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 (ID:finance_ifeng),作者:公司研究院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当斗鱼2025年二季度财报亮出“总营收10.54亿元同比微增、净利润3783万元扭亏为盈”的成绩时,不少人以为这家老牌直播平台终于迎来了“翻身时刻”。尤其是创新业务收入近乎翻倍的数据,看起来满是向好信号。
可翻开财报细节才发现,这场“盈利”多少有些不够厚重,收入仅仅是微增,更多的是带宽、研发、营销费用等成本的缩减所致。
不仅如此,斗鱼核心直播收入连续14个季度下滑,月活用户更是首次跌破4000万,就连被寄予厚望的语音社交业务,也陷入了“涉黄擦边”等争议漩涡。
01、直播业务连续14个季度下滑月活用户跌破4000万
前不久,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斗鱼”)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二季度斗鱼总营收达10.54亿元,较去年同期提升2.12%;毛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68.5%;毛利率提升至13.5%;实现净利润3783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细看斗鱼这份财报,发现并不简单。
按照收入结构,斗鱼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为直播收入,另一方面是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
其中直播收入一直是斗鱼的核心“摇钱树”,此前仅一个季度,该部分收入就能达到20多亿元,而今年第二季度,斗鱼直播收入再次从2024年同期的7.9亿元下降26.9%至5.78亿元。如果按单季度来看,自2022年第一季度起,斗鱼营收已经同比连续下滑14个季度。
当然,斗鱼的“摇钱树”业务即便连年下滑,其占比营收还是比较高的,二季度占总营收54.82%。
而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在今年二季度终于开始“扬眉吐气”,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2.42亿元增至4.76亿元,同比增长96.8%。斗鱼方面的解释是,主要是由于公司基于语音的社交网络服务和游戏会员服务的收入增加。
在创新业务、广告和其他收入的带动下,斗鱼整体营收终于止跌。
斗鱼从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实现了单季度总营收超过单季总支出,实现营业利润为正。
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斗鱼的利润之所以为正,主要得益于支出的减少,二季度斗鱼带宽成本同比下降38.9%;销售和营销费用缩减至6160万元,同比下降20.0%;研发费用缩减至2760万元,同比下降44.9%;一般及行政费用缩减至3980万元,同比下降17.9%。
可以说是,能减的都减了。
不过,斗鱼虽然减少各种开支将利润扭亏为盈了,但也牺牲了不少用户。今年二季度,斗鱼直播相关业务的平均移动月活跃用户为3640万,同比下降11.4%,这也是斗鱼直播相关业务月活用户首次跌破4000万,今年一季度时,平均移动MAU为4140万,同比下降8.7%。
此外,第二季度直播相关业务的季度平均付费用户数为280万,第一季度为290万。
02、陈少杰涉赌被捕,95后CEO任思敏备受质疑
斗鱼的今天与创始人陈少杰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成也陈少杰,败也陈少杰。
2016年初,在陈少杰带领下,斗鱼宣布完成腾讯领投、红杉跟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新血液的支持下,斗鱼成功地将“旭旭宝宝”“张大仙”“PDD”“女流”等顶级主播收入麾下,从此顺利成为国内头部直播平台,斗鱼也进入了顺风顺水的几年。
而在2023年11月,因涉嫌开设赌场罪,陈少杰突然被成都都江堰市公安局逮捕。自此,斗鱼开始江河日下。
事发之后,时任副总裁的任思敏(现年29岁)与另两位董事组成临时管理委员会主持运营,并在当时的三季度财报后电话会上对外表示“目前斗鱼公司运营正常,调查没有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如今把时间周期拉长来看,业绩下滑的幅度并不小。
尤其是陈少杰落网后,斗鱼头部主播的动荡和流失最为显著。一大批斗鱼头部主播暂停了直播,而后仅有部分主播宣布复播。此外,还有多名斗鱼头部主播“出走”其他平台。
比如,当时的当红主播“一条小团团”,巅峰时“一条小团团”录制的高德语音包用户量已经超千万,是最高德地图中受欢迎的导航语音包之一。
在2019年5月的斗鱼礼物流水收入排行榜中,“一条小团团”拿到了539万元的礼物收入,这个收入仅次于当时的榜单“一哥”旭旭宝宝,超越了PDD。
然而在陈少杰事发一个月后,“一条小团团”的微博便开始停更,到2024年1月27日,“一条小团团”又在斗鱼鱼吧发动态宣布了停播,此后便再无音讯。直到陈少杰取保候审的消息传出后,有媒体报道“一条小团团”已经确认被捕。具体原因也是因涉嫌大额赌博,且与陈少杰案有关。
2025年1月16日,斗鱼董事会任命任思敏为联席首席执行官。然而,此前主要负责行政支持与合规管理的她,其独立领导大型上市公司的能力受到投资者普遍质疑。
在任期内(包括临时管理委员会阶段),任思敏主导了2024年7月及2025年1月两次总额达6亿美元的特别分红,此举被市场质疑为“掏空家底”,加剧了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忧虑。
天眼查显示,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50.62万元。此外,该公司作为被告还面临多起未完结诉讼,涉及网络服务合同、合同、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劳动合同等纠纷。
作为95后,任思敏在行业寒冬期执掌这家上市公司,其决策能力、专业背景及年轻资历本身,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03、不用实名认证、涉黄未提示未成年人充值打赏
这几年,斗鱼一直在主推语音类业务,二季度的业绩增长就与语音类社交网络服务和游戏会员服务的收入增加密不可分。
今年一季度,斗鱼公布语音社交服务收入相关数据。其中,该项业务收入达2.90亿元,平均月度活跃用户为49.84万,月度平均付费用户为8.29万。而第二季度语音业务收入增至2.96亿元,语音业务平均月活跃用户46.28万,平均月付费用户8.1万。
不难发现,斗鱼的语音业务二季度虽然较一季度的收入增加了600万左右,但月度平均付费用户以及月活用户均出现了下滑,尤其是月活用户,一个主推的创新业务,一个季度不仅没有增长还下滑了7.1%,不少投资者也对该项业务的未来表示担忧。
此外,除了此前《斗鱼,踏入“涉黄”的河流》中报道的语音擦边以外,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斗鱼所孵化的“咕咕语音”成了“约炮”平台。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在下载完咕咕语音后,在用手机注册完成后,就有不少各类美女头像的主播主动进行搭讪,且言语较为轻佻:“有点饿想吃你”、“馋你身子”、“哥哥喜欢温柔的女生嘛”……
这些主播大部分都在语音直播间中,通过私信的方式将用户引导到直播间,然后让用户通过刷礼物的形式可以加好友或者令直播间某位主播进行才艺表演等。
一位主播对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表示“一个小水枪加好友,随便玩,想玩啥都行”,小水枪为咕咕语音APP上打赏的礼物,一个小水枪价值300钻石,1块钱人民币=10个钻石。
此外,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有些主播直接会将微信号或者QQ号直接给用户,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随机加了一名主播后询问对方是否会真的视频和线下,对方表示视频比较多,线下比较少,线下的话需要先送一两个礼物,然后打电话定位置即可。
不仅如此,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咕咕语音这款APP的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和未成年保护几乎是形同虚设,用户在浏览该APP时,从始至终未提示要进行实名认证也未提示未成年保护,用户在充值时可以直接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支付,也未向用户提示“严禁未成年充值打赏”等。
关于实名认证,而早在2016年《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曾要求APP进行实名认证,2022年国家网信办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曾提到“应用程序提供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的,应当对申请注册的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者冒用组织机构、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虚假注册的,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而斗鱼APP,用户在进行充值打赏时,页面上会提示“斗鱼严禁未成年人充值打赏”,不过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页面上的提示仅仅只是提示,用户可以直接点确认,然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渠道进行充值。
天眼查显示,咕咕语音的背后公司为武汉鱼乐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鱼乐游),该公司是由武汉瓯越网视有限公司99.99%持股,而武汉瓯越网视有限公司是由斗鱼创始人陈少杰100%持股。
从连续亏损到单季盈利,斗鱼靠“节流”踩出了短期的盈利曲线,但用户流失、核心业务疲软的“里子问题”并未解决。更值得警惕的是,创新业务的增长似乎走了“捷径”——咕咕语音的低俗引流、实名认证形同虚设、未成年保护缺位,不仅触碰了监管红线,更消耗着平台积累多年的用户信任。
这样的斗鱼,不知还能走多远?
【全球视野·定义卓越】“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正式启幕!
本次评选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发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支持,美国德鲁克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深度聚焦A股与港股核心力量,挖掘价值典范,打造品牌标杆。入选企业将有机会作为成功商业案例,通过凤凰卫视、凤凰网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及相关合作渠道向全球推介。扫描海报上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参评。
上一篇:引进剧回归,国产剧会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