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公司研究院
今日,“市值124亿元公司拟用138亿元炒股理财”话题冲上热搜。
8月22日晚间,上市公司江苏国泰发布多则公告在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这家总市值仅124亿元的上市公司宣布,却要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含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同时计划以不超过18.306亿元(含)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两项合计金额高达138.3亿元,超过公司当前总市值11%。
值得注意的是,江苏国泰同日宣布终止总投资15.38亿元的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
一边大手笔理财投资,一边终止锂电项目,江苏国泰的“闲钱”操作方式,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广泛关注和热议。
投资者纷纷质疑其合理性:“账上躺着百亿闲钱,不用于主业扩张或产业并购,反而大举进军股市,是要当‘股神’吗?”
回溯其近年财务行为,自2022年起便多次动用巨资进行理财与证券投资,然而投资业绩却并不理想,甚至累计亏损已超7000万元。在沪指上半年上涨2.76%的背景下,公司仍录得亏损,表现远逊大盘。
此外,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下滑、研发投入连年缩减,与高昂的高管薪酬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剧外界对其治理结构与发展战略的质疑。
01、市值124亿拟138亿理财炒股引质疑
江苏国泰公告显示,其委托理财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单笔理财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且任意时点进行委托理财的总金额(含前述投资的收益进行再投资的相关金额)不超过120亿元。
同时,公司及下属公司计划使用不超过18.31亿元(含本数,含已使用额度3.31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其中公司子公司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15亿元的设立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投资方式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债券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含以证券投资为目的的资管产品)。
江苏国泰强调此举是“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但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注意到,上述计划委托理财和证券投资的资金规模不仅远超公司2025年上半年5.45亿元的净利润,甚至超过公司最新总市值123.7亿元。
江苏国泰也在公告中表示,尽管公司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且在购买前都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审核,但金融市场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不排除收益将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公司提到证券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理性投资。
对于江苏国泰的操作,不少投资者提出了自己的质疑,“2000多点不买?快4000点了(买),高位接盘侠”、“把钱融到手再来理财?投资者不会自己理财吗?至少自己理财的收益还是自己的”......
02、证券投资已经累计亏超7000万元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这已经不是江苏国泰第一次发布巨额理财和炒股了。
2024年8月24日,江苏国泰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含11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023年8月25日,江苏国泰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0亿元(含)。
2022年8月25日,江苏国泰拟使用不超过115亿元(含115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保本型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在授权有效期内该资金额度可滚动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江苏国泰近年来虽然频繁炒股理财,但却如同“散户”一样,收益并不理想。
比如江苏国泰购买的申达股份,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最初投资成本为5060万元,今年公允价值变动-20万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1430万元,账面价值剩余3630万元,亏损幅度近30%,而根据过往财报,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江苏国泰从2019年就开始持有申达股份,炒股把自己炒到了第三大股东。此外投资的朗诗绿色管理,上半年虽然盈利了19.8万元,但整体累计亏损5765.6万元。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江苏国泰证券投资当期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910.06万元、576.27万元、-881.54万元及-268.55万元。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沪指涨2.76%,江苏国泰还亏了200多万,远远跑输大盘指数。
江苏国泰半年显示,截至目前公司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7195.60万元,也就意味着公司已经亏了7000多万元。
03、总裁助理拿700多万年薪
今年上半年,江苏国泰营业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5.46%;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
看似不错的数据,但跟2022年同期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最需要注意的是,江苏国泰的现金流状况并不乐观。2022年以来,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滑,从36.57亿元降至2024年的16.87亿元,遭腰斩。
今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0.56%,但仍然呈现负值,净流出2.15亿元。
此外,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江苏国泰最近几年在有意识的缩减公司研发上的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27亿元、0.88亿元、0.76亿元、0.36亿元,期间分别同比减少30.64%、14.02%、5.27%。
在研发上节俭之余,江苏国泰却在销售费用上加大了开支,每年都有几十亿的支出。
不仅如此,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注意到,江苏国泰的高管团队薪酬整体较高,其中总裁助理孙凌年薪为775万元最高,其次是副总裁朱荣华680万元,接着是董事长张子燕、副总裁金志江、联席总裁张斌、职工监事徐晓兰几人的年薪均超500万元。
江苏国泰打算拿出138亿去理财和炒股,这件事不仅说明公司在资金使用上有点“激进”,更反映出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一些上市公司在主业增长乏力、现金流紧张的时候,不是想着怎么踏实经营,反而总指望通过金融投资“赚快钱”。但现实很打脸——回顾它之前的操作,这类投资并没带来多少收益,反而累计亏了超过七千万。这跟公司嘴上说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少,但在销售费用和高管薪酬上却出手阔绰。一家上市公司手握大量闲钱,不去投入技术升级、扩大产能或者整合产业链,反而跑去炒股理财,这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
【全球视野·定义卓越】“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正式启幕!
本次评选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发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美国德鲁克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深度聚焦A股与港股核心力量,挖掘价值典范,打造品牌标杆。入选企业将有机会作为成功商业案例,通过凤凰卫视、凤凰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及相关合作渠道向全球推介。扫描海报上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