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宏
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是上市公司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常见的投资方式包括购买理财产品、开展证券投资等。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较去年显著下降。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共有79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数量同比下降30.76%;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合计为5781.05亿元,同比下降24.96%。与此同时,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开展证券投资,投资种类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债券投资及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
对于上述现象,西部金融研究院院长陈银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低利率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较2024年平均收益率下降了0.53个百分点,资本利得空间压缩,难以达到上市公司期望的资金利用效率。同时,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上市公司对证券资产的配置意愿有所提升。”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记者发稿时,在已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133家公司披露了开展证券投资的情况,截至上半年末,上述公司合计持有证券392只,投资金额合计达295.45亿元。其中,洋河股份、中粮资本、七匹狼的证券投资金额分别为48.86亿元、21.61亿元、18.53亿元,排名居前。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投资收益,为公司和股东创造额外回报,避免资金长期闲置导致的收益损失。”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证券投资的周期灵活、资产流动性较强,便于应对公司的突发资金需求。不过,上市公司在开展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应注意风险控制,避免因市场波动导致资金损失,影响主业经营。
加强产业链协同布局、增强自身竞争力也是上市公司开展证券投资的重要目的。例如,今天国际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对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或具有业务协同效应的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性证券投资,拓展公司业务发展空间。欣旺达也披露,出于长期战略发展考虑,公司拟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及协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在陈银华看来,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应坚持“主业为本、投资为辅”的理性投资原则,定位为阶段性资金管理,建立专业的投资团队、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合理的投资规模、科学的投资逻辑,提升闲置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应严格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及时准确披露相关信息,保障合规性。
对此,多家上市公司已明确表示,将严控风险、审慎投资。例如,金安国纪表示,证券投资具有一定风险,公司将按照“规范运作、防范风险、资金安全、量力而行”的原则,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经营及发展的情况下,探索更丰富的盈利模式,为公司带来更高收益。精艺股份也表示,对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公司将保持谨慎态度,视市场情况对投资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严控投资风险,审慎选择投资标的。