汉新沟垃圾发电厂;2012年,发电厂正式投产,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万吨,连续多年荣获环保诚信绿牌,是湖北省第一个获得国家资源综合利用资质的企业。

2013年底开始,深圳能源的环保项目拓展快速“破局”,在全国遍地开花,势如破竹。例如,在福建龙岩广东潮州、广西桂林建设高标准垃圾焚烧电厂,项目成为当地展示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窗口。

截至2024年底,环保公司投产的综合固废日处理能力达到50515吨,排名从全国第12名跃到第4名。

在垃圾焚烧发电板块获得突破性增长的同时,深圳能源依托现有的垃圾发电项目,协同处置餐厨垃圾和污泥,同时也逐步探索建筑和装修垃圾处理,并积极谋求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布局。

2019年,环保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深能环保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为城市基础管理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前端收运、中转清运、厨余垃圾收运、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咨询等。

2020年,环保公司完成对杭州锦江集团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并更名为深能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遍布15省31市,项目运营30余个,进一步完善了从固废终端处置向环卫一体化前端延伸的产业链布局。

至此,深圳能源在大固废治理领域已初具规模,横向扩展到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医废危废、建筑垃圾等处置业务,纵向实现收运处一体化、上下游全覆盖。

位于南山能源生态园内的循环再生艺术展览馆。受访单位供图

坚持创新,建设现代化生态园

“没想到一个垃圾焚烧厂比食品加工厂还要干净。”在垃圾焚烧厂参观现代高标准的垃圾焚烧工艺后,人群留下最多的评价是“震撼”两个字。

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国产化,高浓度废水处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烟气治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国内领先的运营管理体系……自成立以来,环保公司从设备、技术、标准、运营管理等全链条发力,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

1999年,深圳能源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国产化的道路。彼时,深圳能源购买外国垃圾焚烧炉排和烟气处理设备,总共花了近千万美元。这么贵的设备,以后建新项目还得重复购买,能不能尝试自己设计制造,降低成本?

2002年,环保公司率先在盐田垃圾发电厂设计出适合焚烧中国垃圾的225吨级焚烧炉,开创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设备国产化的先河;之后,环保公司先后造出了300吨级、400吨级、500吨级、600吨级、750吨级、1000吨级等一系列焚烧炉排成套装备。

历经20年,环保公司在炉排装备技术方面累计取得授权专利58件,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特色的国际一流定制化炉排技术体系。目前,环保公司下属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炉排装备达到50余套,并已服务于20余个项目,配套产品齐全、售后服务体系完善、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垃圾发电站光建还不行,如何取得周边居民认同、破除“邻避效应”,是建设中的一个难题。

深圳能源的解法是“建一座工厂,还一个公园”。跳出“单一垃圾焚烧发电”的传统模式,深圳能源按照“更清洁、更高效、更安全、更亲民”的理念,打造了生产办公、科普教育、绿色旅游、休闲娱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能源生态园,让垃圾发电设施与环境、社区和谐共生。

目前,环保公司已建成科普教育基地11个,获得基地称号53项。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创新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建设模式”被推荐为深圳经济特区47条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之一,成为深圳市固废处理领域可复制、可借鉴的典范代表,经验向全国推广。

深圳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能源生态环保产业将坚定致力于为美好生活创造洁净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循环力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砥砺前行。

刘森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