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一出来,世界那种关注,电表像是全都指向中国,7月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这个数一年多八点六,十年前一看,直接翻了一倍多,数据不再冷冷的统计,城市、农村、制造、服务,现场的气息全都能感受到,全球第一次,单月用电量过了万亿千瓦时,镜头拉近一点,里面高温,工业慢慢回暖,新能源那部分越来越多,三种因素一起发生作用。
数据背后的线索,三条比较清楚,需求端那种释放很明显,供给端效率更高了,高温天,空调、制冷之类的用电变成常态,制造业产出也在往上走,新能源占比,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这种,七月贡献差不多四分之一,能源转型不是说说而已,已经在数据里体现出来了,区域差异也是一条,河南、陕西、山东这些地儿,居民用电量同比增幅超三成,经济活动、生活消费,两轮一起拉动。
用电量上升,不是单个数字,克强指数又被人提起来,用电量、铁路货运、贷款发放,这三项合在一起,成了判断经济活力的核心工具,现在这些数据,都在说明经济里面的内生动力,还是很强,消费在复苏,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看一下另一组数据,汽柴油消费量,2025年上半年,全国范围里,汽油消费量和去年比,差不多掉了7%,柴油掉了4%左右,新能源车份额涨得快,燃油车慢慢被市场和政策边缘,机动车保有量继续升,新能源车占比明显高了,后面燃油消费降趋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交通能源结构,正在产生大变化。
需求、供给在变,能源结构优化也是长期趋势,2024年发电装机容量又扩大,风电、光伏装机都涨得快,新能源发电量在新增装机里占比超过一半,对化石能源依赖少了些,为高质量发展铺了更绿的底色,新能源车渗透率跑得快,到2030年前后,新能源车就成了主力,煤炭、油气的比重继续往下走。
AI时代,电力角色新鲜,算力需求一下子上去,数据中心、智能制造这些场景,对电力需求成了经济转型新引擎,中国现在算是全球AI算力的主要承载体,发电能力、电力成本竞争力直接变成产业竞争力,电力就是新生产力的底座,高端制造、智能服务、全球竞争,有了电力支撑。
宏观微观,一起连带着释放,电力环境更稳,能源组合更清洁,企业成本慢慢降下去,投资信心也更足了,经济转型不光是纸上谈兵,日常用电、出行、生产,实实在在支撑着现实。
用电量破万亿不算终点,更像是一个标志,中国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应用,这些地方又迈一步,后面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电力成本下降、供给安全更成为全球市场新焦点,AI时代竞争,核心就在电力底座稳不稳,创新能力提升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