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海战141周年公祭活动在榕举行
船政舞台剧《海国图志·少年行》全国首演
船政舞台剧《海国图志·少年行》首演现场。
23日,甲申海战141周年公祭活动在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举行。船政舞台剧《海国图志·少年行》当天迎来全国首演,11名小演员倾情演绎,讲述英烈故事,铭记海战历史。
23日9时,马江昭忠祠前,气氛庄严而肃穆。甲申海战后裔代表、马江海战纪念馆夏令营营员及小演员、船政系统工作人员等百余人参加公祭活动。随着昭忠祠正门打开,众人缓缓步入昭忠祠大殿内,集体默哀,齐声诵读《公祭甲申、甲午海战英烈祭文》,行三鞠躬礼。
公祭活动后,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在追思亭内展开。由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发起,FM1007福建交通广播、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联合创作的船政舞台剧《海国图志·少年行》迎来全国首演。
该剧依据福州马江海战纪念馆所藏史料创作,以青少年视角切入,以马江海战英烈黄季良为原型,生动讲述留美学生黄季良毅然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投身海军事业,最终在甲申海战中英勇殉国的感人事迹。黄季良牺牲时年仅24岁。全剧共分三幕,时长约10分钟。
“历史不应尘封在案牍之中,艺术能让英烈精神触达更多年轻心灵。”马江海战纪念馆馆长王晓芹说,该剧创作团队历时6个月研磨史料,最终选择以青少年视角切入,让同龄人演绎同龄人,更能引发共鸣。参演的11名小演员从全市近百名选手中选拔而出,后在导演团队指导下封闭排练30余天,反复揣摩角色心理,最终打磨出台前幕后的每一个动人瞬间。
少年黄季良演绎者路墨彤说:“参与《海国图志·少年行》演出,是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在这次演出中,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背后的精神与力量。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更多人了解马江海战英烈。”
马江昭忠祠共祀着甲申、甲午两役忠烈,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专门纪念近代海军烈士的官方纪念场所,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精神圣地”。(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毛淑文 吴丹红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