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年只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宗庆后家族凭什么可以把18亿美元堂而皇之地转出去?
宗氏争产风波发酵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双方当事人在这段时间里从未公开现身发表任何言论,但宗家的海外资产状况还是被各路媒体和网友们扒了个精光,除了冻在香港汇丰银行账户里的18亿美元,还有位于洛杉矶、波士顿、香港等地的豪宅一幢幢,信托一个个,股权一摞摞……
不愧是“前中国首富”,喜穿布鞋、生活简朴的宗庆后,竟悄然在境外拥有了超过150亿人民币的财产。
但令吃瓜群众疑惑的是,娃哈哈系列公司的饮料产品,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内地出售,仅凭海外销售收入,根本难以实现如此巨额财富的积累,而中国公民每年只有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宗庆后一家是怎么做到把这么多资金转移出去的?
答案是:宗家的海外布局远比你想象的要更早、更深,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就没停过,花样也是繁多。
宗氏一家身份揭秘:宗庆后曾持美国绿卡,宗馥莉变更数次
早在1992年,宗庆后便在美国加州注册了一家公司,名为Wahaha(USA) Group Corp。虽然这家美国公司并没有实际业务,但并不妨碍它成为宗庆后一家申请美国绿卡(即永久居民卡)的依托。而也是在那一年,娃哈哈向内部职工募资2.36亿元。
1996年,宗庆后妻女获得美国社会福利号,又恰好与法国达能集团向娃哈哈注资4500万美元同一年(有报道称其中1500万美元直接打入宗庆后香港账户)。
1999年,宗庆后全家获批美国绿卡。
此后,宗庆后因未向美国国税局(IRS)申报4072万美元(约3.36亿元人民币)全球收入而被追缴税款及罚金,其中3663万美元为资本增益(源于达能新加坡公司回购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合资公司股权)、409万美元为离岸股息(通过香港离岸账户收取的境外控股公司分红),须补缴税款1623.40万美元,罚金为324.70万美元。
可能是出于对美国“长臂管辖”的担忧,也可能是为了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树立“民族企业家”形象,宗老掌柜选择了放弃美国绿卡。到2013年,宗庆后公开表示,全家都已不再持有美国身份。
但作为“长公主”的宗馥莉,在身份变更上却没有与父亲同步。2004年,宗馥莉正式加入美国国籍,获美国护照。2010年第二季度,宗馥莉向美国政府申请放弃美国国籍。2018年,宗馥莉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而一度被称为“娃哈哈二号人物”的杜建英,也被曝持有美国绿卡和香港居民身份。杜建英为宗庆后所生的三名子女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均为美国国籍。
另据报道,娃哈哈早期创始人之一、比宗庆后小10岁的弟弟宗泽后,全家为美国国籍。
身份的多次变换,无疑为宗氏家族资产的分散布局提供了诸多便利。尤其是一直隐身的杜建英及其子女,直到争产诉讼揭开宗氏家族的“遮羞布”,其部分财产才被公众知晓。
宗氏境外房产版图和离案公司网络解析:150亿是这样累积的
宗氏家族在境外究竟有多少房产?我们按时间线来逐一梳理:
圣马力诺庄园住宅(图片来源:美国房地产中介网站)
1997年,宗庆后妻子施幼珍购入美国加州洛杉矶圣马力诺庄园独栋住宅,这套房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拥有4间卧室和3间浴室。2008年,施幼珍和宗馥莉将其卖出,出售价格为252万美元。
洛斯阿尔托斯大道别墅(图片来源:美国房地产中介网站)
1999年,Jianying Du信托和Pacific Trust(注:托管人均为杜建英)以137万美元购入洛杉矶洛斯阿尔托斯大道449号别墅。
该房产曾为宗庆后、杜建英及子女的历史住址,也是娃哈哈美国公司Wahaha (USA) International Inc登记地址(注:该公司已注销)。
香港半山栢道2号外观(图片来源:房地产中介网站)
据《香港01》报道,2009年,宗馥莉曾购入香港半山栢道2号一处物业,成交价1110万港元,2018年以2600万港元售出。
布拉德伯里社区住宅(图片来源:美国房地产中介网站)
2014年1月,杜建英关联信托购入加州布拉德伯里社区迪奥达巷663号(663 Deodar Ln)庄园内的一幢五居室带泳池别墅,该房产的建筑面积约为245平方米,土地面积超2.7英亩(约1万平米)。
在登记资料上,该物业的购入方为Du Jianying Trustee(杜建英受托人)、The Pacific 1996 Trust(太平洋1996信托)、The Pacific 2005 Trust(太平洋2005信托),其中后两个信托疑以杜建英两个儿子的出生年份命名。
香港白加道27号豪宅(图片来源:香港01)
另据《香港01》,宗馥莉在香港的登记地址位于山顶白加道27号低层单位,该物业面积约为4000平方英尺(约371平方米),目前价值约2亿港元。
该套房产为2017年前后施幼珍通过离岸公司Pinerich International Limited控股的SEALINE HOLDINGS LIMITED购入,价格不详。
2023年5月,杜建英通过SUNWORLD MANAGEMENT CO公司买下美国马萨诸塞州占地超过20000平方米的物业,购入价格为1505.80万美元(人民币约1.08亿元)。
该房产被用于New England Innovation Academy(纽英创新学院)办学(注:该校为杜建英2020年创办的私立学校,招六至十二年级学生)。
贝莱尔社区3层豪宅
2024年1月,美国地产网站Robb Report披露,希尔顿家族持有的一栋位于加州洛杉矶贝莱尔社区庄园的3层豪宅,以2500万美元(人民币约1.8亿元)售出,背后买家与来自中国的宗氏家族存在关联。而该房产最初挂牌价为5500万美元。
据悉,该房产由施幼珍间接通过离岸公司控股的Horizon Sunrise US LLC购入,含8卧16卫、恒温泳池及私人影院。
布鲁克莱恩公寓(图片来源:美国房地产中介网站)
此外,杜建英还通过关联公司Global Circle Investments LLC在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买入两个相邻的平层公寓(每个面积约100平米),作为其关联公司RAISE CREST EDUCATION的注册地址。
至于宗泽后一家,1995年以25万美元购入美国加州坦普尔市别墅(这也是宗庆后曾登记过的一处住址)。ZONG'S FAMILY HOLDINGS LIMITED USA的注册地址,则是宗泽后2008年以138.50万美元购买的房产。
除了上述房产(不完全统计),宗氏名下还有着精密运转的离岸架构,其中包含了数不清的离岸公司。
杜建英在1991-2008年间就负责娃哈哈的所有国际业务和离岸公司运作,被宗庆后称为“国际业务的钥匙”。
而宗馥莉通过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控制着宏胜饮料集团。宏胜则对外投资了53家公司,涉及装备制造、配料生产、印刷包装等业务,可以说一手握紧了娃哈哈的上游供应链。
自宗庆后去世后,随着宗馥莉对娃哈哈系企业所做的一系列调整动作,如今的宏胜系地位越来越高,已经由最初的代工方,升级为控制整个娃哈哈系核心资产的关键角色。
此外,宗馥莉还在包括博山金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离岸公司担任董事,这些公司共同持股红安娃哈哈、重庆涪陵娃哈哈、大理娃哈哈等多家企业。
资金到底是怎样出境的:身份便利+涉外业务+离岸架构腾挪
铺垫了这么多,我们现在来回答本文最核心的问题:宗家的钱究竟是怎么出去的?
路径一:借助身份便利。
根据中国相关法规及外汇管理规定,中国内地移居国外并取得永久居留权的自然人,或从内地赴香港、澳门并取得特区永久居留权的自然人,或从大陆赴台湾地区定居的自然人,可申请将其在取得移民身份之前在境内拥有的合法财产变现,购汇和汇出境外。
看明白了吗?核心就是,通过移民可以合法合理将大额资产一次性转移至境外(虽然审批较为严格,但毕竟是国家明确允许的通道)。拿到国外绿卡或入籍他国,都可以把资产转出去,连定居香港也算。
虽然老宗家出去得早,当时财力还没那么雄厚,而且后来宗庆后夫妇和宗馥莉还放弃了美国身份,但架不住一家人(包括“二房”)全都出去过啊……
此外,外籍人士(持有外国绿卡者不算)及港澳台永久居民通过继承方式获得的资金,经申请核准后,也可以合法转移到境外。(想想宗馥莉现在的身份,香港永久居民!)
路径二:涉外合作收入。
宗庆后此前被美国税务局讨税一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早在十几年前就有4072万美元(约3.36亿元人民币)收入被追讨税金,娃哈哈与达能合作期间,究竟有多少资金进了宗庆后及其家人的“海外钱包”?
路径三:双体系利益分配+离岸架构腾挪。
宗氏通过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返程投资控股境内企业(比如南京娃哈哈),将部分企业变为外资身份。如此操作,既可以享受税务优惠,又能将境内盈利通过分红合法转向境外。
我们此前在《谁的娃哈哈?国资持股46%却仅分享0.39%利润》一文中曾披露,宗氏通过体外循环,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国资作为最大股东的娃哈哈集团。有数据表明,娃哈哈集团的资产只是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15.67%,营业收入仅占2.74%,净利润仅占0.39%。
由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公司,通过“代工+高价转售”的方式,截流了娃哈哈产品的终端利润,而宏胜公司的利润最终流向了境外离岸公司。这些资金,既可以通过股东分红的形式转移,也可以以技术服务费、市场调研费等名义,通过服务贸易的渠道汇出。
历经多年的“蚂蚁搬家” ,宗家在境外自然就有了数目相当可观的资产。
虽然对遗产的安排留下了不少漏洞,让“豪门”家事变成了公共事件,但不得不承认,宗老掌柜在资产腾挪和架构设计上,真没少下功夫,连国资和老牌世界500强企业达能集团都不是对手。姜毕竟是老的辣啊。
上一篇:中国拟规范管理互联网平台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